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领乡土人才放飞振兴梦

2018-10-25张金陵江苏省句容市委组织部

江苏农村经济 2018年10期
关键词:句容乡土葡萄

张金陵 时 效 陈 飞/江苏省句容市委组织部

江苏省句容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创立了培育乡土人才的“五项引领”新模式,培育了一大批能够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三带”乡土人才,形成了培养一批乡土人才、振兴一方乡村经济、致富一方农民群众的良好发展态势。

党建引领培育政治素养乐奉献

强化党建工作,注重政治素养培育,是句容市培育乡土人才的重中之重。在乡土人才培育中,抓好党的组织建设,吸纳乡土人才中的积极分子入党,充分发挥党员乡土人才的先锋模范作用;抓好党的思想建设,开展党性宗旨教育、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活动;抓好党的作风建设,培育乡土人才的高尚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

教育“能人党员”为民富民,吹响乡村振兴“冲锋号”。句容市在乡土人才党员中普遍开展党性宗旨教育,注重引导能人党员为民富民,扎实开展“与亚夫同行,与群众同心,与时代同步”活动,激励能人党员走在前、干在先,吹响投身乡村振兴的“冲锋号”。戴庄村主任余善文对有机水稻有研究,就带领并指导全村农户开展有机稻种植,打造有机大米品牌;村副主任桂荣擅长水蜜桃种植,就带动一大批水蜜桃种植大户走上致富路。西冯村实施“能人党员”培育工程,目前已培育出10多名党员致富能手、13户科技示范户、120名草坪经纪人,壮大了脱贫致富的骨干力量。

教育乡土人才党员“乐奉献敢担当”,激励村支书在乡村振兴中“唱主角”。“富不富看书记”,这是句容市广大村民对村支书的评价与期待。刘树安曾是一个资产过亿、年入500万的能人,正当他事业稳步上升时,党组织选调他到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唐陵村当村支书,他二话没说,服从组织安排。上任后,带领党员干部和广大村民,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短短几年时间,唐陵村成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

搭建乡村党员讲学大平台,多样化党员教育品牌“得人心”。为严格规范党员乡土人才的组织生活,句容市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主体作用,一月一主题开展“统一活动日”,严格规范组织生活。以支部为单位搭建党员讲学平台,5000多名党员走上讲台,讲党课、谈体会,自觉接受党的思想教育,“葡萄夜校”“党员交通站”等讲学品牌深入人心。

科技引领提升技艺技能育匠心

振兴乡村经济,科技引领提升乡土人才技艺技能是关键。近年来,句容市始终专注乡土人才的技艺技能培养,为发展乡村经济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他们通过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特色科普知识培训、走出国门培训等形式,让一大批农民学到增收致富的一技之长,并涌现出一批科技能手和致富带头人。两年来,累计开展实地讲座和现场指导1744场,培训农民11.4万人次,推动广大乡村靠科技引领种植10万亩应时果品,给全市农民带来15.5亿的收益。

专家引领,中外合作培育乡土人才团队。2017年句容首开乡土人才国际化交流大门,与日本农文协建立常态化农村实用人才合作培养机制,根据特色农产品关键生产节点,组织五批“农二代”赴日开展短期农业技术培训。成立普及农业科学知识的“亚夫团队工作室”,旨在加快句容乡土人才培养,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亚夫团队工作室”由赵亚夫担任总顾问,聘请国内外10位专家担任农业技术顾问,除培养乡土人才外,还负责生态农业新技术及农业经营新模式推广、农业生态系统修复与建设等工作。

建立乡土人才实训基地,引领农民增收致富。句容已建立86个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其中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个、省级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2个、省级高效农业科技园7个,形成了东鲜果、西水产、南林木、北蔬菜、中花草苗木的“五大农业特色产业区”,“一村一品”区域性产业特点逐渐明晰。同时,在特色基地建立了75个实用技术教学示范点,聚集1000多名农村实用人才参与科技实践创新,带动了周边13.5万名农民创业增收,各类示范基地已成为全市农民的“农学院”“致富园”。

协力打造“葡萄大讲堂”,建立规模培训体系。

葡萄是句容的主打产业,加强葡萄种植、管理、营销等环节的技艺技能培训,一直是乡土人才培训的重要内容。茅山镇丁庄村的老方葡萄合作社,为适应面广量大的葡萄技术培训需要,新建了占地1200平方米的办公大楼,配置了多媒体电教设备,应用多媒体形成可同时安排300人听课的“葡萄培训大讲堂”。为与市场接轨,使葡萄种植户的信息面更广、信息量更大,合作社邀请镇江农科所、省农林学院、省农科院等单位专家到丁庄村授课,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农户讲解全国葡萄种植技术和发展趋势。如今的“葡萄大讲堂”已基本形成完善的立体培训体系,形成了“文字、声音、现场”三个层次培训格局:一张“明白纸”,记录着每周葡萄园当前管理事务提醒和技术摘要,每年印刷事务提醒和技术摘要16次;语音信息提醒,每年20~30次;集中培训近20次。老方“葡萄大讲堂”已先后举办各类现场观摩培训740场次,累计举办各类培训讲座300余次、受训人数达7万人次,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绿色引领放飞生态农业绿色梦

树立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打造绿色有机农业品牌,共圆绿色富民梦想,是句容培育乡土人才的初心与目标。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绿色发展战略引领下,句容各类乡土人才在绿色产业链上创新创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绿色富民业态。

做大花草苗木产业,让万亩森林变成绿色富民“钱袋子”。走进唐陵村,“春有桃花、樱花、海棠,夏有紫薇、黄金葵,秋有桂花,冬有蜡梅。”依托东园6000亩苗木,该村2013年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木易园,发展花卉、苗木休闲观光旅游,打造“江南花木第一城”,目前年均游客超过50万人。东棚子特色民俗美食村今年也投入运营。

延伸草坪产业链,打造“绿色银行”。为改变岗坡地种粮难的问题,后白镇西冯村大力发展花木草坪。在村支书李治顺带领下,全村大面积从事绿色草坪生产。为了引导花木草产业发展,李治顺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并承诺“草坪种到哪,机耕路就修到哪”,以方便百姓运输。针对村民花木草坪多了卖不掉的顾虑,村两委班子成员人人都当经纪人帮忙跑市场,还和农户签订包销协议,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随着品种不断丰富,西冯花木草坪的名气也越来越响,卖到了北京奥运、南京青奥,卖到了南水北调工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甚至还远销南洋。依托“美丽库区幸福家园”项目,西冯村对沟渠涵闸进行整体改造,对房屋进行墙面改造出新,整修北干渠环形路、明德路等多条柏油路,修建了标准化篮球场、公共厕所,办起了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新建了两个农民健身广场和停车场,增添了健身娱乐器材。

发展有机农业,创立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新路。

天王镇戴庄村依靠科技发展有机农业。充分利用太阳能,实现农田能源较高水平的投入产出平衡,农药化肥污染零排放,创出了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路。全村有机农业面积已达4000多亩,加上周边生态林,已有连片8000多亩土地实行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生态系统修复。目前岗坡地有机果园桃树行间套种牧草,常年放牧散养鸡、鹅,年亩纯收入5000元以上。2017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25000元,其中务农收入占50%以上。集体经济也有了发展,固定资产已达到1000多万元。

培育绿色果品,营造绿色生活。人品大于果品,是“张峰良品”牌葡萄创立者张奎峰培育绿色果品的座右铭。句容市白兔镇张峰良品家庭农场现种植夏黑、美人指、白罗莎等多个品种葡萄60余亩,生产的“张峰良品”牌葡萄外型美观、果色泽纯、果肉清香、口感鲜美,在中国南方“中山杯”葡萄质量评比中,多次荣获金奖、银奖。近年来,张奎峰一直专注绿色果品研究,从避雨设施栽培开始到调理土壤、强根健树,一直到今天的绿色防控种植葡萄。他的农药残留自检平台,让每一箱葡萄都可以溯源。如今张峰良品果园已成了当地葡萄标准化示范园,果园生产的优质葡萄也成了消费者的抢手货。

政策引领激励脱贫致富带好头

发挥政策引领作用,激励乡土人才投身乡村经济建设,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共同致富,是句容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近年来,句容为引导和扶持以绿色有机农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支持在传统工艺、乡土建筑、乡村规划、现代农技等领域掌握特殊技艺技能的乡土人才,制定了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奖励政策。

出台激励“三带”乡土人才的重奖政策。为充分调动乡土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近年来,句容制定出台了《句容市乡村人才选拔培养计划》《关于启动“双百双兴”工程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在全市范围内选拔170名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成绩显著的乡土人才,重点培养100名左右脱贫致富带头人、特色经营发起人,传统文化传承人,重点打造20个乡土人才创业基地,新增15个产业合作社,带动800名农户就业创业。对入选句容乡土人才培养计划的,分层进行培养,最低给予每年3000元的资金资助,对形成常态化乡土人才培养机制的乡镇,根据成效,每年给予15万至30万元的奖励补助。

出台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奖励办法。为进一步规范、引导和扶持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句容制定了引导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奖励。对当年落户的农业龙头企业,投资额达5000万元、注册资本达1000万元,一次性奖励10万元;当年获“中国驰名商标”的新型经营主体一次性奖励50万元,获“地理标志”“地理证书”的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创建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的镇级单位,品牌经工商注册通过电商平台运行销售,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的,给予10万元奖励;设立8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农业“三品一标”认证,对新型经营主体当年进行“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或续认证的,给予认证费用奖励等等。

出台系统配套的扶持及补贴政策。为助推农民致富,对认定的农村实用人才除了颁发证书外,还优先给予项目扶持及补贴,让其优先享受技术承包、指导和推广,优先受聘于有偿技术和推广服务,优先参加培训交流和学术会议,优先获得技术资料和良种、农机设备服务,优先获得专利申请指导、经费扶持和成果转化等。此外,还在媒体上大力宣传其带领群众致富的事迹,使他们在精神上“有追求”、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形成了多方位的农村实用人才激励机制。

市场引领助推融入市场有作为

提升乡土人才适应市场、搏击市场的能力,为其融入市场提供良好服务、创造优越环境,是句容培育乡土人才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

提升乡土人才对接市场能力,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通过对内组织培训、赴外观摩学习及专家深入指导等多种途径提升乡土人才对接市场的能力。通过农企对接、农商对接、农协对接,整合了农业资金、技术、产销等方面力量,使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紧密结合,降低了农业经营成本,提高了农业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由于涉农企业乡土人才市场适应能力、搏击能力的提升,一大批乡土人才经办的涉农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培育句容市级龙头企业42家、镇江市级龙头企业22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先后建立起各类农业合作组织805个,培育蔬菜、茶果、苗木、农机、稻米、水产、畜牧、中草药材等10多个行业的农民经纪人2150多人。

提升乡土人才市场开拓水平,增强市场营销能力。句容有针对性地提升乡土人才市场开拓水平,帮助乡土人才经营的合作社制定产品营销策略:在周边南京、镇江地区搞“地产地销、产地直销”;在其他地区寻找有实力的诚信伙伴,搞“委托代理”,互惠互利。目前,句容各合作社已在南京、镇江等周边地区积极筹建销售配送网点,在上海、杭州、温州、北京等地寻找代理伙伴。

强化融入市场载体建设,营造乡土人才快速成长的优越环境。为让乡土人才拥有更好的发展环境,加强相互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句容建立了“乡土人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青年职业农民沙龙”,开展培训交流、学习考察、经贸洽谈,为全市涉农人才搭建成长平台。依托江苏农林学院、镇江农科院的专家资源,实施专家联系制度,遴选优秀专家,定点联系人才与项目所在村,帮助乡土人才解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着力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农业融资平台,为乡土人才提供地权抵押、贷款担保等一站式服务。建立镇级人才联络员制度,推进镇级专员帮办服务,开展教育培训、课题申报、健康体检等配套服务等,为乡土人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猜你喜欢

句容乡土葡萄
江苏省句容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从句容的“容”到茅山的“隐士哲学”
当葡萄成熟时
论句容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
乡土中国
解放思想,推动句容农业提质增效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