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少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干预化护理方案研究

2018-11-09王亚云张丽丽

医药前沿 2018年33期
关键词:下肢血栓静脉

王亚云 张丽丽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昆山 215300)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下肢骨折患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不当治疗或者延迟治疗和预防,可导致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甚至残疾和影响生活质量,威胁生命安全。过去,由于临床诊断方法和护理水平仍处于较落后的情况,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较高。而积极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是外科护理的一个关注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是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1]。近年来,诊断辅助检查技术和治疗技术迅速发展,早期预防和护理明显降低了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本研究分析了减少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干预化护理方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9月80例下肢骨折术患者,随机将患者分组,干预组男、女占23例和17例。年龄21~76岁,平均(54.24±2.22)岁。40岁以内有12例,40岁以上28例。对照组男、女占25例和15例。年龄22~76岁,平均(54.78±2.81)岁。40岁以内有11例,40岁以上29例。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护理常规操作,干预组予预防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干预化护理方案。(1)健康教育:结合不同文化,应用个性化的教育方法来介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及危害,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2)用药:按照医生的建议为患者用药,主要是防栓药物的使用,如立迈青,并定期检查手术切口,注射部位、皮肤、粘膜出血点和不良反应监测。(3)饮食干预:鼓励多吃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进食丰富纤维素食物,每日饮水1500~2000ml,保持大便通畅。(4)利用DVT评估量表评估:<6分最低危险;7~10分低度危险(<10%);11~14分中度危险(11%~40%);≥15分高度危险(>41%)。(5)防栓锻炼指导:给予患者早期肌肉收缩训练,适当抬高下肢,改善下肢血液回流[2];指导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指导踝泵锻炼、直腿抬高、股四头肌舒缩锻炼,每日3~4次,每次20~30分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及家属对防栓知识的掌握度;术后下肢肿胀持续的天数;护理前后凝血功能监测水平、下肢行走活动功能;并发深静脉血栓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统计,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将其作为检验方法,P<0.05代表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满意状况对比

干预组满意状况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及家属对防栓知识的掌握度对比[n(%)]

2.2 护理前后凝血功能监测水平、下肢行走活动功能对比

护理前两组凝血功能监测水平、下肢行走活动功能相似,P>0.05;护理后干预组凝血功能监测水平、下肢行走活动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 护理前后凝血功能监测水平、下肢行走活动功能对比()

表2 护理前后凝血功能监测水平、下肢行走活动功能对比()

组别 例数 时期 PTAPTT下肢行走活动(s) (s) 功能干预组 40 护理前 12.57±1.55 36.14±1.21 11.89±2.11护理后 13.21±1.32 38.02±1.17 31.72±2.12对照组 40 护理前 12.56±1.21 36.11±1.26 11.46±2.13护理后 16.79±1.69 43.80±2.21 23.24±2.15

2.3 两组术后下肢肿胀持续的天数

干预组术后下肢肿胀持续的天数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下肢肿胀持续的天数对比()

表3 两组术后下肢肿胀持续的天数对比()

对照组 40 9.78±2.11干预组 40 7.11±1.21 t 8.201 P 0.000

2.4 两组并发深静脉血栓比例对比

干预组并发深静脉血栓比例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如表4。

表4 两组并发深静脉血栓比例对比[n(%)]

3.讨论

下肢骨折手术是临床外科治疗中较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手术后患者通常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卧床时间的延长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加强护理干预,预防术后下肢骨折患者血栓的形成,而主要的预防方法有深静脉血栓知识宣教、防栓锻炼的指导、饮食、抗凝等。研究显示,预见性护理预防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获得满意结果,可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3]。

深静脉血栓形成还可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然而,深静脉血栓也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可通过适当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病率[4-5]。过去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形成和危害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落实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密切评估病情、凝血情况,早期功能锻炼等,严格有效实施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缩短住院的时间,提高生活质量,达到理想的效果[6-8]。

本研究中,对照组予护理常规操作,干预组予预防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干预化护理方案。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及家属对防栓知识的掌握度、凝血功能监测水平、下肢行走活动功能、术后下肢肿胀持续的天数、并发深静脉血栓比例方面相较于对照组更好,P<0.05。

综上所述,减少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干预化护理方案效果好。

猜你喜欢

下肢血栓静脉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