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中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探究

2018-11-09张丽英

医药前沿 2018年33期
关键词:指征血气呼吸衰竭

张丽英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 曲靖 655000)

慢阻肺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长期慢性咳嗽且咳吐痰液,若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气道阻塞症状可不断加重,甚至导致患者难以正常呼吸,诱使患者发生重症呼吸衰竭[1]。本次研究为论证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价值,对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30例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分别给予基础治疗以及基础治疗联合无创呼吸机,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相关指征变化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患者本人、患者家属同意,所有患者既往均有慢阻肺病史,入院时均出现重度呼吸衰竭症状,实验组65例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4∶31(34/31),患者年龄最小为31岁,年龄最大为87岁,中位年龄为(53.28±1.25)岁,病程最短为1年,病程最长为7年,平均病程(3.48±0.26)年。对照组65例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中男女比例为7∶6(35/30),患者年龄最小为34岁,年龄最大为85岁,中位年龄为(53.24±1.28)岁,病程最短为1年,病程最长为7年,平均病程(3.44±0.25)年。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吸氧、祛痰解痉、纠正电解质等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均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取半卧位适当抬高患者头部,清除患者口腔及鼻腔内分泌物后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面罩,选择S/T呼吸机通气模式,适当调整呼吸机相关参数,呼气压力控制在4cmH2O至6cmH2O,吸氧压设置在8cmH2O至12cmH2O,氧流量在3L/min至5L/min,频率在12次/min至18次/min。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8小时后PaO2、PaCO2、FEV1、FVC等相关血气分析指征数据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气分析指征数据变化情况其相关计量资料(±)平均数表示用t验证;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征数据变化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相关血气指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血气指症变化情况[±s、n

3.讨论

据我国卫生部门调查研究显示慢肺阻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其发病率逐年提高,慢阻肺患者由于气道阻力升高,呼吸肌疲惫,体内可出现不同程度二氧化碳蓄积症状,慢阻肺患者早期血气分析显示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高出正常水平,血氧分压明显低于正常水平,若患者未及时治疗,随着患者呼吸功能的减弱患者可合并重症呼吸衰竭,从而危机患者生命[2]。

对于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慢阻肺患者常规治疗主要是给予患者吸氧、扩张支气管,其治疗效果有限[3]。无创呼吸机治疗可有效避免气管插管对机体呼吸道粘膜的破坏,有效保证患者呼吸道、声门等生理结构的完整性,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肺内感染发生率[4]。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自行进食、咳嗽、进行自主呼吸,逐渐提升患者气道防御能力,提高患者气道功能。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FEV1、FVC等相关血气分析指征分别为(10.32±0.57)kPa、(6.26±1.06)kPa、(2.95±0.47)L、(2.12±0.21)L,各项数据治疗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于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可有效纠正个体血气分析相关指征,明显优于常规基础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中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指征血气呼吸衰竭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多因素分析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晚期胃癌切除治疗的手术指征和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