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输液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2018-11-09袁凯悦

医药前沿 2018年33期
关键词:护患输液纠纷

袁凯悦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第二人民医院门急诊 江苏 常州 213200)

目前,随着国民对护理质量、护理技能的高标准、高要求,使得护患沟通技巧在提高患者治疗、护理疗效中占有着重要意义。优秀的沟通技巧能有效促进护患和谐关系的建立,保障治疗、护理工作能顺利进行。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应能准掌握患者心理的能力,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高患者护理疗效。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急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于我院进行急诊输液患者12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33例,年龄16~67岁,平均年龄(35.35±2.36)岁;观察组:男性31例,女性31例,年龄15~68岁,平均年龄为(35.57±2.9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较。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具体包括∶检测患者各生命体征,做好常规检查、卫生护理等。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加以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具体包括:(1)语言技巧。急诊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掌握说话语气,不可过于大声,语气不善,应语气温和,亲切的呼唤患者姓名,给予患者充分尊重,避免在呼唤到患者姓名时,致使患者出现被轻视的感觉;在进行输液前,护理人员应仔细将患者姓名以及对应的症状、输液药品记住,待轮到患者输液时,先耐心确定药物是否与患者对应,再进行输液;时刻注意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及时更换药瓶,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直至患者明白为止[1]。(2)沟通技巧。在发现患者情绪异常时,主动关心患者,通过适宜的肢体语言,如轻抚其背部、手臂或轻拍其手背,以此来安慰、缓解其不良情绪,给予其鼓励和疏导;当患者主动倾诉时,应耐心、认真聆听,不可随意将其打断;根据患者的年龄、性格,评估其心理状态,并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实施一定的心理疏导[2]。

1.3 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发放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给患者,测评两组患者的人际关系敏感、焦虑评分,同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取百分制计算,特满意:95~100分,满意:85~94分,一般:75~84分,不满意:75分以下,护理满意度=[(特满意+满意)/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针对本研究护患沟通技巧应用急诊输液护理中的临床疗效,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出现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表示计量资料,t、χ2表示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人际关系敏感水平、焦虑评分

经相关护理后,观察组的人际关系敏感水平、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人际关系敏感水平、焦虑评分

2.2 两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2(19.35%),护理满意度为52(83.8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因急诊就医患者病情错综复杂,病人性质多且乱,极易因护理差错引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且因患者越来越高的护理要求,促使护理人员需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沟通技巧效果与护理人员沟通技巧熟练程度、了解患者病情具有密切联系,此次研究显示,经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人际关系敏感水平、焦虑评分、医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发现,实施护患沟通技巧的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由此见得,在急诊输液护理中应用行之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对护理人员不必要的错误意见,降低患者的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应用护患沟通技巧于急诊输液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其可有效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护患输液纠纷
邻居装修侵权引纠纷
署名先后引纠纷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纠纷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