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有效情境??打造生动课堂

2018-10-31何剑方

求知导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小学数学

何剑方

摘 要:创设教学情境的实质便是模拟实际生活,使现实生活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将学生思维激活。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地口头讲解知识,学生盲目吸收,整个课堂将枯燥无味,学生也会渐渐失去学习兴趣,也很难真正掌握知识。而如果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展开教学,则可以化单调为生动,使学生的学习情趣得到激发,增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实践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而数学的抽象性又很强,这种矛盾是客观存在不能改变的,因此采用情境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缓和这一矛盾。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从生活中而来,数学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1]。因数学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结合课堂所教知识创设相对应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接触生活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而且还能够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到数学学习之中。

《认识人民币》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创设学生常见的购物情境。购物是学生极为熟悉的内容,教师可以事先将各种小物品准备好并标好价格。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先问学生:“同学们,平时你们都和父母一起买过东西,你们想不想尝试着自己单独去购物呢?”小学生都喜欢展示自己,他们不约而同地回答道:“想!”然后教师再说:“要想购物,我们先要认识人民币,那么现在老师就带领大家来认识认识人民币吧。”之后,教师展示出学习专用钞,让学生认识不同的面额,然后摆好之前准备好的物品,“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尝试一下,看谁以后可以帮助父母买东西呢?”然后教师让学生分别扮演购物者和售货员展开练习。这一教学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让他们积极投身于人民币知识学习中。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诸多数学概念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存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可以把新旧概念设计为问题情境,给予学生引导,让其将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猜想和验证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概念。在情境创设过程中应巧妙利用验证与创新方式,以此来造成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其探究欲望。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认真创设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条件,引导学生不断猜想与验证。以“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为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问学生:“同学们,老师不需要计算就可以知道哪些数能被3整除,你們相信吗?”学生纷纷表示质疑,然后教师再说:“那么我们就来试一试。”学生出示越来越大的数,教师都能正确回答出来,学生感到非常惊讶,迫切地想要知道其中的原因,这就迅速激活了学生的求知欲。以问题为切入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知识学习和探究中。

三、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大量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认真思考、细致观察后,能够对知识有深层次理解,从而真正掌握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探求新知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将必要的思维材料提供给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各种感官探索新知识[2]。

以“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借助拼摆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探索。通过不断地讨论分析与拼拼剪剪,各小组均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正确的计算公式,并由每组组长上台讲解,下面的学生进行提问与补充。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了相关知识,在交流中了解到在解决同一问题的时候可以运用多种方法,但在有限的时间中诸多问题不能通过一个人的力量完成,因此必须借助集体的力量,让他们感受到集体合作的重要性。

四、结语

总之,情境教学法能够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立足于教材,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创造相应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陈丽君.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之策略[J].散文百家,2017(7).

[2]赵 红.创设情境 优化课堂——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小学数学情景教学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7(88):118.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小学数学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