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教学设计

2018-11-08倪娇蓉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还原剂设想自然界

王 健 倪娇蓉

(1.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城峰中学 317300 2.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官路镇初中 31730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界铁、铜的存在形式和冶炼方法.体会铁、铜的冶炼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铜、铁的存在、发现和获取,提高学生比较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介绍及探究铁铜的获取,学会利用身边的化学资源,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铁、铜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及人们的获取方式;冶炼铁、铜的方法和基本原理.

2.难点

高炉炼铁的基本原理及除杂反应原理.

三、教学过程

本小节以历史发展各阶段时期铁、铜的冶炼为线索,分析和探究铁、铜的价值和用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合物在历史发展中有重要的地位,虽然就教学内容来看本节对学生要求掌握的知识含量要求不高,但是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学科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1.教师活动:通过一段简短的视频向同学们阐述铁、铜在自然界中是如何被人类发现的.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这一节的兴趣.

2.学生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看完短片后对铁、铜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何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铁、铜有哪些.

教学设想: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提出问题: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铁单质和铜单质多吗?铁和铜在自然界中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呢?我国的铁矿和铜矿资源如何,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3.教师活动:通过PPT展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这三个历史时期,铁和铜是以怎样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生活里.

教学设想:感受古今中国的强盛,从国家的强盛引出课时中涉及的化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化学在不同阶段对于社会进步与生产力提高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提出问题:人类社会在4000多年前已进入铜器时代,在2000多年前已进入铁器时代.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你了解古代是怎样冶炼铁和钢的吗?

4.学生活动:学生交流讨论铁、铜在古代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哪些方便.

教学设想:引发学生对生活中化学问题的思考和关注,体会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5.教师活动:PPT上投影出古代冶炼铁、铜的方法,引出现代铁、铜冶炼的基本原理.

教学设想:让学生了解我国铜铁的冶炼史,知道铜铁冶炼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化学方程式.

过渡语:同学们,请你们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如何将化合态的铜和铁转化为游离态的铜和铁呢?

6.学生活动:让同学们2~4人为一小组讨论古人冶炼铁、铜的方法,如何使铜、铁从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所需的还原剂是什么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教学设想: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和探索问题的精神.

7.教师活动:PPT讲解高炉炼铁的原理和设备,如何才能选择合适的还原剂.在工业上我们选取的原料是铁矿石,我们都知道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都是熔点很高的物质,他们在电解的情况下可以分解吗?

教学设想:课本与实际结合,让学生了解高炉炼铁的原理,感受到科技的不断创新.

8.学生回答:不可以

9.教师活动:常见的还原剂是哪些?有些同学用氢气做还原剂,是否合适?

10.学生思考回答:活泼的金属单质.不合适,氢气的制取成本太高了.

11.教师活动:一氧化碳可以用来做还原剂?怎么制取呢?

12.学生回答:高温条件下和二氧化碳反应.

13.教师活动:讲解高炉炼铁的化学方程式并介绍钢与铁的有关常识

14.学生活动:了解高炉炼铁的主要原理,联系生活知道钢和铁的区别.

15.教师活动:播放一段我国金属矿石介绍的短片,告诉同学们大自然资源有限,我们应该为保护金属矿石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16.学生活动:小组讨论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教学设想:回顾本节知识,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体会到化学科学的魅力所在,认识到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

1.学习来源于生活

教学内容应该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这样能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教学素材从生活中获取,能让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化学学科跟现实生活的紧密相关程度,用视频、图片等让课堂变得生动.

2.知识是一个体系

许多教师在化学学科上有很深的造诣,但学生的知识储备远达不到教师的程度,化学学习中环环相扣,在初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些相关的原理,教师应该对这些知识进行回顾,让学生对知识点加深记忆,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对高中化学教学体系了如指掌,也应对初中化学体系有充分的了解.这种衔接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上课内容,让化学知识形成一个体系.

3.培养学生合作参与能力

课堂中有多次让同学小组讨论的环节,不仅可以加强同学们相互交流合作,遇到不同意见和想法时小组内自己解决和探讨,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乐趣,相互交流中增长知识.

4.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本节从生活中的化学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以为社会服务,推动社会发展为最终目的,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科学的科学精神内涵所在,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猜你喜欢

还原剂设想自然界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氨还原剂喷枪中保护气旋流喷射作用的研究
自然界的一秒钟
“氧化剂与还原剂”知识解读
熟悉优先原理 迅速准确解题
例说“自然界的水”
对驼峰测长的改进设想
跟踪导练(一)1
基于电加热催化的柴油机起动后处理优化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