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比较

2018-11-09龙竹青

医药前沿 2018年33期
关键词:西咪替丁胃泌素性溃疡

龙竹青

(砚山县中医医院重症内科二病区 云南 文山 663100)

应激性溃疡为一种内科常见病,病情不严重时通常无明显症状,若反复出血则易造成贫血,大出血甚至会导致患者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意义重大。本研究观察了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应激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3.3±7.5)岁。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4.0±7.8)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长春海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900)治疗:将40mg奥美拉唑钠注射液加到250mL的5%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每天2次,疗程为7d;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471)治疗:将200mg西咪替丁注射液加到250mL的5%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每天2次,疗程为7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胃液pH值、胃泌素水平的变化情况。治疗效果:患者在用药1d后呕血症状完全消失,在用药3d内大便隐血试验结果转阴为显效;患者在用药3d后呕血症状完全消失,在用药5d内大便隐血试验结果转阴为有效;未满足上述条件则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较对照组77.8%更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胃液pH值、胃泌素水平

治疗后,两组胃液pH值上升,胃泌素水平下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胃液pH值、胃泌素水平比较()

表2 两组胃液pH值、胃泌素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①P<0.05;与对照组相比,②P<0.05

组别 胃液pH值 胃泌素(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6) 1.6±0.3 3.7±0.5① 112.3±18.6 97.5±15.4①观察组(n=36) 1.5±0.2 5.2±0.6①② 114.6±20.5 87.2±15.0①②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临床重症监护的加强,抗感染药物的更新及生命器官的支持,应激性溃疡发病率不断上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主要是因应激源刺激提高了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兴奋性,从而造成交感肾上腺素系统异常性活跃,直接影响垂体-肾上腺系统,不仅造成黏膜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糜烂,还导致了肾上腺素、5-羟色胺、胃酸、胃蛋白酶等水平的显著上升,从而对胃黏膜细胞造成直接性损伤或生成大量的自由基损伤胃黏膜细胞,最终引发应激性溃疡[2]。由此可见,胃酸为应激性溃疡发生发展中的必要性条件,临床当以降低胃液pH值作为治疗重点。

奥美拉唑属于一种具有选择性的质子泵抑制剂,可与胃壁细胞表层的H+-K+-ATP酶进行结合,从而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具有起效快,作用持久的特点。同时,其还可提高胃黏膜血流量,从而有效改善胃黏膜局部的血液循环,并可维持胃黏膜细胞电位稳定性,从而对胃黏膜屏障起到保护性作用,对应激性溃疡的修复具有积极性作用[3]。西咪替丁属于一种H2受体阻断剂,可通过抑制H2受体达到抑制胃酸与胃蛋白酶分泌的目的,但由于其抑制胃酸分泌的环节较为单一,因此抑制胃酸分泌效果较弱[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治疗后,两组胃液pH值上升,胃泌素水平下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提示奥美拉唑治疗应激性溃疡的效果明显优于西咪替丁。

猜你喜欢

西咪替丁胃泌素性溃疡
西咪替丁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疗效分析
如何通过胃泌素G17检查结果判断疾病
促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对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诊断价值
西咪替丁联用禁忌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探讨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
西咪替丁联合叶酸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观察
ICU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及护理
胃泌素原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