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电子专业翻转课堂教学创新问题研究

2018-11-12傅康

速读·中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电子专业翻转课堂教学职业院校

摘 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高职院校实践多年,对于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教学形式套路化,创新后劲动力不足等。基于此,本文将职业院校电子专业翻转课堂教学创新问题作为研究切入点,以上饶市两所职业院校调研的结果为依据,从教学形式、教学媒介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出发分析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希望能够为创新职业院校电子专业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职业院校;电子专业;翻转课堂教学;创新

一、引言

翻转课堂是由美国林地公园高中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以及亚伦·萨姆斯于2007年联合开发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在线视频学习—课内探讨—课外交流”为主要形式组织教学实施,为学生构建一种O2O式教学情境。近年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被广泛引入我国职业院校电子专业课程教学中,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翻转课堂并非新生事物,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形式套路化,缺乏创新等问题,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吸引力逐渐下降,长此以往对职业院校电子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不利,亟待进行创新优化。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形式上的创新问题

传统模式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主要呈现“三段式”的特征,即:课前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观看预习视频—课中围绕教学主题与教师交流—课后在网络平台上提交作业进行学习总结,上述教学形式十分成熟但缺乏新意。以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和上饶市中等专业学校两所职业院校为例,通过调查走访发现上述两所院校受访80%的电子专业教师均采用“三段式”模式组织翻转课堂教学,且大部分教师也反映:传统的“三段式”模式已经很难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实际的教学效果逐年下降。

(二)教学媒介上的创新问题

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主要媒介是网络平台,其次才是课内场景。以主要媒介网络平台为例,传统模式下大部分教师主要借助已有的互联网平台进行教学,例如:校園统一建设的翻转课堂教学平台,或是互联网上公开的教育教学平台,亦或是教师个人的社交网站等,上述平台都基于传统的互联网媒介,教学实践需要学生和教师有固定的个人PC。在对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和上饶市中等专业学校的调查后发现,两所职业院校超过90%的电子专业教师均依托传统的互联网媒介组织教学,然而由于部分学生并没有个人PC,实际的教学覆盖面并不广泛,限制了电子专业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效力的提升。

(三)教学评价上的创新问题

如何对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价?一直是困扰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相较于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之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在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上很多教师却依旧采用传统的纸质考试形式,评价的标准十分笼统,并没有引入一些更有新意,更具实效性的评价手段,如此一来使教学进入了“穿新鞋走老路”的死胡同,对上饶市两所职业院校电子专业的调研统计后亦发现教学评价上的陈旧套路化问题十分严重,很多教师也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创新策略,久而久之对于电子专业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十分不利。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教学形式:变“三段”为“多段”

解决职业院校电子专业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套路化的问题,需要针对现有教学形式的弊端进行创新整改,本文认为变传统的“三段”教学形式为“多段”教学形式有着积极的意义。那么如何构建“多段”的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呢?这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教情、学情和生情进行针对性的创新优化,例如,引入PDCA循环优化管理的思想,在传统的“三段”教学形式的基础上,增加课前翻转方案制定以及课后循环优化两个环节,课前翻转方案制定要求教师结合每堂电子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进行前期调研,收集生情、学情等方面的数据编订教学预排报告,并根据报告的评估结论制定后期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而课后的循环优化则需要教师对每堂课教学的问题进行统计整理,及时提出完善的方案,并实施到下一个环节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多段轮式循环使教学效果实现最优。

(二)教学媒介:变“单一”为“多元”

教学媒介的单一也将制约职业院校电子专业翻转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发展,电子专业课程内容本身便是丰富多元的,包含理论讲解、实训操作、企业实践等多个环节,因此在教学媒介的选择上理应采用多元化的思路,以适配不同的教学内容需求。与学生之间展开交互沟通,打造多元立体、虚拟交互式的电子专业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媒介体系。

(三)教学评价:变“笼统”为“精确”

针对电子专业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不应单一地采用传统纸质考试这种笼统的方式,而应该采取更为精确的评价方法,具体来说需要各级职业院校电子专业教师针对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可以量化评价的教学指标,例如: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观因素指标(教师的教学创新度、教学的频度、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影响教学质量的客观因素指标(课堂环境氛围、教学硬件设施、教学软件设施等),并在上述指标制定的基础上划分更多的二级指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执行情况收集各指标的数据,并利用SPSS等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以判断出最能影响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指标类型,最终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教学完善及评价措施。

四、结语

职业院校电子专业翻转课堂教学的创新需要建立在对已有教学问题的深刻研究上,本文仅从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更多职业院校电子专业教师的重视,在日常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教法,以提升教学创新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傅康.职业院校电子专业“微博平台+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以Protel课程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2):102-103.

[2]吕圣林,余思东.基于翻转课堂的电子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实践[J].高教论坛,2016,(09):96-98.

基金项目:2015年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省级教育教学研究重点立项课题(项目编号:JXZJJG-15-001)阶段性研究成果;2017-2018年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研究课题(项目编号:1710725)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电子专业翻转课堂教学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大学英语教学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专业吸引力提升的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关于高职院校电子专业教学的探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Java网络编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