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在手术室的控制措施

2018-11-09吕晓梅王堰秋邱文瑾

医药前沿 2018年33期
关键词:感染率无菌骨科

吕晓梅 王堰秋 邱文瑾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 四川 成都 610016)

诱发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众多,不仅和患者自身免疫力、基础疾病等内源性因素相关,也与手术环境、手术时间等存在相关性。重视并加强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防控,是维护医疗治疗与患者手术安全性的关键,进而实现有效防控院内感染的终极目标[1]。本文选择260例接受骨科无菌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做出如下分析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在我院接受骨科无菌术治疗的260例患者,样本纳入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8月,切口感染评价标准为《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其中男145例,女115例;年龄12~74岁,平均年龄(40.8±6.3)岁。

1.2 方法

调查患者手术类型、手术地点、手术位置、手术时间等,并进行分类总结与解析。统计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

1.3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 切口感染情况

参与本次研究的260例患者中,最终确诊切口感染者19例(7.31%),其中男10例(52.63%),女9例(47.37%)。

2.2 骨科围手术期用药情况

参与本次研究的260例患者中,骨科围手术期用药219例,其中感染10例,感染率为4.56%。围手术期未用药41例,其中感染9例,感染率为21.95%。可见,骨科围手术期用药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低于未用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手术相关因素分析

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类型、手术地点、手术位置、手术时间、是否接台手术等因素存在相关性(P<0.05),见表1。

表1 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统计

3.讨论

3.1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影响因素的分析

综合全文论述的内容,发现围手术期是否用药、手术类型、手术地点、手术位置及是否接台等影响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的高低。(1)术前准备工作不全面,医护人员不能对患者情况全面评估,以致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相应增加[3]。(2)空气污染是手术进展鸿外源性细菌种植的主要形式,层流手术室有助于降低室内细菌的浓度,进而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3)手术自身就是侵入性操作,本次调查中发现髋腰部及以下切口感染率更高,这可能和该位置手术切口深、侵入性操作频繁、手术难度大及切口长等相关。(4)有研究指出手术切口的30%细菌污染是手术室内细菌直接落入造成的,手术时间延长后,细菌落入的概率与数目相应增加,手术及部分医疗设备被污染率也提升,增加患者切口感染率。(5)有报道称,接台频次越多,空气内可监测到菌落数目越多,此时室内环境易被污染,造成患者切口感染率增加[4]。

3.2 管理措施

首先,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性评估,并协助患者完整相关的实验室辅助性检查,特别是手术部位,要仔细进行检查,以防损伤患者皮肤结构完整性,可进行备皮准备,对切口感染做好预防工作。做好手术室物品、医疗器械等与手术相关器材的杀菌工作,确保术中无菌操作。

其次,术中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交流,协助其明确手术相关注意事项,以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术中差错的发生率,进而减缩手术运行时间,减少与规避感染的发生。

再者,强化医护间的默契度,医护人员之间的有效配合是提升手术成功率的主要因素,在术前全部医护人员要相互熟悉,提升相互间的信任度与默契度,以防在术中出现杂乱现象[5]。

最后。在术后,将患者输入病房后,嘱其术后相关注意事项,例如加强饮食干预、不做剧烈运动等,以尽量消除增加手术切口感染率的危险因素。

综合全文,可初步认为在骨科无菌手术中,增加手术切口感染率的因素有围手术期是否用药、手术类型、手术地点、手术位置及是否接台等,医护人员应深刻认识到手术切口感染的严重性,在临床实践中加强控制,进而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

猜你喜欢

感染率无菌骨科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
基于风险评估的无菌原料药的无菌工艺模拟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