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桥梁以阅读指导表达

2018-10-30李赟

考试周刊 2018年86期
关键词:表达阅读小学语文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构筑阅读和表达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借助阅读提高表达能力。教师在鼓励学生表达时要充分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鼓励其大胆地说出个性化见解;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拓展思路,展开想象;教师要结合语用,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提高。采用这些方法能让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阅读;表达;小学语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都是十分重要的内容,然而不少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对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关注不够。其实,阅读和表达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教师要积极搭建两者之间的“桥梁”,用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表达。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表达效果更好。

一、 学会等待,说出个性理解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故此不同的學生理解和表达能力都有所不同。有的学生阅读后就能立刻表达自己读到了什么内容,但是有的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展开思考。不少教师缺乏耐心,往往在学生还没有尝试表达前就给出正确的答案,久而久之,学生的思考能力就会逐步退化,也无法说出更具有个性化的个人理解。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促使其有充分的时间思考,这样学生的表达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在学习《孔明借箭》时,教师提出问题:“这篇文章中周瑜最后提出孔明神机妙算,认为自己不如诸葛亮,那么文章如何展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呢?”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这个问题需要阅读全文,并全面思考,回答有一定难度。教师不必立刻要求学生回答完整的答案,而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鼓励学生尝试通过撰写表格的方式回答问题。首先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列出诸葛亮借箭过程中发生的若干事情,其次可以找出诸葛亮借箭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而后尝试分析诸葛亮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如果能将这个表格填写完整,则学生自然能回答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表格填写后再让学生回答问题,这样学生的表达就会更加完整,表达能力自然能得到提高。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分析时漏掉了哪些部分,为何会漏掉,这样学生在下次回答问题时就会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学习如果遇到很多困难,那么就更加需要阅读,阅读不能避免学生考试出现不及格,但是却能促使学生借助阅读发展智力。面对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要多等待,给予学生更充分的阅读时间,并鼓励其大胆表达,这样学生才会更大胆地表达自己的个性化理解。

二、 拓展思路,放飞不羁想象

部分学生想象力丰富,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想象力并不丰富,在尝试表达时也不能更好地用丰富多彩的修辞和精确的词汇让表达更为准确。针对这些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拓宽思路,尝试用丰富的想象激发其表达。

《珍珠鸟》一文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作者如何展现珍珠鸟的形象,如何体现人和鸟之间逐步信任的交流过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在想象的基础上,学生的表达会更为准确。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想象:“想一下当‘小家伙逐步敢于落到柜顶上、书架上、灯绳上、画框上时,‘小家伙内心的情感是怎样的?”这样学生就能采用联想的方式展开思考,并表达出自己想到的内容。如有学生提出:“珍珠鸟一开始很害怕,但是看到‘我并不阻拦,就胆子逐渐大了起来。”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介绍其他的一些展示动物的作品,让学生看看作者如何描写动物和人的相处,并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说说如何让自己的表达更为准确。如有学生提出:“在展现动物形象时,要注意动作描写,因为动物不像人一样有丰富的表情,因此其动作就能展现出其情感,《珍珠鸟》中就详细地描写了这方面的内容。”在这次表达中,学生认识到了要如何展开表达才更为准确。

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介绍一些拓展阅读的读物,这样学生的视野会更为宽阔,在想象的过程中就会从更多不同的角度入手思考,其表达能力也会逐步提高。学者潘新和曾经提出,心灵的培植比文字技能的练习更为重要,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促使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在想象中舒展身心,更好地进行文字创造。

三、 结合语用,培植美丽心灵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积极寻找各种语用结合点,这样就能将阅读和表达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也能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思考文章中的词句体现了怎样的思想,而后思考还可以用哪些不同的表达方式展现同样的思想。这样能让学生激活内心的情感,体会到阅读和表达的乐趣。

在学习《火烧云》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火烧云的词句,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火烧云的特点就是颜色多和形态多,那么作者又是通过何种方法展现出这一点的呢?”这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围绕课文进行分析。教师继而提出:“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描写火烧云的呢?阅读课文时能感受到这方面的内容吗?”这让学生逐步了解如何情景交融地展开表达。最后,教师鼓励学生结合语用进行练习,尝试模仿课文的方式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尝试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展开观察,并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描写,展现出该自然现象的特点。这样的练习将读写结合在一起,学生不仅了解了如何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展开描写,而且还亲身尝试了这种写作方法。

教师要避免给学生布置枯燥乏味的作业,转而使用具有趣味性的语用练习。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语言的生命力,在阅读时也会更加关注生动的语言,并思考自己在创作时要如何运用丰富的语言文字。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构筑阅读和表达之间的桥梁,促使学生借助阅读提高表达能力,这样能让学生审美鉴赏和创造的能力得到提高,也能让学生语言建构和应有的能力得到提升,进而促使学生全面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黄一丹.在阅读与表达之间架起桥梁[J].小学教学研究,2014(2).

[2]孙淑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表达训练时机的把握[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4(7).

作者简介:

李赟,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桂林市育才小学。

猜你喜欢

表达阅读小学语文
服装设计中的色彩语言探讨
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