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压止血带压力设置策略的现况调查

2018-11-09钱小红丁磊通讯作者黄玲金小云

医药前沿 2018年33期
关键词:骨科医生止血带气压

钱小红 丁磊 (通讯作者) 黄玲 金小云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 江苏 南通 226000)

气压止血带是骨科手术中的常用设备,也是保障四肢手术顺利进行的依靠[1]。气压止血带能阻断术肢血液循环,减少术中出血,使手术部位视野清晰,便于手术操作,提高手术效率,现已被临床广泛应用。然而其使用细节方面仍存在许多争议,尤其在压力的选择、时间的设定、副损伤等方面表现得较为突出[2]。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样本量来自南通市5家三级医院的所有在职骨科医生和手术室护士。其中骨科医生共48名,包括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11名,主治医师18名,住院医师16名,平均年龄37.06±7.34(27~56)岁,职业工作年限11.29±7.51(3~32)年,专科工作年限10.40±7.41(1~32)年。手术室护士共74名,包括副主任护师8名,主管护师27名,护师35名,护士4名,平均年龄32.68±6.06(21~48)岁,职业工作年限11.46±6.96(1~29)年,专科工作年限9.43±6.36(1~28)年。

1.2 资料收集工具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根据教科书和文献资料自制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一般资料,止血带与驱血带的使用情况,止血带压力设置数值(上/下肢)、压力设置的依据,止血带使用并发症等相关知识,以及一条开放性问题。

1.3 统计方法

所有原始数据均录入Excel,运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描述性资料采用均数与标准差,频数,百分比等;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双侧检验标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四肢骨科手术止血带使用基本情况

气压止血带压力值决定情况、压力设置依据、压力值来源依据、术中使用时机详见表1。

表1 气压止血带使用基本情况

2.2 医务人员对于止血带引起并发症的认知情况

医生和护士认为气压止血带所引起的并发症中排名前5的是皮肤压痕、局部疼痛、瘀斑、肢体肿胀和水泡,两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58,P=0.03),详见表6。

表6 医生和护士对止血带使用相关并发症的认知

3.讨论

在止血带压力值的决定方面,78.69%(96/122)的骨科医生和手术室护士认为气压止血带的压力决定权在于医生,仅有1人认为应该医生与护士商讨决定,且医生与护士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原因,可能与临床医生负责开具医嘱,而护士临床思维较固定、主观能动性不够强、被动执行医嘱的现状等有关。40.54%(30/74)的护士和50%(24/48)的骨科医生使用止血带时认为应选择固定压力值,59.46%(44/74)的护士和47.92%(23/48)的骨科医生选择固定压力结合患者收缩压确定压力值,有1名骨科医生根据患者收缩压确定止血带压力值。但护士和医生均未选择参考患者的肢体周径确定气压止血带的压力值,分析原因,这与止血带压力选择依据密切相关,仅20.49%(25/122)的医生和护士选择查阅文献资料。其中,68%(17/25)的医生和护士使用的文献资料是近3-5年内的专科书籍,24%(6/25)的医生和护士参照传统教科书,其中64%(16/25)的医生和护士反映所查阅资料中的止血带压力数值比临床实际使用的压力数值要低,但均无人查阅国外文献以获取最新的资料。一般认为,止血带的压力选择根据病人的年龄、收缩压、袖带宽窄等因素决定。

综上所述,就当前电动气压止血带设置及使用情况予以调查和分析,现阶段应加强对学术成果的研究和利用,总结电动气压止血带相关临床经验,使其能够对临床实践予以指导,从而优化气压止血带压力设置效果,针对当前气压止血带设备调节压力予以个体化分析,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节相关参数,提高气压止血带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骨科医生止血带气压
战场上的第一救生器材:止血带
看不见的气压
压力容器气压端盖注射模设计
一次性TPE止血带
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的使用对术后加速康复的影响
关于骨科教学中的哲学辩证思维的探讨
简析骨科医生重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电渗—堆载联合气压劈烈的室内模型试验
STM32平台的MPL3115A2气压传感器的应用
膝关节镜手术中止血带压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