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本温度、溶血和储存时间对肝功能生化检测效果的影响

2018-11-09梁丽李丹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8年33期
关键词:谷丙转氨酶胆红素

梁丽 李丹(通讯作者)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检验科 江苏 南京 210003)

临床检测常用检查项目为血生化检测,对临床疾病进行诊断。血生化检查数据对于糖尿病、肾衰竭和肝脏疾病均存在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分析生化检测数据过程中需要获取正确的数据[1]。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标本温度、溶血和储存时间对肝功能生化检测效果的影响,现将研究内容进行以下叙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6年7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90例体检健康人群,将其平均分为A组、B组以及C组,每组30例。A组男性/女性20/10,年龄跨度40~75岁,(62.6±3.3)岁,B组男性/女性18/12,年龄跨度41~76岁,(63.9±3.6)岁,C组男性/女性17/13,年龄跨度43~78岁,(65.7±3.9)岁。三组一般资料数据经对比并未产生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A组30例患者一份标本常温保存后实施检测,一份标本在5℃环境保存后实施检测;B组30例患者一份标本在溶血前实施检查,一份标本在溶血后实施检查;C组30例一份标本在24小时后实施检查,一份标本即刻检查。抽取3组研究对象肘正中静脉血4ml,分为两份,选择改良J-G方法对三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进行检测,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以及直接胆红素水平选择速率法进行检测。对比3组研究对象血清总胆红素、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以及直接胆红素水平结果。

1.3 统计学数据

研究涉及的相关数据在进行计算时选择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为数据结果表现形式,t值为检验指标,组间数据以P<0.05为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A组标本温度对肝功能生化检测效果影响

A组常温保存和5℃保存血清总胆红素、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以及直接胆红素水平经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产生,相关数据由表1可知。

表1 分析标本温度对肝功能生化检测效果

2.2 B组溶血对肝功能生化检测效果影响

B组溶血和不溶血血清总胆红素、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以及直接胆红素水平经比较形成统计学意义,相关数据见表2。

表2 分析溶血对肝功能生化检测效果

2.3 C组储存时间对肝功能生化检测效果影响

C组即刻检验和24h检验血清总胆红素、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以及直接胆红素水平经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产生,相关数据由表3可知。

表3 分析储存时间对肝功能生化检测效果

3.讨论

肝功能检查是对肝胆系统疾病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如对疾病进行正确诊断,还需要和患者病史、影像学检查以及体格检查进行结合,并予以全面综合分析[2]。与此同时,肝功能检查内容较多,但并非每个检查项目均需要进行,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和患者症状表现以及病史进行结合,或者选择一组或者几种检查项目[3]。因为肝脏功能较多,为此检查方法多种多样,如肝脏的蛋白质代谢功能、胆红素和胆汁酸代谢功能、酶学指标、脂质代谢功能、肝脏排泄和解毒功能的检测。和肝脏有关蛋白质检查包含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血清浊度和絮状试验及甲胎蛋白检查等,和肝脏疾病相关检查包含血清酶类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乳酸脱氢酶等。和生物转化及排泄相关的试验包含磺溴酞钠滞留试验等;和胆色素代谢相关的的试验包含胆红素定量及尿三胆试验等。通过化验血液来对这些检查项目做出准确的检测[4-5]。

此次研究结果表明,标本温度以及储存时间对肝功能生化检测无影响,标本溶血对血清总胆红素、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以及直接胆红素水平可产生影响。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可知,红细胞中具有一定量的酶类物质,红细胞受到损伤后酶类物质会释放在血清中,改变血清总胆红素、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以及直接胆红素水平。为此对血液标本进行采集的过程中,应选择肘正中静脉,采用酒精对其进行规范消毒,确保标本的质量,并选择负压采血方法,以免血标本产生性改变,标本采集后及时送检,试管口确保向上且摆放垂直,从而将内容物振动现象减少,确保完全凝血,进而将溶血发生率降低[6]。

综上所述,标本温度和储存时间并不会影响肝功能生化检测结果,标本溶血会对血清总胆红素、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以及直接胆红素水平产生影响,为此对患者检验时需要避免溶血的产生。

猜你喜欢

谷丙转氨酶胆红素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饮食因素对谷丙转氨酶测值的影响
谷丙转氨酶检验在脂肪肝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服用抗生素影响肝功检查
谷氨酰胺转氨酶对鱼肉保水性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2例
知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