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35岁以下成年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8-11-01刘括郭秀花杨昆黄丹许俊峰

中国全科医学 2018年28期
关键词:收缩压硬化年龄

刘括,郭秀花,杨昆,黄丹,许俊峰*

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和中间环节[1]。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是评估动脉血管功能的重要指标,可以代表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其中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artery PWV,baPWV)是常用的PWV指标之一,baPWV增高提示大动脉和外周动脉的硬度增加[2]。除PWV外,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也是反映血管状态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血管阻塞程度[3]。baPWV和ABI均具有检测速度快、无创伤、操作便捷的特点,可用于无创评估动脉硬化程度[4]。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提示,baPWV的升高和ABI的降低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5-6]。对青年人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状态进行识别,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早期干预,预防其进展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对降低其未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对35岁以下人群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借鉴。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7—2012年在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baPWV及ABI检测的健康体检者1 317例。纳入标准:(1)18岁≤年龄<35岁;(2)同意参加此次调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严重身体或精神疾患无法配合体检者。本研究经首都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1)一般体格检查:受试者脱帽脱鞋后,身着薄外套,采用身高体质量仪测量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指数(BMI)。腰围测量要求受试者裸露腹部,在正常呼气末时于脐上缘1 cm处测量腰围。受试者在静息状态下,坐位测量上肢血压,血压测量方法遵循中国血压测量指南[7]。(2)问卷调查: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体检时间等)、行为危险因素(吸烟、饮酒等)、疾病史(糖尿病、高血压)等。吸烟定义为一生中连续或累积吸烟6个月或以上者[8];饮酒定义为每月饮酒≥50 g者,偶尔饮酒或逢年过节少量饮酒不计入[9]。(3)实验室检查: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置于非抗凝采血管中。分离血浆后,采用奥林巴斯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 血 清 总 胆 固 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尿酸(uric acid,UA)进行检测。其中FBG的检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TC与TG的测定采用氧化酶法,LDL-C与HDL-C的测定采用直接法,UA的检测采用尿酸氧化酶-POD法。(4)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指标的测量:采用日本BP-203RPEⅡ肢体动脉检测仪进行baPWV和ABI的检测。

1.3 质量控制 在正式调查之前先进行预调查,在调查过程中由体检中心工作人员向受检者解释研究的目的、意义,并征得受检者同意后,由研究对象自行填写问卷,无能力填写者由调查员提问代为填写。调查问卷回收时由调查员进行基本信息核对、逻辑检错,并保证问卷填写的完整性。问卷数据录入采用双录入的方法,保证录入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趋势性分析采用方差分析趋势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趋势性分析采用趋势χ2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体检者一般人口学特征和实验室指标比较 男性的年龄、身高、体质量、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饮酒、患高血压者所占比例,FBG、TC、TG、LDL-C、UA水平,baPWV、ABI均高于女性,HDL-C水平低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吸烟、患糖尿病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性别baPWV、ABI随年龄变化情况 男性和女性组中,baPWV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龄段男性baPWV、ABI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5岁以下人群baPWV>900 cm/s的比例为95.37%(1 256/1 317),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高,baPWV>900 cm/s者所占比例具有增高趋势(P<0.05)。35岁以下人群baPWV>1 400 cm/s的比例为6.07%(80/1 317),男性baPWV>1 400 cm/s者所占比例随年龄增高具有增高趋势(P<0.05)。26~30岁男性中baPWV>1 400 cm/s的比例高于同年龄段女性(χ2=12.56,P<0.001),31~35岁中,男性 baPWV>1 400 cm/s的比例高于同年龄段女性(χ2=25.60,P<0.001)。35岁以下人群中ABI<0.9的比例为2.96%(39/1 317),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不同年龄组体检者ABI<0.9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baPWV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baPWV为因变量(赋值:以实际值纳入),以年龄、性别、BMI、收缩压、舒张压、吸烟情况、饮酒情况、FBG、TC、TG、LDL-C、HDL-C、UA为自变量(赋值:男性=1,女性=0;吸烟=1,不吸烟或已戒烟=0;现在饮酒=1,不饮酒或已戒酒=0;其余自变量均以实际值纳入),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FBG、TG、HDL-C为baPWV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 4)。

在不同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收缩压和舒张压对baPWV的影响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在未调整任何协变量时,17~25岁组收缩压对baPWV影响的效应强度为0.443,而31~35岁组为0.538;在调整年龄、性别、TG、HDL-C时,17~25岁组收缩压对baPWV影响的效应强度为0.332,而31~35岁组为0.412。在未调整任何协变量时,17~25岁组舒张压对baPWV影响的效应强度为0.254,而31~35岁组为0.561;在调整年龄、性别、TG、HDL-C时,17~25岁组舒张压对baPWV影响的效应强度为0.323,而31~35岁组为0.427(见表5)。

表1 不同性别体检者一般人口学特征和实验室指标比较Table 1 Demographic data an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among adults under 35 years old in Beijing by sex

表2 不同性别、年龄组间baPWV和ABI比较(x ±s)Table 2 Average baPWV and ABI among adults under 35 years old in Beijing by sex and age group

表3 不同性别、年龄组间PWV和ABI比较〔n(%)〕Table 3 Prevalences of abnormal baPWV and ABI among adults under 35 years old in Beijing by sex and age group

表4 baPWV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Table 4 Associated factors for baPWV among adults under 35 years old in Beijing detected by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表5 baPWV在不同模型下与收缩压、舒张压的关联强度Table 5 Associations of baPWV with SBP and DBP estimated by different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3 讨论

PWV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其发生的重要亚临床阶段,2007年欧洲高血压学会/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H/ESC)高血压指南把PWV作为亚临床靶器官损害的一个重要标志[10]。本研究结果提示,在35岁以下成年人中,baPWV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且男性baPWV始终高于女性。影响35岁以下成年人baPWV的最主要的因素为血压水平,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高均与PWV的增高相关。其次,年龄、性别、TG、HDL-C、FBG水平也与baPWV的水平密切相关。

众多传统危险因素均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但国内外研究多关注35岁以上人群的危险因素[1,5,10]。由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进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1],年轻人的血管是否健康对其今后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了解年轻人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至关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35岁以下年轻人baPWV>1 400 cm/s的比例为6.07%,但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ABI<0.9的比例为2.96%,均处于较低水平。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对baPWV影响最大的因素为血压。既往的多项大型研究均表明血压的变异、高血压与PWV相关[11-12]。如 SCHILLACI等[13]研究者指出,24 h 的收缩压变异与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arotidfemoral pulse wave velocity,cfPWV)独立相关。但少有针对年轻人血压与PWV的研究。CURCIO等[14]对乌拉圭的300名29岁以下年轻人的研究显示,血管老化程度随血压的增高而增加,其中女性血管状态对血压的敏感性更高,该项研究提示高血压状态(high blood pressure,HBP)与cfPWV存在关联。高血压的早期即存在动脉结构和功能的损害,本研究在调整了年龄、血脂、行为危险因素后,血压仍与反映血管壁硬度的指标baPWV密切相关,且年龄越大,关联强度越强。年龄增长、血压升高均可以导致动脉血管的弹性下降,硬度增加,而血管壁的改变又可以加重血压的升高,尤其是收缩压,因此可观察到血压对PWV的影响随年龄增长而呈现效应强度增加的趋势[15]。除年龄、性别、血压外,TG升高和HDL-C降低均是PWV增高的危险因素,说明在年轻人群中,为了保证血管的健康,血脂的控制也至关重要。

本研究的优势为采用较大样本量探讨35岁以下成年人的血管健康情况,能够在保证足够的统计学效力的情况下,了解青年人群的血管健康情况,为疾病的一级预防提供基础。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研究人群为体检人群,相对于社区居民而言,缺乏全人群的代表性,仅能说明就职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年轻人群的健康情况。此外本文为横断面研究,无法提供危险因素与baPWV、ABI变化间的因果关系,仅能提供病因学线索,无法进行因果推论。

综上,对于年轻的机关单位和企事业单位的35岁以下成年员工,应采用PWV仪器进行动脉弹性的检查和检测,并定期检查血压、血脂等指标。如存在异常,应及早进行干预,如降压、降脂等,预防中老年时期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

作者贡献:刘括负责现场调查、数据分析及论文撰写;郭秀花负责研究整体设计及研究现场协调;杨昆负责协助统计分析及现场调查;黄丹负责问卷调查、血样采集及检测;许俊峰负责培训标准化研究流程、质量控制、现场协调。

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收缩压硬化年龄
变小的年龄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年龄歧视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