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比较法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2018-10-30岳成

考试周刊 2018年86期
关键词:比较法高中物理教学

摘 要: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相对较为抽象,不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掌握。学生对于高中物理中诸多抽象复杂的知识极易产生混淆。加强比较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构建清晰明确的知识结构,并辨析各知识点的异同,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物理教学内容。本文简述了比较法的概念,浅析了比较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以期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比较法;高中物理;教学

高中物理教学涉及诸多复杂抽象的知识点,只有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清晰明确的知识结构,才能有效避免知识脱节,实现对物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对比较法进行实践应用,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点进行辨析,寻找出物理知识点存在的异同,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物理知识点的内涵,进而实现对物理教学内容的牢固掌握。因此,有必要加强比较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 比较法概述

比较法,是指对研究对象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分析,探寻研究对象的异同,实现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认识。比较法着重于对事物异同进行深刻辨析,实现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深刻认识和全面掌握。比较法作为重要的思维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得到了日渐广泛的应用。高中物理涉及诸多概念、公式、定则以及实验等内容,这些内容既存在相同点,又存在不同点。高中物理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且极易对各类概念、公式等造成混淆,难以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高中物理知识。运用比较法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有助于学生准确辨析各类知识点的异同,实现对物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有效掌握。

二、 比较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 运用比较法记忆物理公式

高中物理教学涉及诸多公式,对这些抽象的公式进行记忆存在较大难度。教师可运用比较法开展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记忆物理公式。例如,对电容定义式进行讲解,可将之与电场强度定义式进行比较。为实现对电场中某点场强的确定,可将检验电荷放置在该点,依据其承受的实际电场力以及自带电量的比值进行计算,但该点场强与检验电荷是否放入并不存在关系,不能说场强与检验电荷所承受的电场力成正比,与自带电量成反比。为对电容器的实际电容进行确定,可对之进行充电,并用其带电量對电压进行相除来计算,但电容及其带电量与所施加的电压不存在关系,即使不对电容器进行充电,它自身也存在电容,不能说电容与电量成正比,与电压成反比。那么,究竟哪些因素能决定电容以及场强呢?可对平行板电容器决定式进行引入,并对点电荷场强决定式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点电荷在某点相应的场强决定因素主要是源电荷相应的带电量以及该点与源电荷的实际距离。平行板电容器相应的电容决定因素包括介电常数、正对面积以及两极板间距等。通过上述比较,能帮助学生区分辨析定义式和决定式,并强化对物理公式的牢固记忆和深入理解。

(二) 运用比较法理解物理概念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运用比较法增强物理概念的形象性,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例如,电势和电势差以及电势能等相关概念极为抽象,且极易混淆,难以被学生所理解。教师可运用比较法,将上述抽象概念与日常生活中较为直观形象的概念进行比较,增强概念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可将电势概念与日常的高度概念进行比较,将电势差概念与日常的高度差概念进行比较,将电势能概念与重力势能概念进行比较,将等势面概念与水平面概念进行比较等。通过将复杂抽象的概念与类似的简单形象概念进行比较,能帮助学生准确深入地理解复杂抽象的物理概念。

(三) 运用比较法建构物理模型

对物质运动的研究是物理学科的重点内容,物质运动呈现出较强的复杂性。对此,可运用比较法建构物理模型,对物质运动进行简化处理,抓住物质运动的本质因素,凸显物质运动的本质规律和典型特征。例如,在高中物理中,针对匀速圆周运动,可运用比较法构建如下三种物理模型,即卫星围绕地球运动、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运动均是匀速圆周运动。对上述三种物理模型进行比较,可发现卫星围绕地球运动与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较为类似,前者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所提供的,后者的向心力是由库仑力所提供的,对这两个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可获得如下结论:线速度随轨道半径的增大而趋于减小。第三种物理模型,即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的运动,其向心力是由洛伦兹力所提供的,对之进行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线速度随轨道半径增大而趋于增大。

(四) 运用比较法运用物理定则

高中物理中常用的定则包括安培定则、左手定则以及右手定则。学生在对这三个定则进行运用时,极易发生混淆和误用。对此,可运用比较法,辨析物理定则的异同,抓住物理定则的本质特征,实现对物理定则的正确运用。对上述三个定则进行比较,可得出如下结论:对力的方向进行判定,均使用左手,对左手定则进行运用时,要将四个手指伸直,并使之与大拇指位于同一平面。对通电螺线管相应的南北极以及直线电流周围相应的磁场方向进行判定,要对安培定则进行运用,将四个手指弯曲起来;对电磁感应现象中相应的感应电流方向进行判定,要对右手定则进行运用,将四个手指伸直,并与大拇指位于同一平面。

(五) 运用比较法归纳物理实验

实验在高中物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教师可运用比较法对物理实验进行归纳总结。例如,在力学实验中,可基于打点计时器,对各类力学实验进行比较,思考由打点计时器完成的力学实验包括哪些。经比较发现,涉及速度以及加速度的力学实验均由打点计时器完成,包括对匀速直线运动、动能定理以及动量守恒定理等的探究验证。通过对物理实验进行比较归纳,有助于学生把握物理实验的现象和蕴含的本质规律。

三、 结语

综上所述,运用比较法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有助于学生准确辨析各类知识点的异同,实现对物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有效掌握。因此,要通过运用比较法记忆物理公式、运用比较法理解物理概念、运用比较法建构物理模型、运用比较法运用物理定则、运用比较法归纳物理实验等措施,有效加强比较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参考文献:

[1]蔡青.比较法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4(12):41.

[2]张煜.比较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下),2016(12):70.

[3]何幼孙.比较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6(9).

作者简介:

岳成,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猜你喜欢

比较法高中物理教学
比较法:立法的视角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比较法学习Co和Co2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