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祭日,来自歌剧《拉贝日记》的纪念

2018-10-27游之

歌剧 2018年1期
关键词:拉贝歌剧

游(日韦)之

2017年12月13日,这天是国家公祭日,虽然没有下雨,但凛冽的寒风,零落的枯叶,青灰的天空,都有一种说不出的肃然。迎风走在南京的街上,体会着80年前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所经历的惊惧、恐慌、惨烈、悲鸣、绝望,你会倍感生而为人,能够生活在一个没有战争、没有硝烟、没有杀戮的和平年代,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

“我不是一个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记得2017年5月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时候,梅汝先生的这句话让我感同身受铭记难忘!没有人愿意活在痛苦的回忆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或应该或能够忘却,更何况,南京大屠杀的惨痛记忆并不仅仅是留给南京的,那是全中国人的伤痛,是国殇!

是的,5月并不遥远,那时,原创歌剧《拉贝日记》还在酝酿之中,一种非常奇特的机缘,让我得以参与到剧本的创作当中。记得那是2017年4月16日,周末明媚的午后,我坐在书桌前,写下了剧中一位被日寇侮辱的妇女李秀英的一段咏叹调,前后用了不到20分钟,写完之后自己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后来与朋友聊,我说,仿佛冥冥之中有神灵相助,因为我在写作的时候,真的身临其境如穿越一般。此刻,我想把当时写的这段分享出来,虽然因为此稿太长,最终并未完全在舞台上呈现,但是,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我想把它作为一篇祭文,献给80年前受难的30万同胞。

李秀英(唱):

一束光闪过我的双眼,

睁开眼四周雪白一片。

我在哪里?在哪里?

天上还是人间?

哦……哦……

一阵巨痛侵袭着身体,

我仿佛有了一点记忆。

战火摧毁了我的家,

到处都是拿着枪的日本兵!

怀孕七月的我无处可逃,

爹爹带着我,

来到安全区的地下室躲避。

隐约还能听到枪炮声,

隐约会有杂沓的脚步声响起。

我们躲在地下室屏息静气,

不敢发出一丝声音。

怎么会?怎么会?

地下室的门就像一张脆的纸,

被撕开一个洞,

那些举着刺刀的日本兵,

带着血腥将每个角落占据。

三双淫邪疯狂的血红的眼睛,

仿佛要将我吞噬!

畜生啊!畜生!

你們难道就没有姐妹!

你们难道就没有母亲!

我拼死也不能让你们得逞,

因为我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

一刀刀扎下来,

血像从泉眼喷出无法遏止!

又一刀刀扎下来,

四散喷涌的血啊,

让天红地赤!

可我啊……

不从!不从!不能从!!

血越流越多……

我的灵魂开始离开我的身体!

可我没忘记,

我还是一个母亲!

我的肚子里是快要足月的孩子,

我的孩子啊,

是我们的希望和慰藉!

我用双手紧紧护住我的孩子!

可是那无情的刺刀,

刺向了我隆起的腹部,

啊……啊……啊……

我可怜的孩子啊!

你甚至都不能用啼哭,

来告诉这世界,

你是多么不愿意……

离开你的母亲!

啊……啊……啊……

【呜咽地、渐弱地……

那是在哪里?在哪里?

人间还是地狱?!

若是人间,

怎么会有如此惨绝的杀戮!

若是地狱,

谁能告诉我啊,

我该怎样逃离……

逃离那永远抹杀不去的悲惨记忆!

从5月到12月,两百多天的时间,因为参与了,我更知道这部歌剧的诞生经历了怎样的艰难、磨砺与挑战:更能体会所有参与其中的人为之付出了多少泪水、汗水和心血!12月12日晚,歌剧《拉贝日记》B组彩排。当这部让我百感交集的作品完整呈现在我面前时,我有一种熟悉的陌生,又有一种陌生的熟悉,因为当文字的描述变为作曲家笔下的音符,无疑是又一次新的创作和诠释。

这部歌剧是作曲家唐建平近两年之内为江苏写的第四部歌剧,当序曲奏响,我便能感到这部创作和唐建平之前任何一部创作的不同,在悠远、舒缓的旋律中,融汇着一种隐隐的悲伤,伴随着多媒体播放的当年纪录片,将观众的思绪缓缓拉回到了1937年,那个经历磨难千疮百孔的南京。这部剧我最喜欢的除了序曲,还有南京大轰炸那一段长达四五分钟以舞蹈展现的音乐,紧张、激越的节奏恍如日寇渐渐逼近的铁蹄,令人心悸,在鼓锣镲模仿枪炮的轰鸣中,一群群难民们颓然倒地,由音乐营造的战争场景撼动人心:安全区搜索中国士兵之前的一段,非常动人的旋律,但却充满忧伤,这段旋律在尾声时让小提琴演奏家登台演奏,更加深入人心。平安夜魏特琳等的小合唱纯净、安宁,很动听。最后的合唱是身着现代服装的人们慢慢走上台,台后八把长号奏响和平之音,简单的唱词,配以庄严的音乐,让人们的心中充满了肃穆!这部歌剧虽然有很多战火的场景,但是音乐的配器并没有一味以打击乐和管乐来体现战争的厚重,整体听感还是干净纯粹的。

剧中的小男孩,在写作文本时,只是给了一段简单且断断续续的说白,让我完全没有想到的是,为了表现孩子目睹母亲和弟弟被杀惨景后受伤的样子,作曲家会把简单的说白谱成简单的曲调,让8岁男孩和扮演护士的演员对唱,孩子天籁般的童声,效果出人意料地好,是全剧最打动我并戳中泪点的桥段。饰演男童的孩子只有8岁,表现相当出色,或者说他并无刻意表现,只是本色体现,正是这种本色,让观众感受到了纯真质朴。剧末,悠扬的提琴声中,小男孩一个人走上台,和衣躺在地上,仿佛做了一个长长的梦,梦醒了,时代也变了,男孩脱下过去的衣服,露出白衬衣红领巾,然后男孩背对观众,走向身后的纱幕,双手做出托举状开启纱幕,仿佛打开了未来的时间之门,随后,孩子坐在地上,看着一众身着现代服装的人们缓步上台,仿佛是今天和过去的对话……我很喜欢结尾的处理,既有对过去的怀想,又有对现今的珍视和未来的展望。

歌剧《拉贝日记》是江苏大剧院开幕以来制作出品的首部原创歌剧。演出班底方面,合唱、舞蹈都来自江苏演艺集团,乐队为江苏交响乐团和澳门交响乐团联袂。客观地说,看了之前江苏的三部歌剧,这次乐队的表现是最佳的,我想这与指挥和优秀乐手的加盟不无关系。乐队的水准直接关系到作品诠释的准确度,一部歌剧,能有一个好乐队演绎,它就成功了一半。

舞美设计基本走写实路线,上半场相对完整封闭的城墙,表现当年被围困的南京城:下半场使用转台,结构出四个不同场景,既能表现战火后残垣断壁,又达到了空間转换灵活、舞台视觉通透的效果。还有对于日本指挥所的设计也别具匠心,狭小的空间寓意深刻。整个舞台空间层次分明,外罩有约一米宽的红色光投影的框,框的天庭部分还可投影与剧有关的说明文字,而框内的景观,就好比翻看相册时看到的一幅幅历史画卷,这只是我的理解,并不明确是否为设计者的意图。

演出分A,B两组。B组看的是彩排,因为不是正式演出的状态,尚不足以评说。不过韩蓬饰演的拉贝演唱还是出色的,12月14、15日两晚都由B组演出。

这次人物造型很逼真,韩蓬与薛皓垠扮上妆,和照片上的约翰·拉贝还真是神似。薛皓垠饰演A组拉贝,他的音量比韩蓬虽略小,不过并不影响他对人物的塑造,整体表现很不错。徐晓英饰演魏特琳,其实,从一开始她就是我心目中魏特琳的最佳人选,舞台上徐晓英大气、沉稳,演唱尤其出色,她的声音是全场最有穿透力的。饰演李秀英的赵丽丽虽然戏份不多,但是唱演俱佳,值得称道。

首演当晚,拉贝、马吉、魏特琳等当年安全区委员会成员的后人都悉数前来观看演出并上台合影留念,时光在延续,爱与感恩也在延续。

在极端匆促的时间里,《拉贝日记》能在2017年12月13日公祭日这天顺利登上舞台,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谢幕时,和其他主创紧紧手拉手的时候,能感受到大家内心的激动和兴奋!还是那句话,冥冥之中或许真的有神佑护。从艺术上说,这部歌剧一定还称不上完美,但是我觉得,做这样一部歌剧,它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要远高于其艺术的价值,因为所有参与创作的人,已经不仅仅是艺术家,他们还是历史的记录者和传承者,从这一点说来,我很庆幸,自己有机会接触这个题材并为之投入深刻的情感。愿首演只是开始,希望这部作品今后会越来越好!我想,这也是所有身处其中的人共同的心愿!

最后,还是想以习近平同志一句实实在在的话做结语,因为这也是我们今天创作这部歌剧的目的:“中国人民纪念拉贝,是因为他对生命有大爱,对和平有追求!”

猜你喜欢

拉贝歌剧
阿司匹林、拉贝洛尔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
子痫前期患者进行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的治疗效果观察
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价值体会
走进歌剧厅
雪祭
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效果研究
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