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实一体化”在药理学及用药指导课程中的初探

2018-10-30黄逸

考试周刊 2018年86期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药理学课程教学

摘 要:药理学及用药指导课程是药学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兼有,以往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完全分隔开,并不适应现代职教体系的要求,遂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本文将“理实一体化”在药学专业药理学及用药指导课程中的实践情况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药理学;课程教学

《药理学及用药指导》课程的开设是为学生未来就业做准备的,按照用人单位对学生未来工作中所需要技能的要求制定教学内容和目标。这门课程是在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的基础上,力求科学地反映当前药理学新知识、新技术,培养学生分析处方、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合理配伍药物的能力,加强对药理学理论与应用的探讨,提高学生处理药理学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门课程配套的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实训,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和药理学相关的实验实训技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就业。

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具有普通大专理论水平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具有职业能力强、上岗后上手快、职业素养高、适应面宽等特点的毕业生才更能满足用人单位对现代工匠的需求。因此,对于一个高职生,不仅在学校要学习理论知识,更需要学习技能,毕业后具有药学岗位群所需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和组织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药理学及用药指导课程在之前的教学中采用普通高等学校药理学的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分开,实验课程中所开设的实验皆为验证性实验,在学生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去实验室进行实验结果的验证,由于学生知道大概的实验结果,所以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有部分学生懒于动手,甚至有些小组成员会伪造实验数据敷衍交差,这种教学模式不注重学生的实验技能的培养和多方面素质的提高。为了克服原有教学模式的不足,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在药理学及用药指导课程教学中初步尝试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理论和实验课程学习的兴趣,不但增加学生理论知识储备,同时提高学生实验技能水平。

“理实一体化”这种教学模式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获得了职业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和积极推广。该教学方法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相结合,使学生的操作和智力等技能得到提升和发展。相比其他教学模式,该课堂教学模式更注重的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样可以使高职学生在学到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够学以致用,大大减少纸上谈兵现象发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策略是基于构建主义教学理念产生的,其核心是为学生构建行为习惯和学习过程,并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理实一体化教学策略的目的主要是使高职学生所学习的课程内容能够与社会岗位对接,这样可以使直观教学的力度大大提高,使教学质量和水平都得以提升。

在药理学及用药指导课程中实行“理实一体化”仅为一个初步尝试,大部分理论课程仍然采用原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将和实验实训比较相关的理论内容独立出来实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的初步实践,大概的分配方式为:100节课还是采用原先的理论教学模式,剩余的20节课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在进行“理实一体化”实施的过程中,着重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上。下面以镇静催眠药——地西泮的教学内容为例进行本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情况的说明:将地西泮的教学课堂直接放在药理实验室,教学分为如下几个环节进行:①先学习地西泮的相关药理学知识,让学生知道地西泮主要的药理作用是镇静催眠、抗癫痫抗惊厥、抗焦虑、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并且向学生强调地西泮的核心作用是催眠和抗惊厥。②在学生了解了地西泮药理作用的基础上,直接给学生两瓶标注有1、2的瓶子,给予一定的实验检验方法,开始实验环节,让学生在小鼠体内进行实验,根据相应的实验现象,结合刚刚学习的地西泮的药理学作用进行判断标有1、2号的瓶子中哪一瓶是地西泮,哪一瓶是生理盐水。具体实验过程具体描述如下:取小鼠2只,编号,称重标记。分别腹腔注射1%1号药液0.1 mL/10g和2号药液0.1 mL/10g,20分钟后,再腹腔注射25%尼可刹米溶液0.2 mL/10g。观察有无出现惊厥,惊厥潜伏期、程度,有无死亡等。课堂教学效果观察下来发现,因为实验结果的未知性,学生的参与度明显提高,积极性大大增强,并且在高血压等一些常见病用药的章节,直接将课堂放在学校的模拟药房,和学生讲解临床常见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其代表药物,并且让学生在模拟药房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类高血压药物的寻找,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对高血压药物有一个直观概念,在讲解各类高血压药物之前,让学生先自行阅读各类药物的说明书,对各类代表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范围等内容进行系统讲解,讲解完相关知识后直接让学生运用刚学的高血压药物的相关知识,由授课教师随机选取一个药盒,指定两个学生进行“药师-病人”的情景模拟演練,并由全班同学对其进行评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授课的最后环节,教师提供10个临床真实的案例处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处方进行讨论,并全班发表,进行班级组间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蓝墨云课内测验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比较欢迎“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表示课程兴趣、积极性和满意度都较高,并且学生不仅理论知识掌握得更为扎实,实验实训技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符合高职教育理念。

通过在药理学及用药指导课程中初步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后,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反应来看,“理实一体化”能有助于教学相长的实施,不但提高学生的全方位素质,同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验实训技能。因此,“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但应该在该课程中全面开展,还应该推广到药学专业其他核心课程。

参考文献:

[1]钟华林.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思考[J].新丝路(下旬),2015(07):95.

[2]朱茀华.高职院校《外贸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探析——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2016(05):200-202.

作者简介:

黄逸,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

猜你喜欢

理实一体化药理学课程教学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艺术药理学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电子商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