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校之父”田家炳的心灵养生

2018-10-29

北广人物 2018年41期
关键词:田家炳淡泊名利贵州省

7月10日,田家炳先生安详辞世,享年99岁。田家炳在中国捐建了300多个教育机构,这使得他有“百校之父”的称谓。从公开的资料中我们很难找到他诸如饮食、锻炼之类的养生之道,但乐善好施、淡泊名利等却能让人看出他长寿的端倪。

将慈善看作恒久的事业

田先生1919年诞于广东大埔古野镇银滩村书香之家。16岁时不幸父亡,不得已弃学从商,肩负持家重任。18岁远赴越南推销瓷土。1939年因汕头沦陷,瓷土运输中断,遂转往印尼,从事橡胶业,并手创“超伦”、“南洋”两树胶厂,业务鼎盛。

1958年举家迁居香港,在屯门填海造地,建起田氏化工城,专事生产塑料薄膜和人造革,积极扶植人造革行业,带动下游加工工业的发展和工人的就业,促进社会繁荣。1992年在广东省东莞市成立东莞田氏化工厂有限公司,建成现代化、自动化的PVC薄膜及人造革制造厂,无论规模、技术、管理等都居国内前列。

田家炳一生致力于支持国家教育发展,视慈善工作为第二事业,倾注心力。他曾说:“人生的最大价值在于无私奉献,能把自己的财富资助公益事业,广大民众受惠,自己精神上也可获得无法形容的安慰和享受。我们不妨将慈善公益看作是自己恒久而辉煌的事业。”

细数田家炳老先生的善行义举,犹如仰视盛夏的繁星,多不胜数,令人赞叹不已。在祖国各地,几乎随处可见以“田家炳”命名的学校、图书馆、教育基金、医院、青少年中心、桥梁、道路等等。

田家炳先生与贵州也有很大的渊源,受田家炳先生捐资命名的教育机构有: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贵阳市田家炳中学(贵阳九中)、贵州省黔南州田家炳中学、贵州省遵义市田家炳中学、贵州省黔东南州田家炳中学、贵阳医学院等。

一向纯粹真心捐办教育,当作是分内事,绝不望回报,不敢图半点利益。199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将2886号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数十所大学院校授予其荣誉博士、院士、教授等荣衔;国内70余市授予其荣誉公民、荣誉市民称号。

他乐善好施淡泊名利

几十年来,田家炳先生在祖国各地捐资数目高达10多亿元,占80%以上的财产。他说:“我虽然不是最有钱,但我一直在尽自己的绵力。钱财都是身外物,特别是看到一栋栋教学大楼拔地而起,听到万千学子的读书声,精神上的享受也比物质上的享受好得多。”

有德行的人更有助于长寿。药王孙思邈曾说过:“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也就是说,不讲究品德修养,即便服用灵丹琼浆,对延年益寿也无济于事。美国一项研究成果显示,给他人无私的帮助可以激发自身体内的“护理行为系统”,进而降低压力激素,促进“亲密激素”等有益身体的激素分泌。

田家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名声太响是负担。我不是想用钱来换取任何名誉,只想自己开心、社会有益。我一向喜欢做实在的事情,名声太响了,就会华而不实,觉得是个负担;实而不华,我更容易负担些,所以我不重视怎样去宣扬自己。”

淡泊名利的人才能做到宁静致远,“静”以养神是养生的一种高境界,“淡泊名利”用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中的话说就是“恬淡虚无”。中医常说“医道同源”,道家的经典著作《道德经》和《庄子》中,都留下了不少谈养生的至理名言。庄子认为,只有不为名利所羁绊的人,才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身心上的健康。

猜你喜欢

田家炳淡泊名利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特长
因小失大
雄关漫道
神奇的同学录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天上有颗行星叫“田家炳星”
慈善家田家炳奉献教育薪火相传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如何做一名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