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撑喉镜显微镜早期声门型喉癌切除术的效果

2018-11-09夏世同朱国臣通讯作者肖大江

医药前沿 2018年33期
关键词:声门喉癌喉镜

夏世同 朱国臣(通讯作者) 肖大江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江苏 无锡 214002)

前言

声门型喉癌是一种常见的咽喉疾病[1],以咽喉异物感与吞咽困难等症状为早期临床表现,若是患者早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易诱发诸多并发症,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声门型喉癌患者及时诊治是获得良好疗效与预后的关键。如今,支撑喉镜显微镜早期声门型喉癌切除术是临床常用于治疗声门型喉癌患者的主要手段,同时应用该方式进行治疗的优势已经大量研究文献所证实[2]。鉴此情况,我院选出收治的84例声门喉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予以患者支撑喉镜显微镜早期声门型喉癌切除术治疗,现将疗效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声门型喉癌患者84例,所选取患者均于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将选择常规喉癌切除术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余下选择支撑喉镜显微镜早期声门喉癌切除术的42例患者则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1)患者经相关检查确诊为声门型咽喉患者;(2)患者知情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其他恶性肿瘤与肝肾不全等患者;(2)此次手术禁忌症患者。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2∶20;年龄最小为50岁,年龄最大为83岁,平均年龄为63.47±0.48岁;依据UICC分期标准可将患者分为:肿瘤Ⅰ期15例,肿瘤Ⅱ期19例,肿瘤Ⅲ期8例。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1∶21;年龄最小为50岁,年龄最大为83岁,平均年龄为63.59±0.23岁;依据UICC分期标准可将患者分为:肿瘤Ⅰ期12例,肿瘤Ⅱ期15例,肿瘤Ⅲ期15例。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发现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裂喉开术治疗,操作步骤:患者呈仰卧位行全麻,常规消毒后铺巾,待麻醉起效后在患者颈部前方中线处做纵切,切口约为2.5cm,同时将切口皮肤逐层切开,充分暴露器官,将气管套管置入切口器官的第3环,固定于后颈处与呼吸机接通,在颈部做垂直正中切口,由甲状软骨切迹直至环状软骨上缘,进而充分暴露甲状软骨,将部分甲状软骨板切除后应用尖刀将甲状软骨上切迹处外膜剥离,做弧形切口到达喉室,观察肿瘤浸润情况后将病灶组织切除,术后清理术腔、常规止血,在切口处加压包扎。

观察组接受支撑喉镜显微镜早期神门型喉癌切除术治疗,操作步骤:患者呈仰卧位,在肩下放置取肩垫,协助患者头向后仰。在复合麻醉后进行气管插管,同时保护患者上切牙,应用支撑喉镜挑起患者会厌部位,以此暴露声门,可采用支撑喉镜支撑架适当调节,使肿瘤充分暴露,待确定病变部位后,固定支撑架调整显微镜为400mm焦距,根据肿瘤位置与大小明确肿瘤切除范围。例如,肿瘤仅处于患者一侧声带,经观察后不存在声带突和前联合的情况,则进行单侧声带切除术;若在前联合处发现病变组织,将患者双侧声带前1/3完全切除,需注意手术过程中,应用离子电凝或是应用肾上腺素棉球进行止血,待切除肿瘤后应用射频治疗仪预防术后并发症。此外,根据患者治疗后实际情况可结合CO2激光精细操作,将创面磨平。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手术情况,其中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同时评估两组疗效,主要分为三个标准:(1)若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消失,同时声带无病变组织残留,无声音嘶哑,视为显效;(2)治疗后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声带病变部位显著缩小,无声音嘶哑,视为有效;(3)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显著加重,则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总病例数-无效病例数)/总例数×100%。另外,还需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包括切口出血、咽痿与呼吸困难。

1.4 统计学处理

对此次研究数据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若检验结果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手术情况

经对比,可见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且手术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详细数据。

表1 对比两组手术情况()

表1 对比两组手术情况()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对照组 42 50.31±12.82 84.66±0.26 12.39±0.53观察组 42 25.69±10.34 30.48±0.58 6.46±0.18 t / 26.61 29.34 7.69 P / <z0.05 <0.05 <0.05

2.2 比较两组疗效

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例数共有41例(97.62%)显著多于对照组的29例(72.50%),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2详细数据。

表2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n(%)]

2.3 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

术后,两组均有少数患者发生并发症,对照组共出现9例,而观察组仅出现2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例数较对照组少(2.38%<21.42%),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3详细数据。

表3 对比两组手术并发症(%)

3.讨论

据相关研究表明[4],声门型喉癌是临床耳鼻喉科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该病发病后以异物感与声音嘶哑等典型的临床症状,临床认为环境污染、过度饮酒吸烟等均是诱发声门型喉癌的高危因素[5],在治疗上应将病灶彻底切除,在最大限度内保留患者喉部功能作为治疗原则。目前,声门型喉癌患者的治疗多以手术为主。以往常规喉裂开术是常用的一种手术术式,虽然取得一定疗效,但是患者经治疗后需长期佩戴气管套管,给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困扰,同时术后由于创伤较大,在术后易出现切口感染与喉痿等并发症,因此常规喉裂开术疗效欠佳,存在较高局限性[6]。

随着近些年微创技术的日益成熟,再加上喉显微手术在临床中的大力应用,临床已开始将支撑喉镜显微镜早期声门型喉癌切除术作为声门型喉癌主要的治疗方式,其治疗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7-9]:(1)光源接近患者后部病变组织,在照明度较高的情况下有助于接近并放大术野,同时可清晰显示出患者病变部位,进而减少影响患者手术治疗的阻碍因素;(2)在视野清晰的情况下有利于医师准确无误切除病变组织[10],可避免手术中误伤患者正常组织。同时,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可避免出现术中大出血的情况;(3)无需切开患者气管即可进行治疗,并不会对患者喉部其他组织结构造成损伤[11],一方面可保留患者喉功能,另一方面也可让患者术后早日恢复清晰的发音;(4)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可减轻患者治疗的经济负担与心理压力。换言之,在良好的心态下也可减少负面情绪对患者恢复造成的影响。结合本研究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且手术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总有效例数共有41例(97.62%)显著多于对照组的29例(72.50%),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该研究结果与任树滨[12]等人研究结果相似,说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定可信度与科学性,同时也证实了支撑喉镜显微镜早期声门型喉癌切除术的治疗优势。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例数较对照组少(2.38%<21.42%),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学者观察发现,应用显微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多在术后6个月发生并发症,因此患者在术后2个月应及时进行复查,针对术后康复过程中存在的异常症状进行及时处理,进而达到预防并发症发生的目的。此外,若是在复查过程中发现患者肿瘤局部复发,应及时根据患者肿瘤的复发情况再次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应用支撑喉镜显微镜早期声门型喉癌切除术对声门型喉癌患者进行治疗,可在最大限度内保留患者喉部功能,并促进患者发音的恢复,值得临床加大推广力度。

猜你喜欢

声门喉癌喉镜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支撑喉镜声门区暴露困难影响因素的logistics分析
尴尬的打嗝
TD-C-IV型可视喉镜与Macintosh喉镜用于实习医师气管插管训练的比较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喉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基于“声门适度感”的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
喉癌组织中Survivin、MMP—2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研究
ABCG2及其在喉癌中的研究进展
Tosight视频喉镜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