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大学生实施预防烧烫伤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018-11-09秦玉玲姜娟陈荣彬

医药前沿 2018年33期
关键词:烧烫伤情况疼痛

秦玉玲 姜娟 陈荣彬

(南京农业大学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95)

烧烫伤是在校大学生临床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据统计广东校园伤害中,烫伤占5.1%[1]。我校2016年9月—2018年8月共收治了128例烫伤学生。其中热液烫伤的109例,占烫伤总数的85.2%。实验室化学试剂烧烫伤14例,占总烫伤10.9%。通过烫伤原因的分析,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减少校园的意外伤害,降低烧烫伤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南京农业大学医院2016年9月—2018年8月所有的门诊烧烫伤患者共计128例。患者均于本医院检查和治疗。其中男生52例,女生76例。根据原因划分热液烫伤(包括打开水、热水袋、食堂饭菜)109例,占烫伤85.2%。实验室化学试剂烫伤14例,占烫伤的10.9%。其余占3.9%。烫伤严重程度分别为,烫伤红肿无水泡71.0%,红肿有水泡22.3%,皮肤呈红褐色的占5.2%,皮肤呈皮革样的1.5%。128例患者烫伤原因及程度见表1、表2。

表1 128例患者烧烫伤原因

表2 128例患者烧烫伤程度

1.2 患者心理表现

由于学生对于烫伤的恐惧多来自于伤口情形以及烫伤后是否会留有疤痕,此时由于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学生在心理上会产生恐惧、焦虑的情况,且随着疾病的进展,学生的心理负担可能会加重。尤其在救治的过程当中,剧烈的疼痛感可使学生的心理防线崩溃,导致学生出现焦虑、沮丧等情况,影响到学生自身对于疾病的判断以及日常的生活、学习。在疾病的康复期,由于创面的瘙痒及瘢痕愈合情况,学生内心过程整体变化较大,极易出现异常心理情况[1]。

1.3 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从学生的生理、心理角度出发,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烧伤的发生在大学生活中多属于意外情况,此时强烈的应激刺激可导致学生心理不适[2]。因此在首次接触学生时不可使用不小心等言语,而是从学生基本情况入手,对学生目前情况进行分析,通过专业的角度、专业的分析打消学生对于烧伤的恐惧。有研究认为,烧伤患者的心理变化,如焦虑、抑郁等与烧伤的疼痛感密切相关。因此,在对待烧伤学生时,完成常规处理后,疼痛的干预十分重要,此时除通过医疗的镇痛方法外,还可通过谈话的方式,告知学生疼痛由来,并向学生解释个人病情在发展的过程中疼痛的变化,以及合理情绪对自身疾病的影响,减少疼痛对于学生心理的刺激[3]。让学生建立战胜疼痛的信心,积极对待自身疾病,合理治疗,尽快达到康复的效果。在镇痛的处理上,部分学生由于对于生活经验的理解,烧伤后多在创口处涂抹牙膏、清凉油等固液体隔离物,但对于烧伤而言,首要的处理应试降温[4],选择生理接受范围内的冷刺激对烧伤局部进行处理,以达到减少局部组织损伤的目的。此时,对待学生要告知第一处理是降温,在充分冷干预后在进行局部创面的保护性涂抹[5],要讲清楚降温治疗的重要性以免学生认识不清,从而影响治疗的效果。

2.结果

在门诊收集的资料中,该128例烫伤学生中有16例受过烫伤的健康宣教。受过烧烫伤健康宣教的学生烫伤发生率明显偏低。这16例学生知道如何正确紧急处理伤口,且这16例学生都是轻微红肿,未造成严重后果。经过一系列的健康教育,学生负性心理明显减轻,比较配合医护人员的换药。在换药过程中给学生灌输预防烫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紧急处理烫伤的知识。

3.小结

大学生是意外伤害的高危群体,对此健康教育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健康教育,可提高大学生对于意外伤害急救知识的理解及掌握,促进学生的及时就医及处理水平。我校通过对学生进行烧烫伤的健康宣教,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烫伤的发生。并在烫伤后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个体健康教育干预,减少了学生产生异常心理的可能,正向强化了学生的就医行为,促进了学生治疗的自信心的建立,减少了学生因烫伤出现异常结果。同时,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学生对于意外伤害的处置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安全教育。

猜你喜欢

烧烫伤情况疼痛
您必须掌握的烧烫伤急救知识
疼痛不简单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轻度烧烫伤不必包扎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鸡蛋清能搞定烫伤不留疤?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