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人姐姐跨越半个世纪终于找到了您

2018-10-29

北广人物 2018年41期
关键词:哈密乌鲁木齐西安

2018年7月8日晚,在中央电视台《等着我》节目现场,两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紧紧相拥,老泪纵横。其中一位来自新疆的艾外都·阿不都老人,用带有浓重新疆口音的普通话,奋力说道:“姐姐,我想你了,我找你了,找了你53年……”

被艾外都称为姐姐的老人名叫王香莲,她说:“当年我仅做了一件小事,你却惦记了半个多世纪。”在两位老人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绝处逢生,求医无果遇恩人

1964年,对于家住新疆哈密柳树泉农场的艾外都·阿不都一家来说,是个多事之秋。家里干农活的顶梁柱、艾外都的父亲阿不都·卡斯木病了,年方20岁的艾外都为了照顾父亲,只好辞掉了工作。一家人失去了收入来源,日子越过越艰难。

说起父亲的病,艾外都伤透了脑筋。几年前,父亲先是小腿和脚开始肿,后来胳膊肘也肿了起来,并伴有红色斑点。到1964年,父亲的病情加重,肿大的部位长出一个个肉瘤,疼痛难忍。见父亲被病痛折磨,艾外都很心疼,决定带父亲到哈密的大医院去看看。

哈密离家70公里,需要乘坐一个小时的火车才能到达。家里早已没了积蓄,艾外都急得团团转,直到年底,在邻居的指点下他才向生产队请求支援。1965年1月,艾外都怀揣着申请来的30元医疗费,带父亲来到哈密。

哈密的医生检查后,也说治不了这种病,让艾外都带父亲到更大的医院去看看。那只有去乌鲁木齐了,可是,乌鲁木齐距哈密700多公里,家里没钱,别说治疗费,就连路费都凑不够。

随后,艾外都背着父亲登上了回家的火车。由于没法坐,列车员将艾外都的父亲安排在两节火车的连接处躺下,艾外都则蹲在一旁照顾着。

有位身穿军大衣,头戴军帽的姑娘走过来,皱着眉头看了看躺在过道的病人,随后蹲下身来,像医生一样仔细摸了摸肉瘤,又若有所思地检查了一阵子。姑娘名叫王香莲,是西安一所医学院的学生,这次放寒假到乌鲁木齐探亲。王香莲对艾外都的父亲说:“老人家别担心,您这病,能治!”随后,王香莲起身告诉艾外都:“可别再拖了,赶紧到医学院(今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来,我在那里等你们。”说完,她从包里摸出纸笔,记下了艾外都的通信地址,又撕下一张纸,写上自己的地址递给艾外都。他们到站下车后,艾外都想不到,这一别就是整整53年。

一面之缘,医者仁心施大爱

回到家中不久,艾外都收到王香莲的信。一个月后,王香莲再次来信,告诉艾外都寒假结束了,她现在要回西安上学。如果老人家到了乌鲁木齐的医院,要立即写信告诉她新的地址,她会跟艾外都联系。最后依然强调,不要耽误病情,尽快治疗。

这封信让艾外都坐不住了,他再次鼓起勇气,给哈密政府写了封求助信,详细说明了家里的情况和所面临的困难。很快,各级政府补助了艾外都家350元,并承诺在乌鲁木齐的治疗费全额报销。1965年3月15日中午,艾外都同母亲一道,陪同父亲登上了开往乌鲁木齐的火车。火车站隔壁就是邮局,艾外都在开车前到邮局逛了一圈,竟意外收到王香莲写来的第三封信。信里依旧念念不忘老人家的病情,询问治疗进度,寄托了她在千里之外的牵挂,并在信里夹了10块钱。艾外都激动得一阵哆嗦,颤抖着双手把信和钱捧到老父亲跟前,一家人在火车上哭成了泪人。在一毛钱能买两个鸡蛋的1965年初,这10元钱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在医院住下后,艾外都写信到西安,告诉王香莲住院地址。很快,西安回信过来,每一次都嘱咐艾外都如何照顾父亲,并让他回信告诉她治疗进度、恢复情况、用药情况等等。

在两个半月的治疗期,艾外都陆续收到王香莲好几封信,每封信里都夹有钱,艾外都全记在日记本里。他计算过,王香莲前后寄了140元钱。应王香莲要求,艾外都还寄了父亲的病历和病灶部位照片到西安。艾外都在信里转达了父亲希望认王香莲为干女儿的意思,王香莲爽快答应,说很开心多了一双父母和一个弟弟。两人从此以姐弟相称。

1965年6月初,阿不都老人康复出院。艾外都托朋友在乌鲁木齐的广播电台发了一篇稿子,写下了王姐姐帮助父亲的故事。一时间,各地媒体相继转播了王香莲的故事,报纸上也刊登了。艾外都买来报纸,小心剪下关于王姐姐的通讯报道,连同父亲康复后的照片,还有全家人心中浓浓的谢意,一起寄给了王香莲。

擦肩而过,一家三代寻恩人

1969年,阿不都·卡斯木老人肉瘤复发,王香莲建议他到西安看病。考虑路费太贵,这次艾外都没有让母亲陪同,独自带父亲来到西安,一下火车便直奔西安陆军医院———王香莲实习过的地方。艾外都等父亲进入治疗阶段,立即赶往医学院去找王香莲。可校方告诉他,王香莲已经毕业去了东北一家医院,地址不详。艾外都火急火燎地回到陆军医院,在王香莲实习过的科室打听。令他遗憾的是,没有人知道王香莲的通信地址。

在西安入院15天后,医生告诉艾外都,治疗他父亲的病,需要用一种X光机进行照射,而这种设备在西安只有医学院有,但需要排很长的队才能做一次治疗。另一位医生当即介绍艾外都到同样有这种X光机的上海华山医院,并给他写了一封介绍信。艾外都父子来到华山医院后,医生看到介绍信,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很快安排了治疗方案。从上

海华山医院回到家中,一家人热切期盼王香莲来信,希望重新建立联系,始终没有收到王香莲的来信,她似乎人间蒸发了。1981年,阿不都·卡斯木老人因心脏病离世。临终前,老人家将艾外都叫到跟前,颤巍巍张开发紫的嘴唇,想要交代什么,但最终因体力不支未能说出话来。艾外都紧紧握着父亲的手说:“爸爸,儿子知道,儿子都懂,您是希望我找到姐姐。放心吧,我去找!”父亲点了点头,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

20世纪80年代,艾外都已经成家,有了5个孩子,考虑到孩子年纪都小,艾外都打算等孩子们大一些再去寻找姐姐。2000年,正当艾外都筹划着寻找王香莲的事情时,妻子病倒了,2012年,妻子过世。子女都已成年,艾外都心无挂碍地开始了寻找王香莲的行动。他发布过寻人启事,给媒体写过信,但一无所获。家中的孩子,包括孙辈,都知道王香莲的故事,一致发誓要找到这位恩人。

2018年3月,艾外都的小女儿海丽切木·艾外都与央视《等着我》栏目组取得联系,请他们帮助寻人。随后,经过全国网友共同努力,艾外都终于在节目中见到了日思夜想的王香莲。而此时,他们都已是白发老人。相见的那一刻,他们紧紧相拥,泪流不止。王香莲几度哽咽,说:“当年我仅仅做了一件小事,你却惦记了半个多世纪……我毕业那年,因随身的行李箱丢失,通讯地址簿也一起丢失了,因此跟你们失去了联系。”说着,她牵起老伴儿的手,告诉艾外都:“弟弟,你是俺俩的红娘啊!感谢你!”原来,当年艾外都请人写的广播稿,也被西安的电台转播了。学校连续一周播了王香莲的故事,一个小伙子深受感动,主动找到王香莲表达了心中的敬意。他,就是王香莲后来的爱人。

猜你喜欢

哈密乌鲁木齐西安
西安2021
Oh 西安
京新高速全线通车哈密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关于对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的研究
哈密垦区棉花超宽膜1膜3行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2008—2014年乌鲁木齐主要污染物变化特征分析
哈密方言“走”字句
新疆首条ETC车道落户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热电联产与大气环境污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