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激素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观察

2018-10-31张蒙娟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3期
关键词: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结节治疗效果

张蒙娟

【摘 要】目的:分析甲状腺激素对于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20例分为两组,分别是甲状腺片组和甲状腺激素组,其中甲状腺片组采用甲状腺片对患者进行治疗,甲状腺激素组采用甲状腺激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甲状腺激素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甲状腺片组的85%,治疗后甲状腺激素组的FT3、FT4、TSH水平改善更加明显,且甲状腺激素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只有5%,明显低于甲状腺片组的13.3%,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甲状腺片相比,甲状腺激素对于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以有效缩小结节,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片;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3--01

甲状腺结节表现为甲状腺局部出现单个或多个组织结构异常的团块,一般是由于患者局部甲状腺细胞异常生长所导致。近些年来,临床超声诊断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也明显提高。一般临床上对甲状腺结节患者以保守治疗为主,当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或病情发展严重时,会考虑手术直接切除。有研究证明,使用甲状腺激素对甲状腺结节的发展有一定的控制效果,但该治疗方案的具体价值一直存在争议[1]。为了进一步证实甲状腺激素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本文选择了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20例进行分组对照试验,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20例,所有患者均已接受彩色超声检查以及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确认患有甲状腺结节,且结节为良性。所有患者均不存在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甲状腺囊性结节等疾病,且均知晓本次研究的内容,并自愿参与研究。将所有患者分为甲状腺激素组和甲状腺片组,每组均有60例患者,甲状腺片组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7.95±5.44)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病程(1.48±0.63)年。其中单一结节的患者有39例,多发性结节的患者有21例。甲状腺激素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7.65±5.32)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病程(1.61±0.39)年。其中单一结节的患者有36例,多发性结节的患者有2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分布,年龄层次以及病程长短等方面的情况较为接近,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为对照试验的样本对象。

1.2 治疗方法

1.2.1 甲状腺片组 甲状腺片组患者使用甲状腺片(上海长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151 )进行治疗,每次服药20mg,每天服药2次。

1.2.2 甲状腺激素组 甲状腺激素组患者使用左旋甲状腺激素(Merck KGaA(德国默克公司),H20140052)进行治疗,每次给药50μg,每天给药2次,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6个月之后,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检查。

治愈:治疗之后,患者的甲状腺结节已经消失;

显效:治疗之后,患者的甲状腺结节的缩小程度超过1/2;

有效:治疗之后,患者的甲状腺结节的缩小程度超过1/3;

无效:治疗之后,患者的甲状腺结节未见缩小,甚至出现了病情恶化的情况。

在治疗前后,每个月定期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患者的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以及促甲状激素水平进行检测,并计算出均值,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选用版本为SPSS17.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使用计算机工具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各种数据资料进行导入分析,计数数据采用(n,%)表示,计量数据采用()表示,分别用 t 和 进行检验,当P值<0.05时,表明对照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甲状腺激素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甲状腺片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甲状腺激素组的整体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甲状腺片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FT3、FT4、TSH水平变化

进行治疗前,甲状腺激素组和甲状腺片组患者的FT3、FT4、TSH水平相近,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FT3、FT4、TSH水平都有所改善,但甲状腺激素组改善更加明显,显著优于甲状腺片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甲状腺片组患者出现了2例恶心呕吐、1例是失眠、2例多汗、2例心悸、1例消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甲状腺激素组出现了1例恶心呕吐、1例是失眠、1例心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甲状腺激素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甲状腺片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上的一种多发内分泌疾病,大部分为良性结节。在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甲状腺对甲状腺滤泡产生促进作用,从而进入到有丝分裂期,具备高生长能力的新滤泡也随之产生。新滤泡会在甲状腺内不规则生长,从而引发单侧甲状腺叶增大或者是双側甲状腺叶增大,最终导致甲状腺结节的发生[2]。手术治疗手段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风险较大,因此临床上多采用甲状腺素对患者进行治疗,从而降低促甲状腺素水平,促进结节的缩小。

甲状腺片中的主要成分为动物甲状腺,可以对甲状腺激素进行有效补充,同时促进甲状腺功能的恢复,但其生物效价的稳定性较差,患者极易出现症状波动大的情况。左旋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和甲状腺片相似,可以有效产生生理激素作用,患者服用之后,会在患者的体内转变成T3,从而改善患者的交感肾上腺系统敏感性以及代谢功能,促进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左旋甲状腺素具有半衰期长、作用缓慢且稳定的特定,其生物利用度较高[3]。

对照试验证实,甲状腺激素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甲状腺片组的85%,治疗后甲状腺激素组的FT3、FT4、TSH水平改善更加明显,且甲状腺激素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只有5%,明显低于甲状腺片组的13.3%,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与甲状腺片相比,甲状腺激素对于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以有效缩小结节,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周聪,禇斌斌,梁琳春.甲状腺激素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6,45(6):724-726.

张志伟.小剂量左甲状腺素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6):153-154.

孟凡东,李伟.平消胶囊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17,20(3):506-508.

猜你喜欢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结节治疗效果
碘摄入量、TRAb在Graves病发病及临床转归中的重要意义
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与甲状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
BNP、甲状腺激素水平在老年心衰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
探讨糖尿病合并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异常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