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免疫能力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2018-11-12蒋紫玥彭纪芳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年10期
关键词:视黄醇白蛋白食管癌

朱 媛,蒋紫玥,彭纪芳

(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科2病区,南京 210029)

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患者具有积极影响[1-9]。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最常见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2~7d,一旦发生这种情况,病死率高达50%,因此,预防吻合口瘘在食管癌术后早期尤为重要[10]。然而,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关于食管癌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报道[11]。因此,本研究选取168例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旨在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术后患者吻合口瘘预防、患者营养状况、免疫能力和愈合进程的影响。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8例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行食管癌手术切除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年龄58~74岁,平均年龄67.6±10.1岁,男43例、女41例,其中鳞状细胞癌48例、腺癌34例、小细胞癌2例;肠内营养组:年龄59~73岁,平均年龄67.1±11.2岁,男44例、女40例,其中鳞状细胞癌49例、腺癌33例、小细胞癌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理分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经病理学诊断为食管癌患者;(2)预计生存时间超过6个月;(3)排除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4)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与。

1.2 方法

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7d肠内营养支持,持续输注添加了ω-3多不饱和脂肪酸、RNA、锌和精氨酸的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液(瑞能,华瑞),第1天500mL/d、第2天750mL/d、第3天1 000mL/d、第4天1 000mL/d、第5~7天1 500mL/d。

对照组:常规治疗,术后前4d给予肠外营养,术后第5~7天给予肠内营养,营养方案为250mL 5%葡萄糖+250mL 10%脂质溶液组成的混合制剂,以补偿肠胃外混合物中脂质的缺乏,两组患者每天供应的能量和液体体积大致相同。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术后7d患者营养状况(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α1-抗胰蛋白酶和转铁蛋白)及免疫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患者入院第1天及7天营养治疗结束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4+/CD8+)。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率的比较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患者营养支持7d后吻合口瘘发生情况比较

营养支持7d后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患者营养支持7d后吻合口瘘发生情况比较

注:*P<0.05

2.2 两患者营养支持7d后营养状况比较

营养支持7d后观察组视黄醇结合蛋白、α1-抗胰蛋白酶、转铁蛋白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与治疗后相比没有出现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较治疗后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出现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视黄醇结合蛋白、α1-抗胰蛋白酶、转铁蛋白显著高于治疗前;营养支持7d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α1-抗胰蛋白酶、转铁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黄醇结合蛋白差异不显著(P>0.05)(表2)。

表2 两患者营养支持7d后营养状况比较

注:治疗后两组比较,*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7d免疫情况比较

营养支持7d后观察组CD3+、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均没有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CD3+、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均出现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7d后观察组CD3+、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7d免疫情况比较

注:治疗后两组比较,*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

3 讨论

术后2~5d内常会存在一定程度肠胃功能障碍[12]。然而有学者指出质疑,术后肠道蠕动和吸收能力受抑制并不显著,甚至高度侵入性食管手术后肠内给予营养液也可以完全吸收,且早期肠内营养患者对摄食普遍耐受,不耐受率仅为10%[13]。延迟肠内喂养可能会导致肠道吸收功能障碍[14-15],据报道,腹部大手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可导致肠粘膜通透性显著减弱,加快肠功能恢复,改善蛋白质代谢及减少感染性并发症[16-17]。食管癌患者术前营养不良及术后营养支持不力易导致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是引起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重要因素[18]。我们推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能有利于预防吻合口瘘及改善患者免疫状况、营养状况。本研究显示,营养支持7d后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视黄醇结合蛋白、α1-抗胰蛋白酶、转铁蛋白显著高于治疗前,而观察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与治疗后相比没有出现显著下降,对照组治疗前较治疗后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出现显著下降,对照组治疗后视黄醇结合蛋白、α1-抗胰蛋白酶、转铁蛋白显著高于治疗前,营养支持7d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α1-抗胰蛋白酶、转铁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视黄醇结合蛋白差异不显著,营养支持7d后观察组CD3+、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均没有显著下降,而对照组CD3+、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均出现显著下降,营养支持7d后观察组CD3+、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证实了上述猜测,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减少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力、营养状态的恢复。◇

猜你喜欢

视黄醇白蛋白食管癌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视黄醇对仔猪睾丸支持细胞体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视黄醇在卵巢发育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血β2微球蛋白联合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在早期肾损伤中的意义
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