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小实验”教学的“大作用”

2018-11-14周世锋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新城中学

新生代 2018年19期
关键词:小实验手绢物理

周世锋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新城中学

初中物理属于一门自然学科,其理论构成都是从科学实验中发现规律而获取,在对这门课程的知识进行教学时,就必须通过实验教学途径,让学生结合物理知识融入课堂,才能形成完善的物理知识架构,掌握物理学习规律。在初中物理课堂上进行的各种小实验都发挥了重要的学习作用,教师及学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1.1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初中的物理实验教学本身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发现物理知识隐藏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也将投入更大的学习热情。

比如在学习“浮力”的内容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受密度的变化对浮力的影响,可以做鸡蛋自动浮起的实验。学生提前准备一个鸡蛋,放入到盛有一定水的烧杯当中,逐渐加入一些盐,这时就会看到伴随盐量的增加烧杯中液体密度会增大,鸡蛋逐渐浮起,这个实验就很好地解释了密度与浮力的关系。

1.2 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理论

纸上得来终觉浅,需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很好地阐述了物理实验在促进物理理论学习上的作用,学生需要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得出结论,才能加深印象,便于后续的理论知识学习。

比如学习“燃点”的内容时,为了要加深学生对燃点概念的认识,教师可以做以下实验:将一块手绢浸泡在水和酒精比例是1:2的液体中,取出手绢,将其点燃看是否能烧坏。实验前学生会给出不同的猜想结果,实验完成后也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即只有火燃烧而手绢却烧不坏,或手绢燃烧了一点。教师再组织学生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酒精与水混合时燃点会降低,而燃烧的过程中烈焰为酒精燃烧,其发出的热量又会被水吸收,因此手绢不会被烧坏。得出不同结果的学生经过再次地实验练习,逐渐摸索物理理论阐述的内涵,进而更好地掌握燃点的物理理论内容。

2.初中物理课堂上进行“小实验”教学的实施策略

2.1 借助实验教学优势,培养学生学习品质

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长期的教学实践证实,学生自觉产生的物理迷恋情结,多由实验中获取和发展。将学生的物理实验兴趣转变为物理学习兴趣,由兴趣激发动机,并从动机发展到成功,获取成功的快感,于是新增更多的动机兴趣,形成良性的发展循环,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

比如关于“水沸腾”的实验,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具备注意观察生活现象的意识,在“烧水”的实验中明确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气泡,伴随烧水温度的不断提升,这时的开水气泡会从底部上升,学生要积极探讨气泡为什么会越来越大的问题,当中又包含了什么物理理论奥秘,借以激发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现象,探究实验问题的兴趣。

2.2 借助实验教学优势,发展学生物理思维

开展实验的前提在于提高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再在实验过程中发展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因此,教师要善于整合各种因素,在实验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学习“制作电池”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有关电压的相关物理内容,结合电压的概念和日常生活中电压表应用的方法,思考如何制作电池的问题。这时有些学生就会提出采用水果的导体来制作水果电池的思维观点,于是学生主动尝试“苹果电池”、“菠萝电池”等,自主摸索出有关电压的物理学知识,发展物理思维,锻炼探究能力。

2.3 借助实验教学优势,增强实验的感受力

培养实验技能的前提是增强学生的实验感受力,在实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挖掘潜在的技能并加以学习,使其成为自身实验的操作能力,强化技能优势。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借助实验的优势,利用多种操作途径,要求学生在观察、思考和总结的情况下通过强化感受力来培养学习技能。教师将演示实验转变为分组的实验供学生练习,具体到物理实验的应用。

2.4 借助实验教学优势,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教师还要对分组学生实验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指导工作,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物理实验出现的现象,结合课本的物理原理验证物理规律并深化对物理知识的认识,逐渐提高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总结能力。

比如教师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在课堂上设计并演示有趣的大气压强实验。教师将一个塑料瓶口放在口中,用力吸气,这时学生观察到的饮料瓶瘪了,随后教师再将热水灌入这个饮料瓶中,拧紧瓶盖,交上冷水,于是学生们又观察到瓶子再次变瘪。为了探索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学生往往在课堂上引入自身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弄不清楚的问题,教师就要进行相关大气压强物理知识的有效引导,让学生自己总结:前一个实验是因为瓶内气体被吸出,瓶中气压比外界小而导致的现象,后一个实验则是因为遇冷液体凝结,同样表现为瓶中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再让学生结合以往发现的类型现象根据教师的引导和提示再次进行解答,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迁移物理实验,总结物理知识的过程,同时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结束语

教师要重视初中物理的实验环节,善于在课堂上利用小实验教学,才能加深学生对抽象物理知识概念、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师要充分挖掘初中物理小实验应用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小实验手绢物理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留言板
今天拿出手绢,我们来谈离别
丢手绢
利用微型实验给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带来快乐
让科技实践引领学生快乐成长
例谈“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手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