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干预对孕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

2018-11-09李艳

医药前沿 2018年33期
关键词:生儿孕妇血糖

李艳

(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人民医院妇产科 四川 雅安 625100)

近年因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人数持续增多,也因此产生诸多不良情况,临床上对此方面问题也是高度重视。目前,临床上除了注重为孕妇提供科学适宜的健康指导,更注重为其施以科学全面的护理干预,以确保孕妇与围生儿的临床结局不被影响。本次研究则旨在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接受护理干预对其与围生儿的影响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选择随机数字表法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64例纳为对象,再将其用单盲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32例。对照组孕妇年龄在22~39岁、均值是(30.75±2.71)岁,初产妇19例、经产妇13例;观察组孕妇年龄在20~41岁、均值是(30.83±2.90)岁,初产妇20例、经产妇12例。将两组孕妇的临床基线数据录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中分析得出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1)孕妇均经血糖检查确诊病情,其连续测定空腹血糖2次的均值都>5.8mmol/L,服用50g葡萄糖后1h测定静脉血糖值见>7.8mmol/L,禁食8~14h后让其服用300ml水∶75g葡萄糖溶液,注意叮嘱其要在5min之内喝完,选择3个时间点测定患者静脉血糖值,对比正常值5.1、10.0、8.5mmol/L,如果获得的血糖值中≥1项超过正常值则确定;(2)孕妇均接受了专业人员的研究内容讲解,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也通过了院方伦理委员会允许参加;(3)孕妇各项临床资料均完善。

排除标准:(1)将患有高血压、甲状腺等疾病及具有此类疾病史的孕妇排除;(2)将合并其他重大脏器功能障碍的孕妇排除;(3)将存在先天性疾病的孕妇排除;(4)将不同意参与与配合研究内容的孕妇排除。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该组孕妇常规健康指导,主要是告知其要注意体质量控制,血压与血糖、血脂等指标水平要定时检测并记录,各方面用药情况需严格监测,将关于病情的各方面情况尽数告知患者,让患者做好相关预防工作[1]。

观察组:予以该组孕妇护理干预,具体实施内容是:(1)档案建立。为纳入对象建立详细全面的档案,其中要详细记录孕妇的姓名、年龄以及体重和身高等信息,将孕妇的血糖、尿糖以及血压等资料也详细记录。依孕妇的血糖检测水平为其进行适当的管理,通常孕早期孕妇需要严格检测其空腹血糖与尿糖的数值,存在糖尿病家族史以及尿糖呈阳性/空腹血糖水平不正常的孕妇要予以75g糖耐量试验。妊娠32~36周再行1次75g糖耐量试验,对其机体状态与病情再做详细检查。待孕妇病情确诊之后,则开始指导孕妇接受治疗,予以其适当的护理干预。(2)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要积极与孕妇沟通交流,给孕妇做全方位的心理状态评估,依据获得的结果为其进行适当的心理指导。告知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病情各方面知识,使其对自身病情有着更深层的了解,再叮嘱其各方面注意事项,期间要注意加强对孕妇的心理疏导,缓解其心理压力,让孕妇的不安、恐慌心理能够更充分的缓解,稳定其心理状态。②饮食规划:根据孕妇的机体状况为其进行适宜的饮食指导,依其各项评估结果做科学适宜的饮食规划。叮嘱孕妇每天摄入的热量要在125~150kJ/kg之间,碳水化合物占比是40%~50%,蛋白质是15%~30%,脂肪则是20%~30%,叮嘱孕妇日常饮食中要注意各种维生素与钙、铁等元素的摄入,保证其机体营养处于稳定状态,若实施饮食控制的效果欠佳,则可以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给药处理。③血糖控制:叮嘱孕妇要定期来医院就诊检查,以监测其血糖水平变化情况;通常妊娠期间每周检测1次空腹、餐后2h血糖水平,如果发现孕妇接受饮食规划与运动治疗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则要让孕妇接受药物治疗。④孕妇与胎儿的动态检测:要教会孕妇胎动监测的方法,告知其早、中、晚各时间段内的胎动监测,注意正常胎动次数是每天>12次,叮嘱孕妇要对自己身体上的不适应感觉高度警惕,如果孕妇出现了不正常的情况,则要及时根据实际情况施以科学适当的处理。⑤并发症监护:要对孕妇的身心状况密切监测,注重其并发症的预防,及时为孕妇进行眼底与肝、肾功能检查,同时尿酮体与尿蛋白、血压等指标水平检查亦非常关键,要全方位的预警患者出现并发症或者突发问题。⑥餐后运动规划:要全方位评价孕妇餐后的机体各方面情况,根据结果为其制定适宜的餐后运动规划,注意要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让孕妇餐后立即运动约30min,运动强度要小,餐后2h再运动约1min,强度稍微提高。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监测两组孕妇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包括空腹、早餐后2h、午餐后2h、晚餐后2h这4个时间段的血糖水平;密切观察两组孕妇及围生儿的结局,计算两组孕妇与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获各项临床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卡方检验;统计学软件分析得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孕妇血糖水平变化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孕妇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不存在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孕妇的空腹、早餐后2h、午餐后2h、晚餐后2h血糖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孕妇血糖水平变化比较(,mmol/L)

表1 干预前后两组孕妇血糖水平变化比较(,mmol/L)

干预前 观察组 10.30±1.2913.11±2.3512.67±1.0513.96±2.38对照组 10.26±1.3413.09±2.4212.65±1.2213.94±2.41 t值 / 0.9643 0.7015 0.9751 0.8947 P值 / 0.8519 0.9163 0.6751 0.4792干预后 观察组 5.01±1.07 8.64±1.46 9.43±1.87 9.13±1.90对照组 8.20±2.56 11.53±2.1911.70±2.4511.04±2.15 t值 / 6.5037 6.2112 4.5134 3.7657 P值 / 0.0243 0.0251 0.0397 0.0411

2.2 两组孕妇及围生儿结局比较

观察组孕妇发生剖宫产、妊高症、酮症酸中毒、早产等并发症发生率12.50%比对照组37.50%低,P<0.05;观察组围生儿巨大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率6.25%比对照组43.75%低,P<0.05;见表2、表3。

表2 两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表3 两组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孕妇的机体发生葡萄糖代谢异常时,则会导致其体内血糖水平长时间呈较高状态下,从而使孕妇的血管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随后便发生肝脏功能被损伤的问题,严重时便带给孕妇难以控制的并发症,而孕妇自身抵抗力呈较弱状态,故而其出现上呼吸道或者泌尿系感染的几率很大,因此孕妇极易出现产后感染的问题[2]。刘杏茹[3]的研究中指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过程中容易出现早产、流产以及感染与羊水过多等并发症,围生期新生儿则极易出现宫内窘迫与新生儿窒息、母婴死亡等不良情况。

李春红[4]的研究结果中指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接受护理干预的效果明显,不仅能够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也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孕妇与新生儿的安全保障作用明显。而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模式是常规护理,并不注意患者饮食、心理或者运动方面的护理需求,通常获得的临床护理效果也欠佳,并不能让孕妇获得更全面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强调的是强化患者治疗过程管理与干预,提供给患者更贴切的护理与关怀,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需接受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以期在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为孕妇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疏导,使孕妇对临床治疗有更高的信心;再对孕妇的血糖水平定期检查与监测,及时发现其体内血糖升高的问题,提供给孕妇科学及时的降糖方案;同时对孕妇的饮食情况进行严格的规划,保证其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得到更有效的控制[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孕妇接受了护理干预,通过为孕妇建立方案的方式,为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规划;再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护理干预工作,其中要先重视孕妇心理状态的稳定,为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疏导,使孕妇的心理负担得以减轻,负性情绪也得到更好的疏泄,使其以稳定的心理状态面对自身病情与各项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密切监测孕妇的血糖水平变化,对其后期病情发展、并发症等方面情况进行全面预估,再给出科学合理的处理对策。教会孕妇进行科学准确的自身与胎儿动态检测,使其更全面的掌握自身与胎儿的状况,能够及时发现各方面异常情况,保证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及时评估孕妇的身心状况,发生异常时要即刻予以正确处理,注意孕妇与围生儿各种并发症发生征兆的观测,及时应对其发生的各方面不良情况。让孕妇更好的进行餐后运动,确保其机体状况逐渐稳定的同时,得到更佳的机体锻炼。

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干预对孕妇及围生儿结局有着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生儿孕妇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2019年福建省围生儿死亡情况分析
265例围生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非处方药孕妇也应慎用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