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农民集中居住 加速推进乡村振兴

2018-10-25江苏省滨海县政府办公室

江苏农村经济 2018年10期
关键词:镇村有偿宅基地

张 中/江苏省滨海县政府办公室

江苏省滨海县按照“规划引领、产村融合、分类指导、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引导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推动农民集中居住,取得初步成效。今年上半年已完成对全县24.4万户农村宅基地和2468万平方米农房的普查摸底,初步测算,全县宅基地退出和康居工程建设可新增耕地潜力5.7万亩。编制完成《滨海县镇村布局规划(2014-2030)》,规划491个重点村、48个特色村、1300个一般村。制定激励政策,探索机制创新,引导农民宅基地有偿退出,2017年全县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4301份,新增耕地4007亩;完成D级危房改造1709户、 C级危房修建2440户、B级旧房改造4194户。截至去年底,已建成农业园区洪林、东坎街道新安、天场秉义、滨淮东罾、五汛港浜、八滩新港、滨海港经济区友谊等省级试点村10个,省级美丽乡村8个,省级康居乡村1个。东坎街道新安村、滨淮镇东罾村获评全国文明村。

突出规划引领 提升建设品质

优化规划布局。按照“鼓励进城、引导入镇、尊重留村”的原则,根据农民进城入镇、集中居住的意愿和县镇村发展总体规划,对农民集中居住区布局和定点定位再优化,在确保全县250个行政村农民集中居住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村庄规划布局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提升设计品位。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全部由县级委托高资质设计单位设计,注重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生态特色,有机融入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打造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

严格规划管控。制定完善并严格执行“群众自审、镇村初审、专家评审、县级终审”的规划审批程序;严格规划执行管控,原则上停止审批集中居住区以外的农民新建住房,全面落实各层各级严禁违法违章建设责任,引导农民集中居住。

重抓项目建设 全面提速推进

加快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按照“全域推进、全面覆盖”的思路,结合镇村发展和农民居住实际,全县规划建设250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其中新建100个、改造插建提升150个。在已实施的26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基础上,今年重点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100个以上。

加大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引导。把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复垦最多、矛盾最少、方案最优”原则,重点选择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零散户、老旧房、空关房等容易拆迁的居住点进行拆除复垦整理,确保今年全县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10000份以上。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坚持建设与管理同步推进、同步发力,扎实组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计划,突出抓好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三项整治重点,确保今年全县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2%,新建镇村污水管网200公里以上。

加大激励力度 强化政策引导

加大集中居住政策激励。所有新建、改造提升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基础设施,全部由县级统筹配套、镇区组织实施,确保新建的农民集中居住区每户基础设施配套投入5万元以上。对低收入农户、特困户,设计60平方米左右托底户型,由县和镇区、街道兜底安置,确保困难群众不花一分钱就能住上新房。

加大宅基地有偿退出政策激励。将退宅还耕、占补平衡土地指标交易收益全部用于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分类施策,对放弃宅基地进县城购房、进集镇购房和进新建集中居住区的,加大安置补助力度,提高奖补标准;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对退宅还耕农户投放“康居贷”,并给予贴息扶持。

加大村级扶持政策激励。对完成农民宅基地有偿退出、农民集中居住任务的行政村,特别是经济薄弱村,结合土地指标交易收益,给予激励;对村级激励收益,学习借鉴盐都做法,探索推行土地众筹,推动产业哺农。

聚焦机制创新 引导集中居住

系统推进机制。统筹协调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城市棚改、城乡环境整治等康居工程三项重点;统筹安排宅基地有偿退出、农民集中居住,规范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运作流程“十二步工作法”;统筹布局镇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配套,结合“双基”标准化配置,节约集约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统筹管理好农村“三资”,建立宅基地退让制度,严格农村“三资”一张网管理。

市场运作机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对有改善住房条件需求的群众,按照“有求必应”的原则,全部纳入康居工程范围,全方位满足群众需求,坚决不搞强拆,坚决不让农民“被上楼”,让农民有绝对的自主选择权;建立县级土地开发整理实施平台和管理平台,规范有序实施土地复垦和土地指标交易管理。

示范引领机制。造浓引导集中居住氛围,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主流媒体,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强化示范引领,通过规划展示、组织观摩,让群众切身感受到集中居住的诸多优势,自愿集中居住。

健全推进体系 凝聚攻坚合力

健全组织体系。县成立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成立全县康居工程建设办公室,抽调住建、国土等部门精干力量,专门负责农村康居建设。制订农民集中居住、城市棚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三个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要求、推进措施,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挂图作战,奋力攻坚,全力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

健全制度体系。制定联席会议制度、信息报送制度、督查制度、考核办法、验收办法等工作制度;完善群众参与、规划制定评审、工程建设管理、质量监督监理等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管理。

健全督查体系。将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工作列入全县综合绩效考核体系,作为全县督查重点,组织专门督查班子,每旬一督查,每月一通报,确保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有力有序实施。□

猜你喜欢

镇村有偿宅基地
县级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农村宅基地动态变化监测技术研究
名师要带头抵制有偿家教
审批宅基地要一户一宅
镇村两级扶贫资金管理与核算问题及相关措施
108个村子显露全新景象——石泉县“镇村工作一体化”产生多重效应
564名镇干部常年“钉”在村里——石泉县开启“镇村工作一体化”模式
企业排污步入“有偿”时代
农村宅基地改革“春雷乍响”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