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链融合”创建产业新模式“六点统一”打造中国好大米

2018-10-25胡长青江苏省淮安市粮食局局长

江苏农村经济 2018年10期
关键词:淮安稻米优质

胡长青/江苏省淮安市粮食局局长

江苏省淮安市高度重视“淮安大米”品牌创建工作,从2015年起市财政专门建立1000万元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目前,“淮安大米”已成为淮安市一张新名片,先后被评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江苏名牌产品”“江苏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先后在5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上被评为“金奖大米”。2017年,淮安市成为全国首个“中国稻米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市”。

三链融合 六点统一创建产业发展新模式

三链融合,共生共长。一是拉长产业链。以加工业为切入点,向前与种植业联结,向后与市场流通业联结,构建一条从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二是提升价值链。“淮安大米”产业链每个环节通过无缝对接和抱团发展,创造价值、提升价值、传导价值,实现价值增值和多方共赢。三是筑牢品牌链。在每个环节都树立品牌意识,以品牌企业提供品牌服务、生产品牌产品,确保“淮安大米”质量过得硬、品牌叫得响。

六点统一,全程可控。一是统一良种。主推“南粳9108”“两优688”等优质水稻品种。二是统一种植。组织企业自建基地、统一育秧,规范化、科学化种植,提升稻谷品质。三是统一收储。选择仓储条件好的粮库,建立淮安大米优质稻谷专用储存点。四是统一质量。参照国家有机、绿色等食品标准,编制修订“淮安大米系列标准”。五是统一包装。制定了《“淮安大米”产地证明商标管理使用办法》,统一设计标识,统一设计包装。六是统一宣传。由淮安市粮食局、大米产业联盟统一组织,专业策划品牌定位,设计广告语,建成“淮安大米展示厅”,通过报纸电视、户外广告、网络微信、展会展销、现场推介等多种方式对外宣传。

高强精美 擦亮名片打响“淮安大米”品牌

为了擦亮“淮安大米”这张城市“新名片”,淮安市凝心聚力、整合资源,努力在制度创新上求突破、在实体创建上求突破、在宣传推广上求突破,重点推进质量标准化、产业规模化、主体多元化、活动特色化,全力推进淮安大米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做高品牌。高起点创建。围绕创成“中国稻米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市”,大力推进“三链融合,六点统一”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强化领导,细化方案,务实推进。高标准规划。制订淮安大米产业融合发展计划,明晰发展方向、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高质量规范。开展淮安大米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调研和探索,制定《淮安大米直销店导则》,统一规范淮安大米直销店的外部形象、内部装修、规章制度。成立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完成“淮安大米”系列标准制订工作。

做强品牌。强企业。面向全市大米加工企业公开遴选品牌共建企业,组建“淮安大米产业联盟”,入盟企业达29家。积极参与组建江苏大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强基地。选好优质品种,建设优质稻米基地50万亩。引导加工企业与国有粮库深度合作,对优质稻谷专仓收储。在市区繁华地带建设900平方米的“淮安大米展示展销中心”。强销售。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先后在中山、深圳、厦门、杭州、上海、南京等地举办大型专场推介活动,扩大淮安大米市场影响力。目前,《淮安大米直销店导则》已出台,一批新的实体店正在筹建。

做精品牌。产业融合更加精深。产业联盟内部企业相互合作方式多样、互惠互利、取长补短,每年定期会商研讨、加深合作。产业扶持更加精准。大力争取各类政策资金,科学界定政府扶持补贴在全产业链各环节中的分配比例,探索实行差别化补贴机制。产业监管更加精细。加强淮安大米生产质量监管,逐步建立健全全程可溯、互联互通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结合“放心粮油店”建设,联合工商、质监部门,加强“淮安大米”诚信经营监管。

做美品牌。做美形象策划。采用“企业商标+‘淮安大米’”的母子商标方式,既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又带动淮安稻米产业提升。公开征集“淮安大米”品牌策划方案,完成“淮安大米”品牌形象识别系统,确立“淮安大米——现代稻米产业的领头雁”的品牌定位。策划“好水·好土·好味稻”“天下粮仓·淮米飘香”等广告语。开发了“青莲余韵”“稻香四季”“包容天下”等多种系列包装。做美形象宣传。开展“产业新模式·中国好大米”对外形象宣传。制作宣传画册和电视短片,撰写《淮安大米赋》。开展“淮安大米杯·稻香千年”征文大赛,袁隆平院士亲自撰写寄语。设立“淮安大米”微信公众号,在《新华日报》《粮油市场报》等媒体进行宣传推介。在交通要道高炮、轻轨黄金站台、商场电子大屏、市内公交车上同步推出“淮安大米”形象广告。在电视台黄金时段推出“淮安大米为您报时”等宣传。做美形象推广。启动“淮安大米”品牌营销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淮安大米全国行”活动,2016年以来先后在中山、深圳、杭州、厦门、南京等地举办多场“淮安大米”推介展示活动,还参加了福州、长沙等地国内大型粮食展销会。

突出定位 瞄准目标促进优质稻米产业融合发展

今后一段时期,淮安将以获得“中国优质稻米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市”称号为契机,依托“淮安大米”中国驰名商标优势,突出“绿色、生态、优质、高效”产业定位,走“品种提升、品牌创建、龙头带动”战略,坚持规模生产、品质改善,分类引导、整体提升,精深加工、产业开发,整合资源、统一管理,促进优质稻米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淮安大米”品牌创建和产业发展近期目标任务是:“瞄准二目标,实现三个一”。“二目标”:争创全国区域公用品牌,创成中国好粮油产品。“三个一”:建设一批优质种植基地,建立优质稻米核心基地50万亩,逐步打造具有淮安特色的大米核心保护区。培优一批“淮安大米”加工企业集群,策应全省大米加工产业群建设,每个县区培育1个10万吨以上的“淮安大米”加工企业集群。打造盱眙县优质籼米产业集群、淮安区优质粳米产业集群、洪泽区生态大米产业集群。打造一批“淮安大米”实体店,在全市建设30家以上“淮安大米”实体店,建成淮安旗舰店和南京旗舰店。

突出政策制定。一是做好深入调研。围绕政策扶持,深入基层开展走访调研,做好政策顶层设计,不断提高政策资金引导实效。二是明确目标方向。围绕基地打造、实体店建设、质量可追溯体系、品牌创建等,有计划地制订推进方案,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扶持力度。三是务求落地见效。加快完善优质稻米产业财政引导资金分配实施方案,探索实行政策资金的差别化补贴机制等制度,积极发挥政策的引导支撑作用。

突出基地建设。一是注重优选品种。推广“虾禾香稻”“南粳46”“南粳9108”等新品种;组织联盟企业与科研机构、育种企业对接合作,研发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稻种,引导企业参与新品种研发、试种和推广。二是打造绿色招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核心示范基地,重点做好白马湖、丰产河、顺河滩等特色基地打造。核心基地大力推广稻虾共生、稻鸭共生、稻绿轮作等绿色生态种植模式。三是探索质量溯源。鼓励和引导企业共建“淮安大米质量可追溯体系”,让消费者扫描“二维码”、通过互联网就能随时掌握“淮安大米”从田头到餐桌的所有流程,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淮安大米质量过得硬、食用可放心”的品牌形象。

突出实体打造。一是全力推动实体店建设。加大直销窗口建设力度,加快全市实体店布局。今年每个县区完成3家以上“淮安大米”实体店建设。二是全面加强南京市场开拓。策应淮安农产品进宁行动计划,力争完成淮安大米“1+2+N”市场渠道布局,即建成1个“淮安大米”旗舰店、2个直营店和N个加盟店。三是着力做好督促指导。制订完善实体店创建目标和方案,指导县区及有关单位压茬推进,确保创建取得实效。

突出推介活动。一是巩固传统市场。重视福建、浙江、广东等传统市场的深化巩固,保持活动推广的连续性。各县区采取单独或市县联动方式,每年开展不少于一次“淮安大米”主旨推介活动。二是开拓新兴市场。关注市场动向,引导优势企业积极拓展海南、四川、云南等新兴市场,不断提升“淮安大米”市场占有率。三是借力重大活动。围绕江苏省农洽会、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等重大活动,鼓励相关企业发掘自身特色,主动参加展示展销,提高“淮安大米”知名度。

突出企业培育。一是扶优现有企业。加强对共建企业的服务,培育壮大以汉耕公司为核心的淮安大米产业联盟。二是挖掘特色企业。优选各县区有特色、有代表性的地方企业,扶持引导其加入淮安大米产业联盟,壮大淮安大米整体实力。三是推动库企合作。积极适应国家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深化库企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市县级储备稻谷承储企业优先与淮安大米加工企业合作,支持企业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融合,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竞争实力,打造具有淮安特色的企业品牌。

突出对外宣传。一是立足本市。进一步整合市内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资源,充分利用公交、高炮等户外资源,开发探索机场、火车站、电影院等载体进行宣传。各县区结合实体店建设和稻虾米、富硒米等地方特色稻米打造,主动高效开展宣传。二是深耕全省。深化与媒体的合作,重点在南京掀起新一轮全方位密集型的宣传热潮。引导有条件的大米企业通过开发新产品、设立公众号、制作宣传册等方式,合力做好“淮安大米”对外宣传。三是面向全国。深入挖掘淮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水稻农耕文化内涵,找准发力点,着重开展在中央电视台、京沪高铁等重要载体上的公益性宣传,讲好品牌故事,不断提升“淮安大米”美誉度。

突出质量管控。一是加强企业管理。联合工商、质监等部门,深化对企业的经营监管,逐步建立企业全程可追溯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二是严格标准运用。完成《淮安大米质量标准》制定,对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严格落实标准,规范引导企业把好质量关。三是做好机制创新。制定完善“淮安大米”质量抽检、专项约谈、通报等制度,建立共建企业退出机制、黑名单机制,确保质量管控有效落地。□

稻米产业领头雁 全程链条创品牌

江苏省盱眙太粮米业有限公司是东莞市太粮米业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占地75000平方米,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已建成年产10万吨优质米生产线、5万吨标准储备库、1万吨筒仓、日处理400吨稻谷烘干线,盱眙太粮米业组建了盱眙县天粮稻米合作联社,在当地建有10万亩优质粮种植基地,通过“合作联社+公司+种粮大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打造稻米生产全产业链,成为淮安大米品牌的领头雁。

猜你喜欢

淮安稻米优质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飘香醉人时光
稻米香喷喷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