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2018-10-30吴淑华

考试周刊 2018年86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培养方法创新意识

摘 要:高中时期是教授学生理论知识与综合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应当根据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利用教学知识形成相应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针对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完成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有效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效果。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进行如下论述。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创新意识;培养方法

创新意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掌握的重要内容,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创造全新的事物与理念,通过在创造中表现学生的愿望与设想,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影响巨大。高中历史教学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加强学生的创造力,使學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故此,教师应当采用适宜学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形成自主创新能力,为社会建设作出相应的贡献。

一、 营造创新意识历史学习氛围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内容属于历史发生的既定事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为学生营造创新意识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掌握历史教学内容。教师在营造创新意识历史学习氛围时,应当鼓励学生发表自身的想法,使学生能够积极学习历史知识,加深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的掌握。例如,教师在教授《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时,可以为学生构建创新意识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学习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时,可以明确罗马法对后世法律的影响较大,通过历史纵向发展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罗马法对美英等国均产生积极影响。根据历史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罗马法的内容进行探究,分析罗马法引入中国,会对古代中国造成哪些影响。学生通过创新想象,可以深入探究罗马法对后世的积极意义以及消极影响,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罗马法的教学内容。通过营造创新意识历史学习氛围,可以给予学生创新学习空间,使学生深入认知历史知识,提高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的掌握效果。

二、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应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产生学习动力,主动参与历史创新学习,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教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兴趣,可以利用教学知识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能够产生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在教授《辛亥革命》时,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学习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会从不同的角度学习辛亥革命,由于学生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创新辛亥革命的教学知识。学生将辛亥革命的知识内容使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整理,便于学生掌握辛亥革命的重点知识,利用创新思考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对辛亥革命产生相应的情感态度。通过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学习兴趣,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克服创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确保学生在历史学习上获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三、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习思维

定势思维是阻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问题,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过于被动地学习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创新意识,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建设发展。根据这一情况,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思维,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开展历史问题,打破学生的学习思维定势,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历史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教授《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原因、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同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可以鼓励学生整理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深入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学生在整理过程中会通过实际案例产生学习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教学知识解决学习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创新掌握,完善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习思维,可以为学生发散学习思维提供便利,使学生深入探究历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质量。

四、 引导学生终身创新学习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影响巨大,教师在教授历史知识时,应当引导学生终身创新学习意识,使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引导学生的终身创新意识时,应当鼓励学生自主创新,为学生提供创新学习的便利,使学生能够充分培养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在教授《日本明治维新》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在网络上查找相关的资料,对明治维新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终身创新学习意识,确保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时可以扩展学生课外知识面,夯实学生的历史基础,确保学生在历史学习上获得更大的进步。

五、 加强学生历史质疑学习能力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时,可以加强学生的历史质疑学习能力。通过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提问,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视角,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形成全新的学习见解,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例如,教师在教授《西方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时,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对柏拉图的生平、探索精神以及对世界的贡献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提问,柏拉图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哲学思想史中有什么不同,学生使用图表归纳的方式,对教学问题进行探究,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利用历史质疑,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学质量。

六、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营造创新意识历史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习思维,引导学生终身创新学习意识,加强学生历史质疑学习能力,可以全面拓展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朱敏.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7(95):138.

[2]李玲.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7(24):73.

[3]姚佳琪.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

吴淑华,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平和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培养方法创新意识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