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8-11-09刘丽

医药前沿 2018年33期
关键词:儿科家属护理人员

刘丽

(江苏省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 江苏 连云港 222006)

儿科护理工作相较于成人护理工作风险更高,责任更重。儿童年纪小,治疗依从性差,身体素质较低,病情变化较复杂[1]。一旦出现护理差错,导致患儿病情恶化,容易造成矛盾[2]。本研究根据本院收治的300例患儿,探讨了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儿科患儿300例为研究对象,将3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患儿。其中先天性患儿16例,神经系统患儿12例,消化系统患儿60例,呼吸系统患儿212例。其中对照组患儿中男性患儿78例,女性患儿72例,年龄在1岁至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0.4)岁。观察组患儿中男性患儿82例,女性患儿68例,年龄在1岁至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0.2)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1)风险评估,成立风险护理小组,统计儿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操作风险,不遵医嘱风险,患儿自身风险),并且进行总结,针对每一种风险,制定相应的对策,减少风险事件。(2)制作宣教板块再病区内张贴,在患儿入院后对家长进行讲解。(3)心理教育,在护理患儿的过程中,鼓励患儿配合治疗,并且适当的举例提高患儿的自信心以及治疗依从性[4]。并且与患儿家属进行交流,消除家属的不良情绪,让患儿家长能够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并且能够及时的安抚患儿,缓解患儿对于治疗的恐惧感。(4)保证医疗设备的安全,护理人员在护理患儿的时候应该观察患儿所使用的医疗设备是否完好,是否能够正常使用,保证患儿治疗顺利。(5)转移注意力,对于生理不适感严重的患儿,在护理治疗过程中,应该通过玩玩具,看动画片,或是讲故事等方式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减轻患儿的不适感。(6)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操作能力,如穿刺技术。保证能够一次性穿刺成功,减轻患儿痛苦。医院可以定时检测护理人员的能力,并对专业能力较差的患者进行培训。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各项总分均为100分。护理质量内含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并统计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护理差错事件以及护理纠纷。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差错事件,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n,%)

3.讨论

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风险因素有:护士工作量过大,在早晨查房的时候不一定能够及时发现患儿的需求或是患儿的异常。尤其是在值夜班之后,身心疲惫,难以发现些微的异常。患儿过多,护理人员太少[5]。导致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动作较快。容易让患儿家长误会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好。尤其是在患儿家属不讲道理的时候,会厌恶这份工作。部分护理人员在按照制度向患儿家属教育时,患儿家属询问过多护理人员已经重复过的问题,会导致护理人员心生倦怠,致使家长不满,容易引发矛盾等。

进行风险防范式护理,能够针对于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明确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提高护理人员对于工作的热情,让护理人员能够主动护理患儿,及时发现异常,并及时处理,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

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荐使用。

猜你喜欢

儿科家属护理人员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儿科专栏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