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在提高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中效果探讨

2018-11-09朱玉先

医药前沿 2018年33期
关键词:心血管穴位常规

朱玉先

(江苏省中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29)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临床疾病,发病快,易反复,具有长期性、多发性,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1]。最近几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渐上升,如何有效预防、防治心血管疾病是当前医学工作者的重点研究内容[2]。临床上对于心血管疾病通常采取常规护理方式,但随着人们医疗意识的不断增强,常规护理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对此,需采取新型护理模式,加强护理力度。经临床实践发现,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中医护理方法,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对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46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中医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各23例,经比较,两组资料组间无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资料对比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护理、环境护理及运动指导等,中医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

1.2.1 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是一种常见的中医学护理手段,包括足底按摩及全身按摩,刺激穴位,改善血液循环。结合患者病情种类,辨证取穴,按摩合适穴位,按摩手法由轻到重,避免过度用力,防止发生不必要的心血管反应。人体有多种穴位,不同穴位对人体也有着不同的作用。在按摩穴位的时候,需要由专业人员予以科学指导说明,避免发生差错[3]。

1.2.2 情志调护 心血管疾病患者多表现为焦虑、急躁心理,对此,需加强患者的情志护理,改善患者情绪,舒缓患者焦虑情绪,采取安慰、暗示等方式增强患者的抗病信心,改善心理状态[4]。

1.2.3 气功疗法 由专业人员对患者进行气功治疗,保持自然端坐姿势,放松身体,将手掌轻轻放在膝盖部位,紧闭双眼,调节气息,轻缓呼吸3~5min,然后慢慢睁开双眼。反复重复这一过程,平复患者心情。

1.2.4 中药浴足 从中医角度讲,足底是人体最全的全息胚,机体重要脏器在足部都有相对应的反射区,对此,除了按摩足底外,还可以采取活血化瘀类浴足,如肉桂、川穹、罗布麻、牛膝等,温度控制在39~42℃,在水温适应后,逐渐加热水升温,每次足浴时间控制在20~30min,防止血液循环过快进而增加心脏负荷。

1.3 评价标准

(1)采取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质量评分量表,由患者对护理情况进行评分,满分值100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2)采取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等级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分析,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中医护理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分析

中医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3.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临床疾病,病因复杂,病种繁多,病情变化多样。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也有着突飞猛进的进展,同时,临床护理也受到了广大医学界的高度重视,舒适、有效的护理可有效缓解疾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据相关研究发现[5],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痊愈情况,被广泛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中医护理是依据中医辨证指导思想,结合患者病因、特点,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护理方案,以达到调和阴阳、活血化瘀作用,促使疾病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6]。经本研究,中医护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充分说明,中医护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心血管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心血管穴位常规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常规之外
夏季穴位养心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别受限于常规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