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针治疗结节性痒疹临床观察

2018-11-09石庆荣代剑峰

医药前沿 2018年33期
关键词:患部火针结节性

石庆荣 代剑峰

(新疆焉耆县人民医院 新疆 焉耆 841100)

结节性痒疹是一种以结节为主要皮损,伴有剧烈瘙痒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患者多为过敏体质,与多种因素有关。本病好发于四肢,尤以小腿伸侧为多见,严重者可累及全身。由于瘙痒剧烈致患者经常搔抓,导致皮肤表皮剥脱、出血或结痂,结节周围皮肤有色素沉着及肥厚、苔藓样变,病程一般数月至数年不等,故又叫结节性苔藓。结节性痒疹相当于中医病名:马疥,由于一般的常规疗法难以奏效,而皮疹的剧烈瘙痒又使患者禁不住去搔抓,故而病情常常迁延不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情和日常工作与生活。目前西医常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二氧化碳激光、液氮冷冻、UVB光疗治疗等。我科目前运用火针治疗结节性痒疹,收到很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纳入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住院及门诊结节性痒疹患者,入选标准:无糖尿病、严重心脏疾病,恶性肿瘤,并可耐受疼痛的患者,接受本治疗。排除标准:患严重心脏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患者。共纳入患者46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同意火针治疗患者31例(观察组),其中男10例,女21例,年龄21.2~62.3岁;同意常规治疗患者15例(对照组),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17.6~58.7岁。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口服抗组胺药物:咪唑斯汀缓释片、地氯雷他定片,外用糖皮质激素,嘱患者勿搔抓。

观察组采用火针治疗:(1)选用22~28号不锈钢针,针柄用布包裹,以不导热为宜。施术时,在患部及其周围用碘伏消毒,范围约5cm,将针在酒精灯上烧红,左手固定患部,右手持针。迅速刺入患部,然后立即将针拔出。(2)针刺的深度以浅刺为主,进针3~5mm。每次针数的多少,根据病变局部面积的大小而定,一般一个部位1~3针。(3)针刺间隔,3~6天针1次为宜,以患者针眼脱落后行下一次治疗,7次为一个疗程。

1.3 注意事项

(1)实施治疗后,嘱患者卧床休息5~10分钟,以防晕针、出血。治疗后24小时不宜洗澡,以防局部感染。(2)行针时避开血管,以免皮下血肿、出血。(3)烧针一定至针尖通红发亮,进针、出针速度易快,避免针尖与皮肤粘连,遗留瘢痕。

2.结果

两组经20~30天临床观察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3.讨论

火针最早记录在。《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火针疗法,被称为燔针、焠刺,对火针的针具、刺法以及其适应症、禁忌症有初步描述。“《灵枢·官针》云:“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千金要方》首次称为“火针”,进一步记述了火针的操作技巧,并扩大了治疗范围。“火针”之名由此沿用至今。”张仲景《伤寒论》中有“烧针令其汗”,“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说明火针在明代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近代火针使用一般有两种情况:长针深刺,治疗瘰疬、橡皮腿、疖肿;短汁浅刺,治疗风湿痛、带状疱疹、肌肤瘙痒等。

火针疗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洛络作用。以往临床多用以治疗虚寒性的疖肿、痈,近代扩展了火针的治疗范围。对某些病证有其显著的功效,如扁平疣、痣、瘰疬、结节性痒疹等。

火针的机理:火针疗法借“火”之力而取效,集毫针激发经气。艾灸温阳散寒的功效于一身其原理借火助阳,开门驱邪、散寒祛湿,祛风止痒等。其中祛风止痒包含疏散外风、熄灭内风、行气止痒的作用。中医认为“风动则痒”,即痒为风动的表现,火针开门驱邪,直接疏泄腠理,使风邪从表面而出,又借其温热之性,使血得热而行,血循正常,肌肤得养,风熄痒止,故而火针可以治疗各种以瘙痒为主的皮肤疾病。马疥最早见于《诸病源候论 疥候》记载:“马疥者,皮内隐嶙,起作根墌,搔之不知痛。”中医认为结节性痒疹多由于肝郁气滞 瘀久成结,气血不荣而痒;或由于脾虚湿蕴,加之蚊虫叮咬,毒汁入侵,湿毒互结,经络阻隔,气血郁滞形成结节而痒。赵炳南先生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体内蕴湿,兼感外界风毒,或昆虫叮咬,毒汁内浸,湿邪凝聚,气血凝滞,治疗原则以除湿解毒,疏风止痒,活血软坚。针对这个问题,这正是火针的适用范围。

猜你喜欢

患部火针结节性
防控家兔疥癣病验方20例
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的研究进展
神奇的火针疗法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夏天热卖
中医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78例临床观察
姜兆俊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经验
大黄治疗银屑病
小金丸配合优甲乐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