APP下载

欧盟高端智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评析

2018-11-17

社会观察 2018年2期
关键词:研究所智库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推进中国发展的战略举措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途径,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地区和全球潮流而提出的合作构想。因而,“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之日起就受到了欧洲国家的关注,该倡议的推进离不开欧洲国家特别是欧盟及其成员国的理解和支持。欧盟拥有发达且成熟的智库,这些智库对于欧盟及其成员国的政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欧盟高端智库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对于理解欧盟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和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欧盟高端智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动因与战略意图的判断

欧盟高端智库首先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动因和战略意图进行了研究。从目前来看,欧盟高端智库主要从经济、安全、地缘政治以及国际地位等方面对中国推行“一带一路”倡议的动因和战略意图作出了判断。

第一,追求经济利益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要实现的首要目标。欧盟高端智库的研究报告与评论分析认为,中国欲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三个方面的经济利益。一是开拓海外新市场,消除中国的产能过剩。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IFRI)中国研究主任爱丽丝·艾克曼(Alice Ekman)在对“一带一路”倡议三年执行进展的总结中指出:“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的关键行业寻求海外市场,这些行业(譬如建筑业、钢铁和煤等)在中国国内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二是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并为中国经济增长与繁荣持续提供推动力。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外交政策智库(LSE IDEAS)于杰(Yu Jie)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反映了中国在经济减速和结构调整背景下寻求经济新增长的努力。三是实现中国国内东西部的均衡发展,为内陆省份创造发展机遇。世界经济论坛(WEF)欧亚部前主管安德鲁·查克霍恩(Andrew Chakhoyan)称,中国推行“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中国西部的复兴,从而减缓发达的沿海和依旧处于发展中的内陆省份之间的紧张关系。

第二,巩固和强化国家安全是中国推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考虑。欧盟高端智库的学者认为,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除了实现经济利益外,还欲实现三个方面的国家安全利益。具体来说,一是提高和巩固中国的能源安全。欧盟安全研究所(EUISS)的卡米尔·布鲁杰(Camille Brugier)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丝绸之路经济带)允许中国从中亚新的能源伙伴那里获得能源,从而减弱对中东、非洲或者俄罗斯能源供应减少的潜在影响。二是开辟新的交通运输线路,提高经济安全和贸易安全。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的研究报告认为,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来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特别是国际金融中的影响,从而推进中国国内经济安全。三是应对中国西部面临挑战的安全形势。艾克曼认为,应对包括中国新疆的汉族与维吾尔族的矛盾与冲突、极端伊斯兰主义、2014年后的阿富汗安全形势等,也是中国提出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原因。

第三,地缘政治考虑也是中国发起和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力。在欧盟高端智库学者的眼中,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也是对当前中美竞争和区域性合作不断发展而作出的回应。具体来说,一是中国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介入日益增多而作出的回应。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ECFR)的研究报告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美竞争走出东亚的表现。二是对欧亚地区不断涌现出来的各种建立得更加紧密的经济纽带计划作出的回应。欧盟高端智库的研究指出,当前亚欧大陆许多国家先后提出了各自的促进欧亚一体化的计划,譬如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等。中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强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对亚洲地区其他的竞争性多边主义倡议网络的回应。

第四,“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树立更加积极的国际形象和提升国际地位的途径之一。不少欧盟高端智库学者指出,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双赢经济合作来推动中国国际形象的进一步改善和国际地位的持续上升。具体来说,一是改变国际社会对中国国际形象的误解,减少国际压力。德国国际与安全事务研究所(SWP)的汉斯·甘瑟(Hanns Gunther)等指出,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向国际社会展示了承担更大的全球和地区责任的意愿,这意在塑造和提升中国在周边邻国受损的国际形象。二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和提升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伦敦国际安全战略研究所的《生存》(Survival)杂志发文称,“一带一路”倡议的动力之一是提高中国的国家财富和国际资本,从而推动人民币作为融资和交易货币的使用和发展。三是巩固和提升中国在亚欧大陆乃至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和影响。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高级研究员克里·布朗(Kerry Brown)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显示了中国期望发挥更大的地区中心作用的雄心,这主要通过经济方式来实现,同时也将获得政治和外交收益。

欧盟高端智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的评估

作为欧盟及其成员国政策决策的智囊,欧盟高端智库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开展研究,把“一带一路”倡议将对欧盟和世界产生的影响作为他们研究的着力点,并从欧盟层面、国家间关系层面以及世界秩序等方面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作出了如下评估: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给欧盟及其成员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及挑战。就机遇而言,一是“一带一路”倡议将刺激欧盟及其成员国的经济和就业。意大利国际事务研究所(IAI)高级研究员尼古拉·卡萨里尼(Nicola Casarini)撰文称,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投资将刺激欧盟的经济增长并创造就业,为帮助欧洲走出金融困境提供途径。二是“一带一路”倡议将为欧盟稳定周边和应对安全挑战创造有利条件。德国发展研究所(DIE)的斯文·格瑞姆(Sven Grimm)认为,“一带一路”将为中国和欧盟合作解决动乱地区的冲突创造机遇。三是“一带一路”倡议也为欧盟其他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Clingendael)政策简报认为,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能使欧盟在密切关注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的同时,为长远介入中亚和印度洋地区的非传统安全奠定新的基础。

就挑战而言,一是“一带一路”倡议可能会重塑和改变欧盟的对外关系和决策。由多家欧盟高端智库的联合研究报告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将改变欧盟内的中国决策场景,影响欧盟国家选择的能力,并使欧盟外交更加复杂化。二是“一带一路”倡议将对欧盟投资标准和国际经济地位产生冲击。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弗兰斯·皮藤(Frans-Paul van der Putten)认为,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下,中国公司对沿线许多国家港口建设项目参与将对擅长海事基础设施建设的荷兰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产生潜在的消极影响。三是“一带一路”倡议会改变欧盟内部成员国之间的互动。意大利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卡萨里尼(Nicola Casarini)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在给欧盟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政治挑战。

其次,“一带一路”倡议带来了沿线国家经济现状、国家间关系和地区安全形势的积极改观。就经济层面而言,“一带一路”倡议极大地推动了沿线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发展条件的改善。世界经济论坛的评论文章预测,“一带一路”倡议将使许多介于中国和欧洲之间的欠发达国家获得投资、实现现代化并将它们的产品输送到全球市场。就国家间关系而言,“一带一路”倡议总体上推动了国家间关系的发展,改变了国家间合作的现有形态。至于“一带一路”倡议对地区安全形势的影响,欧盟高端智库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沿线国家热点问题的解决和地区稳定。

再次,“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的塑造和影响正日益凸显。欧盟高端智库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明显分为两类。一种观点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可能是对公共政治空间进行安排的替代理念,其将挑战西方的国际体系观,并有效转变当前的国际体系。此种观点以德国国际政治和安全事务研究所(SWP)、英国国际安全战略研究所(IISS)和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等智库的研究为代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并没有挑战国际秩序和国际规则,此种观点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外交智库(LSE IEDAS)、比利时皇家国际关系研究院(Egmont)、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等智库的研究为代表。由此可见,欧盟高端智库在“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秩序影响认知上的巨大差异和分歧。

欧盟高端智库对“一带一路”倡议未来发展的展望

从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到2015年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再到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一带一路”倡议俨然成为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的新平台。从目前来看,欧盟高端智库主要从分析该倡议面临的内外挑战出发,展望中国“一带一路”的未来发展,从而为欧盟决策提供参考。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自身设计和运行中的问题影响着该倡议的未来和影响力。在欧盟高端智库的研究学者看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从构想到落实,该倡议面临的内在挑战从根本上决定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未来,具体体现如下:

一是“一带一路”倡议范围、内容的模糊性和灵活性。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出版的《“一带一路”倡议发展三年总结》报告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已经三年了,这一倡议的名字几经变化并最终成型,但是其在很多方面依然模糊和不清楚,因而继续阐释‘一带一路’的准确内涵依然是中国和国外研究者最为困难的任务之一”。二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政策决策和协调仍有待提升。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外交智库分析认为,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政府部门分工和该倡议下选择基础设施项目的标准上仍缺乏明显的协调性,其将是中国说服欧盟相关伙伴对任何基础设施项目实施金融投资的重大障碍。三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收益和可持续性。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弗兰索瓦丝·尼古拉斯(Francoise Nicolas)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投资周期长、回报收益不足,而且基础设施建设延期的情况时有发生。此外,“一带一路”倡议下有些项目的设立也并非出于商业考虑。

其次,“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外部环境和形势也极大地影响着该倡议的成效和未来。欧盟高端智库研究认为,四个方面的外部环境和形势是中国推行“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挑战,其也影响着该倡议的未来发展。一是“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和类似倡议的对接。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的研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未来挑战在于如何将所有主要的地区性大国纳入其中,推进各方在地区能源基础设施问题上合作机制的发展。二是沿线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怀疑和担心。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夏添恩指出,“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东南亚国家对中国意图的怀疑,这种怀疑还会因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济的非对称性而被进一步放大。三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复杂的政治和安全形势。英国皇家三军防务研究所(RUSI)的报告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面临的主要安全挑战是中亚国民的极端化、阿富汗安全形势外溢带来的潜在不稳定、有组织犯罪、地区经济挑战和资源冲突等。四是来自欧亚地区其他倡议的竞争。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PISM)的政策简报分析指出,亚洲地区还存在印度的“蓝色经济和东向政策”、韩国的“欧亚倡议”等多个基础设施倡议,这些倡议将为亚洲解决基础设施问题提供更多选择,但彼此之间的竞争也使得“一带一路”倡议下项目难以盈利,融资困难。

再次,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其未来走向逐步显现。艾克曼等指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项目将继续保持灵活的特点,其行动计划有意在路线上保持模糊从而强调企业的首要地位并遵循市场规律。就“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而言,欧盟高端智库大都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将取得成功,其成功程度将取决于中国对该倡议所面临的挑战的应对和处理。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也有少数欧盟高端智库学者并不看好“一带一路”倡议的未来,譬如欧盟安全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的未来:2025年展望》(China Futures: Horizon 2025)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执行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包括特朗普执政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的增加,由欧盟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讨论所引发的欧盟内对中欧经济关系进一步自由化的反对,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涵盖的经济走廊多是经济上不发达和政治上不稳定的地区,所有这些都使得未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困难重重。

结语

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高峰合作论坛使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欧盟高端智库对中国“一带一路”的认知明显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就关注程度而言,欧盟高端智库非常关注“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但是起步较晚。在61家欧盟高端智库中,已有30家开展了“一带一路”倡议研究,但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最近两年(2016、2017年)。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初,欧盟高端智库对此并未关注。伴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项目的落地和建设,他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并在2016年和2017年呈现井喷的趋势。二是就关注重点来看,欧盟高端智库多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首先关注“一带一路”倡议的动因和意图,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预测中国提出和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对欧盟及其成员国的影响。三是就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评价而言,欧盟高端智库总体肯定“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作用和影响,但是仍表现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不了解和认知的多样化,甚至在某些方面存在错误认识。譬如,英国皇家三军防务研究所的研究报告认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对中国利益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更多是推进中国国家利益而非欧亚大陆国家的共同福祉。作为新时期实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主要方式,“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有赖于世界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一带一路”的目的地——欧盟——的参与和支持。基于欧盟高端智库的上述认知,引导欧盟高端智库客观公正地理解和认识“一带一路”倡议,进而获得欧盟及其成员国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将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研究所智库倡议
民居智库
民居智库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全球发展倡议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睡眠研究所·Arch
长城脚下坐望山-花时间研究所
七一智库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七一智库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倡议书的写法
Happy Afternoon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