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中墨象笔底出
——评王伟的写意人物画

2018-10-29龙瑞中国画学会会长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

北广人物 2018年41期
关键词:王伟人物画素描

□龙瑞 (中国画学会会长、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

近年来,写意人物画似乎很活跃。在各种全国性国画展中,写意人物画表现不俗,一直保持较高的入选率,因此吸引了大量年轻画家参与其中,为写意人物画的发展推波助澜。然而,我们透过这几分热闹,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太重视物象造型和画面效果而疏离了笔墨,忽视了笔墨语汇的传达和美术学意义上的创新,误把画面效果当风格,一味地硬性创新,将绘画的人文雅事变成鲁莽蛮干,走上了空疏无文的道路。

《林风眠》中国画 137cmx70cm 2015年

《齐白石》中国画 137cmx70cm 2015年

《黄宾虹》中国画 240cmx129cm入选“第二届中国画学会展——时代华章·2018”(中国美术馆)

好在时光老人总是给青年人留下改弦更张的机会,允许他们在试错中不断进步,主动寻找着自己的价值出路,使自己的绘画创作重新回到美术学意义的本体创新上。针对写意人物画的发展现状,许多颇有才华的青年画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寻找写意人物画学术创新的切入点,着手解决内容蕴涵于形式法则、立意与手法的转换关系,而这也是中国画当代发展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十年来一直活跃于中国画坛的青年画家王伟,就有感于此,并在探索写意人物画的笔墨表现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创新能力,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重大题材或军事题材,一直是各类美展上的创作热门,也是考量一位画家把握创作诸环节和画面整体能力的“试金石”。在以往的几十年中,由于意识形态化的审美要求,使得此类创作形成了迎合性的习惯定式,令许多画家为之困惑。某种定式一旦形成,它就有某种惯性在起某种作用,冲破此种局限实非易事。这也是我们现在还时常能见到老套路大型创作的原因所在。

王伟十分擅长创作大型作品,在他的这类作品中,不仅能体现出坚实的造型能力和笔墨功夫,更为重要的是,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时代气息和宏大气象,这对一个成熟的画家来说是可贵的和必要的。“笔墨当随时代”这句常为“探索者”和“蛮干家”共同引用的至理名言,实际上是一把创新道路上的双刃剑,它既是“探索者”的指路明灯,也是“蛮干家”的“绞刑架”。如此看来,没弄懂此句名言的微言大义之前,还是不要乱用为好。王伟在他的写意人物画创新过程中,一直着意于笔墨的时代性表现,再不失其传统根柢的基础上,将笔墨和现实感受相统一,用真实感情去调动笔墨,最终完成整个创作过程,他的真切感情也转化成了生动的画面。

在写意人物创作中,单个人物较易处理,笔墨关系对比不会使画面过于凌乱,用笔的昂扬顿挫、用笔的干湿浓淡可以单纯些。而人物一多,运用到每个人物上的笔墨对比关系就容易相互抵消,甚至有可能使画面失去整体感。时下有许多写意人物画家,在画单个写生时还能控制住画面,而画众多人物时就显得无能为力了。王伟在创作有众多人物的作品时,尽量用整体的笔墨关系处理画面,把几个人物当作一块整体,然后根据整体需要再去调动笔墨,重视大的形式关系,强调大的黑白、大的虚实、大的色彩对比,使画面对比因素响亮明快。我们看到,王伟作品的局部变化十分丰富,鲜活的墨色充溢着画面,这也是他画风体现的一部分。但是,如果过分强调局部变化,会使画面花乱不整,失去了浑穆沉着的厚重感,为使画面既有局部变化又不破坏整体性,他十分注意强化画面外轮廓的完整性和确定性,用外轮廓的完整性和明确性来控制局部的丰富变化,很好地将变化和统一协调起来。在王伟的作品中,以整体的笔墨观来处理画面,还体现在集中用线和集中用墨上,这不仅使他的作品充满了音乐节奏,也丰富了笔墨的表现力。我们在欣赏王伟的作品时,会感到他的绘画创作是围绕着艺术主体而展现的,既重视题材内容的现实依据,也重视艺术语言的表达方式,这实在是抓住了创作的根本。王伟在自己的创作中,不仅重视大题材的意匠经营,也十分重视单个人物的写生和创作,在这些作品中,他的笔墨更加活脱,潇洒,挥写自如,毫无做作之气。他的这些作品,虽然以单人为图,却没有因为人物减少而减少了作品的视觉张力,同样会给我们以宏大的境界感受,画幅虽小天地大。

现代写意人物画在表现上的现实要求,已经和以往概念上的写意人物画有所区别,他除了笔墨趣味的一贯要求外,更需要造型和素描功力上的内在支持。唯其如此,写意人物画才能完成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换,才能充分表达当今画家的真实情感和现实要求。但是,在以往的美院素描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造型能力之外,似乎都没有注意到把素描功夫转向笔墨语言的转化问题,学生所掌握的仅是一些浮光掠影式的素描技巧,很难将素描和笔墨化合在同一个表现语汇的体系之中。时下写意人物画的创作手法与表现语言的混乱,往往是素描与笔墨的抵牾关系造成的。在王伟看来,写意人物画的当代发展,首先要调整素描与笔墨的矛盾关系,改变以往的素描观念,将素描中有利于中国画笔墨表现的因素提炼出来,并学会用中国人的眼光来审视素描,使素描为中国画所用。基于这种认识,王伟在创作中一方面注意所画物象的层次关系和结构转折,另一方面注意保持画面的平面型,以便发挥笔墨效能,在视觉深度和笔墨厚度的和谐中尽显中国绘画的无限魅力。

由于王伟在画面中强化了结构,淡化了光影和透视,给笔墨发挥留下了较大余地,不然,将会使其作品落入墨水加素描的老路上去。他在作品中紧紧抓住中国画的笔墨特性不放,让用笔的节奏和用墨的燥润成为画面形式结构的主力军,这也是他的作品墨韵十足的原因所在。另外,王伟在其人物画创作中,为突出人物面部表情的微妙变化,在渲染层次非常丰富的前提下,保持灰色基调,尽量除去过黑、过亮的极端变化,以便让衣着服饰的浓墨与淡墨和面部的灰色构成黑白灰对比,这就让画面形成了既有墨色变化又有黑白对比的韵律与节奏。我们透过王伟的作品,不仅能感受到时代的审美变迁,也能感受到画家内在的情感抒发,以及感受到作者本人的朴实与真诚,因为我们已能通过他的作品和画家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目前,在写意人物画蓬勃发展的潮流中,虽然也有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负面因素,有些笔墨问题还远没有解决,但是,形势大好毕竟给青年人留下了发挥才干的机遇,谁抓住了机遇就抓住了主动权。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民族自尊心的重建,传统文化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而作为文化高度标志性载体的中国绘画一定能走向现代、走向世界。这一点我们在王伟的作品中已能有所感受,衷心的希望他越画越好。

王伟、王山合作《何香凝》中国画 248cmx129cm 2018年(入选纪念何香凝先生诞辰140周年暨首届“香凝如故”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猜你喜欢

王伟人物画素描
CHARACTERIZATION OF RESIDUATED LATTICES VIA MULTIPLIERS*
初夏素描
素描
小 蝌 蚪 的 尾 巴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Convection: a neglected pathway for downward transfer of wind energy in the oceanic mixed layer*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马海方的重彩写意人物画
凡·高的早期素描
关于写意人物画的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