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保存条件对分离胶采血管血清生化结果影响的研究

2018-11-09姚秀菊李广权

医药前沿 2018年33期
关键词:胶管室温冰箱

姚秀菊 李广权

(三六三医院检验科 四川 成都 610041)

临床检验工作中常有不能及时检测或检测后要求复检的情况,为保证检测或复检结果的可靠性,防止样本结果在放置过程中发生较大变化。可利用一种惰性聚合高分子物质:分离胶,其稳定性好,比重为1.045~1.050,恰好在血清比重和血细胞比重之间,离心后可有效地将血清与血细胞分隔开[1],避免血液离体后细胞内外某些成分浓度差异而相互渗透而使结果受到胞内高浓度物质及血细胞代谢影响。本次研究我们通过比较分离胶采血管血清即时测定结果与室温及4℃冰箱保存一段时间后的结果差异,旨在评估分离胶真空采血管保存血清的可行性及最佳保存方式。

1.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选取参加我院健康体检的志愿者20例(包括本科实习生10例),要求采血前空腹8h以上,脂血溶血样本除外。

1.2 仪器与试剂

采用Hitachi公司7600-010生化分析仪,原装配套ISE试剂及校准液。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GGT(谷氨酰转肽酶),AKP(碱性磷酸酶),TBIL(总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BUN(尿素),Cr(肌酐),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试剂由日本和光株式会社提供,TP(总蛋白),ALB(白蛋白),UA(尿酸),GLU(葡萄糖),T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试剂由四川迈克公司提供,校准品为德国Roche公司生产的多项目C.F.A.S校准液(批号:177955),质控品由英国朗道公司提供(批号:中值:897UN,高值:697UE)。

1.3 真空分离胶管

成都瑞琦公司提供(批号:20150612)。

1.4 研究方法

1.4.1 样本准备 纳入研究的20例志愿者于同一天上午8∶00左右每人用分离胶管采集两管静脉血,每支采集4ml,并编上号。将采集的血样分成两组,每组20管,每组包含每例志愿者的样本各一管)。对采集的血样室温直立静置30min后以4000r/min离心10min分离出血清(血清与血细胞之间用分离胶隔开)待检测。

1.4.2 样本检测 随机选择一组离心后的样本立即进行ALT,AST,GGT,AKP,TP,ALB,TBIL,DBIL,BUN,Cr,UA,GLU,TG,TC,HDL-C,K,Na,Cl指标检测,检测结果以初始结果表示,检测结束后立即用原样本管盖加盖保存。一组样本放置于室温(25℃)加盖保存,另一组样本加盖置于冰箱4℃保存。室温放置样本分别于24h后及7天后再次检测上述生化指标,4℃冰箱放置样本放置7天后再次对上述指标检测,每次检测结束后均用原样本管盖加盖保存,每次检测均按实验项目标准化操作程序(SOP),确保当天的质控结果通过后再进行检测。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分离胶血清初始结果与室温放置24小时检测结果比较 对分离胶采血管内血清即时检测上述生化结果与室温放置24小时后检测结果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对应t值分别为1.658,1.575,0.991,-1.686,-1.715,1.258,1.852,1.971,-1.777,-1.759,-1.301,0.786,-1.085,-1.266,0.576,1.035,1.124,1.718,P值均<0.05,其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分离胶采血管初始结果与室温放置24小时检测结果比较()

表1 分离胶采血管初始结果与室温放置24小时检测结果比较()

*初始结果与室温放置24小时后检测结果经配对t检验比较。

ALT 1.658 0.118 AST 1.575 0.125 GGT 0.991 0.362 AKP -1.686 0.114 TP -1.715 0.103 ALB 1.258 0.212 TBIL 1.852 0.072 DBIL 1.971 0.063 Urea -1.777 0.080 Cr -1.759 0.090 UA -1.301 0.201 GLU 0.786 0.454 TG -1.085 0.300 TC -1.266 0.210 HDL-C 0.576 0.511 K 1.035 0.355 Na 1.124 0.267 Cl 1.718 0.102

2.2 分离胶采血管初始结果与室温放置7天结果比较及初始结果与4℃冰箱放置7天结果比较 分离胶采血管血清初始生化结果与室温放置7天后结果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GGT,GLU,Na,Cl对应P值分别为0.062,0.054,0.076,0.065外,表明这4个项目室温放置7天后结果与初始结果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其余项目对应P值均<0.05,即其余项目在室温放置7天后结果与初始结果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而4℃冰箱保存7天样本生化结果与初始结果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所有项目对应P值均>0.05,表明4℃冰箱保存7天生化结果与初始结果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分离胶采血管初始结果与室温放置7天结果比较以及初始结果与冰箱放置7天结果比较()

表2 分离胶采血管初始结果与室温放置7天结果比较以及初始结果与冰箱放置7天结果比较()

*初始结果与室温放置7天后检测结果配对t检验比较;**初始结果与4℃冰箱放置7天后检测结果配对t检验比较。

初始结果与室温放置7天 初始结果与4℃放置7天生化指标 结果比较 结果比较t值 P值* t值 P值**ALT 2.618 <0.05 1.658 0.118 AST 2.259 <0.05 1.575 0.125 GGT 1.891 0.062 0.991 0.362 AKP -3.296 <0.05 -1.686 0.114 TP -3.435 <0.05 -1.715 0.103 ALB 6.778 <0.05 1.258 0.212 TBIL 3.552 <0.05 1.852 0.072 DBIL 3.451 <0.05 1.971 0.063 Urea -7.347 <0.05 -1.777 0.080 Cr -9.199 <0.05 -1.759 0.090 UA -3.851 <0.05 -1.301 0.201 GLU 1.986 0.054 0.786 0.454 TG -18.385 <0.05 -1.085 0.300 TC -7.066 <0.05 -1.266 0.210 HDL-C 2.892 <0.05 0.576 0.511 K-8.134 <0.05 1.035 0.355 Na 1.849 0.076 1.124 0.267 Cl 1.965 0.065 1.718 0.102

3.讨论

分离胶采血管不仅避免了离体后细胞内外某些成分因浓度差的相互渗透而造成的分析前误差,同时避免了因放置时间过长导致细胞溶血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在一定时间内保证了血清成分的稳定性。比如血液中稳定性较差的葡萄糖,实际工作中为了便于与其它生化指标同时检测,临床上普遍采用普通生化管收集,很多研究[2,3]表明,葡萄糖在普通生化管很容易酵解,特别在样本量较大的临床实验室,后检测的血液葡萄糖结果往往降低非常明显,严重影响了近些年日益增多的糖尿病的检出率。虽然在防止糖酵解剂的容器中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但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葡萄糖降低还是很明显。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在分离胶采血管中的稳定性不管是室温放置7天还是4℃冰箱放置7天葡萄糖结果与初始结果比较变化均不明显。

本研究我们发现,采用分离胶采血管收集的血清,室温放置24小时后其生化指标仍很稳定,明显高于普通生化管中血清生化指标稳定性[5]。同时我们还发现,分离胶管中血清在4℃冰箱保存7天后生化指标的稳定性明显高于室温放置7天的结果,与Marquet P[6]等研究报道一致。提示检验工作者在遇到不能及时检测或需要复检前几天的样本,若采用分离胶管收集并4℃冰箱保存的血清,其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明显高于室温保存的血清。这是由于分离胶的稳定性除了与分离胶质量有关外[7],还受温度影响较大,由于不同厂家对分离胶管要求的储存温度不同,其中也包括离心时的温度[8],因为普通离心机离心时可使样本的温度升高,达到规定的温度会使分离胶溶解在血清中,漂浮的分离胶或油滴不仅对生化反应杯和样本针造成堵塞和污染,而且将对一些生化测定结果产生影响。比如我们本次研究发现,室温放置7天后的样本组甘油三酯结果增高明显。也有研究[9]发现离心后分离胶的漂浮物可引起IgG检测结果增高,所以有条件的单位最好采用低温离心机对分离胶采血管离心处理。同时有研究[10,11]发现不同材质分离胶管保存的血清,其稳定性是不同的,塑料材质分离胶管比玻璃材质的分离胶管可提供更佳品质的检测样本。所以实验室在选用采血管前,应参照美国CLSI在2010年12月出版的GP34-A文件对拟选用采血管进行性能验证和评价[12]。

本研究表明:普通生化管稳定性差的生化项目,可以考虑使用分离胶采血管采集,并及时分离血清及时检测,对检测后样本或不能及时检测的样本,分离血清后最好置4℃冰箱保存,不宜长时间室温放置,以保证复检或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猜你喜欢

胶管室温冰箱
超导追求
冰箱里的那些“食”
振动环境下液压胶管疲劳寿命分析
发动机出水胶管脱落原因分析及对策
室温采集装置及供热二级管网智能化改造
冰箱里的夺命派对
肩上冰箱
再次离心血清分离胶管对常规生化指标的影响
一种在室温合成具有宽带隙CdS的简单方法
甲氧基MQ树脂补强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