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

2018-10-30吴小芳李泽良陆建林

考试周刊 2018年86期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吴小芳 李泽良 陆建林

摘 要: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的重要基础课程,以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为主旨,揭示人体内部奥秘的一门科学。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及教学手段推陈出新。但各个教学手段均有各自的优点及不足,因此,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手段为一体,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才能更好地提高解剖学教学效果。本文通过比较各种教学手段的优缺点,总结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是学习其他医学专业课程的奠基石。因此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让学生们学好解剖学尤为重要。解剖学本身特点是知识点繁多而抽象,名词复杂记忆难度大。且人体解剖学授课主要对象是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高中生,没有任何的医学基础,解剖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大的转折点,难学、难记、难懂一直是学生们的共同感受。因此,我们通过总结众多解剖学教学专家不同的教学方法,剖析各个教学方法的优势特点,综合应用于我们解剖教学不同的过程中,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一、 案例教学的应用

解剖学内容本身枯燥乏味,理论知识多而抽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结合临床简单的病例或生活中的事例,作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抽象的解剖理论知识变得具体有趣。且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绝大部分同学对临床知识的兴趣远大于对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兴趣。教学过程可充分利用这一点,每一章节的内容结合一简单易懂的临床案例,让枯燥的解剖生动起来,并与我们的临床专业知识紧密切合,让学生们体会到,学好解剖学方可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石。案例教学法虽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应用时也需注意,选取的案例一定要简单易懂,因为解剖的授课对象主要为刚入学的医学生,临床知识浅薄,若案例太过专业深奥,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适得其反。且案例的排放适合在新章节开始之前或结束之后。因为新章节开始之前可以激发学生对新章节的学习兴趣,结束之后则可巩固整一章节的内容,起到小结的作用,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二、 PBL教学的应用

基于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BL)是我国各类医学院校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医学专业课程用得较多,而在解剖学教学用的相对较少。该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解剖教学虽然多以教师讲授为主,但偶尔也可根据情况适时地引入PBL模式,同样可以以临床或日常生活实际问题为导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或书籍,课程中对该问题进行解剖方面专业的分析和讲解,这不仅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表达能力,还可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但解剖课程对于大部分医学专业来说,都是一门大课程,课程内容多且难。所以在运用PBL教学过程时,教师一定要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注意把控问题的范围,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方向,同时也要控制好学生在课上讲解问题的时间,充分利用有限的课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 趣味记忆法教学的应用

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其内容繁多,名词难懂难记一直是师生们共同的感受。但解剖学又尤为重要,它几乎伴随医学专业课程的全过程。因此,在解剖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会时常引入一些口诀或顺口溜,使一些枯燥的名词趣味化,复杂的名词简单化,帮助理解,提高记忆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同时还可引导学生对一些难记的知识点学会自己联想记忆,掌握记忆要诀。口诀或顺口溜等趣味记忆方法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但过多的口诀和顺口溜容易造成记忆混乱,且现在的网络或书籍上,有很多关于解剖的各种各样的口诀和顺口溜,有时针对同一个知识点就有多种不同的口诀或顺口溜,让学生无从选择。过多的口诀和顺口溜还有可能会使得学生记忆混乱,造成记忆负担,适得其反。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记忆的同时,要适当适量择取适宜记忆的口诀和顺口溜,尽量选取广为人知的、易记易懂的,同时在数量上也要适当把握,不宜过多,以最大程度地增加学习趣味,让学生们掌握记忆技巧。

四、 实践教学的应用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充分利用好实践课,可显著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剖理论知识。所以在实践课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实训室所具备的解剖挂图、标本、模型进行实践教学,让书本上的平面组织器官图形立体化、形象化。指导学生学会自己辨认模型和标本,将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利用。同时为了加深印象,还可让学生通过画图、填图、辨图等形式完成实践考核。教师应总结考核结果,分析学生的不足之处,再进行强化指导和训练。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则应注意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效果,因为解剖标本、模型大小形态不一、结构复杂多样,同时指导过多的学生会导致位置较远处的学生难以观察到标本或模型的微小结构,教师也难以兼顾到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解剖实践教学,應尽量小班教学,分组指导,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进来,注重整体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我们教师在解剖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学生自身能力情况及其专业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入多种教学手段的同时,扬长避短,尽量让解剖知识不再枯燥乏味,让学生认识解剖的重要性,同时激发其对解剖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解剖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春,刘丽,杨琳,等.案例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3):264-265.

[2]李德华,姜东,单伟.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的实践与分析[J].解剖科学进展,2010(5):487-488.

[3]窦杰贵,郑威楠,陆环.人体解剖学趣味记忆法[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4):218.

[4]高云强.浅析提高解剖学教学效果[J].时代教育,2017(4):46.

作者简介:

吴小芳,李泽良,陆建林,广东省佛山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

猜你喜欢

人体解剖学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实践教学探讨
转型背景下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人体的吸收功能》说课设计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