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和节水技术措施的探讨

2018-10-23郭旗

价值工程 2018年32期
关键词:节水措施问题

郭旗

摘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业水利工作成为了农村农业以经济发展和进步的核心,相关部门要积极整合管理流程和管控机制,完善水利体系的基础上,将水利工作整合体系和水利灌溉模式优化升级作为根本。本文简要的针对甘肃玉门市某水利灌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农业水利灌溉的模式和相应的节水措施,仅供参考。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market economy, agricultural water conservancy work has become the core of rural agricultur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actively integrate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control mechanism, improve the water conservancy system, and take the water conservancy work integration system and water conservancy irrigation mod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as the fundamental.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a water conservancy irrigation in Yumen City, Gansu Province, and proposes the mode of agricultural water irrig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water saving measures, for reference only.

关键词:农业水利;灌溉模式;问题;节水措施

Key words: agricultural water conservancy;irrigation mode;problem;water sav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32-0244-02

1 农业水利灌溉存在的问题

截止到2018年,我市农业灌溉水库有昌马、双塔、赤金峡3座,库容4.722亿m3,流域面积4.13万平方公里,灌溉控制面积在134.42万亩,本文以疏勒河流域水利灌溉项目为例,该地区无论是地下水资源还是降水分布都较为突出,多年平均降水量47-63mm,年蒸发量2897-3042mm,年平均气温6.9-8.8℃,属于典型的内陆干旱性气候。当地政府针对实际情况建立了相应的水利灌溉项目,但是,依旧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要求进行系统化分析和判定。若是农业水利灌溉出现问题,不仅会对生产和粮食管理造成影响,甚至会严重制约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使得地区管理工作不能得到全面落实,相应的灌溉工程发展现状也会受到影响。

一方面,农村水利设施不完善。甘肃玉门市某水利灌溉项目为小型的水利工程体系,因此,使用过程中往往存在缺陷和不足,因为小型水利灌溉工程多数都是农民自己投资建成的就使得相应的建设工程设备较为简单,持续性发展动力不足,加之质量并不合格,就会造成整体运行管理工作失去科学性价值。另一方面,甘肃玉门市某水利灌溉渠道管理工作就存在清淤工作滞后的问题。农田中水利工程项目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农田灌溉,因此,运行科学化程度决定了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实际应用效果。但是,因为甘肃玉门市某水利灌溉渠道都是临时挖掘的沟渠,其中常常伴有较多的淤泥,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淤积的问题。另外,甘肃玉门市某水利工程渠道的灌溉方式还不能满足基本的质量标准,且相应的工作质量还有待提升。

2 农业水利灌溉模式

在农业水利灌溉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结合甘肃玉门市情况选取更加适宜环境结构的灌溉模式,在维护灌溉基础效果的同时,确保相应技术体系能实现水资源的合理性利用,维护管理效果和基本管控水平。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甘肃玉门市较为常见的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主要分为渠道防渗技术、喷灌技术等,需要技术人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选择,在顺应节能环保理念的基础上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2.1 渠道防渗技术 对于不同等级的输水渠道而言,防渗处理是最基本的管控机制,因此,只有完善防渗处理的实际功效,才能有效减少水源在输送过程中出现的损耗,并且也能一定程度上对低水位进行集中管理,有效维护渠道水利用系数。在我国,目前较为常见就是利用渠道防渗技术模式实现农田的灌溉,且能够合理性完成农业输水。

在防渗过程中,要积极应用更加贴合实际需求的防渗材料,并且一定程度上减少灰土、水泥土以及混合土等后期加工材料的使用比例,有效維护整体操作流程的合理性,并且优化使用效率。例如,较为常见的就是混凝土材料。结合甘肃玉门市当地水利部门实验可知,灌溉渠的渗入处理工作十分关键,主要是借助黏土夯实的处理机制进行控制,能有效减少渗漏过程中水资源的损失量,能将其控制在45%,若是利用混凝土进行防渗处理,就能提升其应用效果,将防渗量提升至75%。尤其是在大型灌溉区域,防渗工作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为后管理提供保障,减少渗漏过程中出现的损伤问题。基于此,要想一定程度上建立健全完整的防渗管控模式,就要利用渠道防渗技术实现水资源的节约,提升输水速度[1]。

2.2 喷灌技术 在农业水利灌溉体系内,喷灌技术也是较为主流的应用体系,主要是对灌溉水进行集中加压,在相应压力作用下就能保证灌溉水直接引入到管道内,紧接着,水会被运送到最开始安装在田地间的喷头上,喷头打开就能直接完成灌溉水的引入,保证水资源均匀下落,提高灌溉的面积,也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喷灌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能有效减少占地面积,在节省人力资源的基础上保证灌溉的均匀性,能应用在不同地形区域内。但是,因为设备的成本较高,且风力会对喷灌灌溉效果产生影响,所以,要想合理地应用喷灌技术,就要完成基础准备工作。目前,我国喷灌技术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固定式管道喷灌技术,在喷灌体系中,整个系统的喷头能实现有效拆卸,且固定部分一直保持不动,其他的固定管道零部件都会埋藏在地下,不会对周围造成影响,且设置在地面上的喷头可以进行临时性拆卸,为后续土地改良和相应设备应用奠定基础。另外,固定式管道喷灌整体操作流程较为简单,能有效提升每天生产的效率,因为自动化集成度较高,也能减少人工操作的难度,然而,这种技术体系的前期投入较高。第二,半固定式管道喷灌技术,相较于固定式喷灌模式,半固定处理机制的灵活性更强,尤其是在灌溉的季节,尽管水泵和基础性零部件不能随意移动,但是,支管和喷头可以完成临时性拆卸处理,将其装设在不同的位置,就能有效提升灌溉的实际效率。最重要的是,这种模式能充分将固定式管理喷灌技术和移动式喷灌技术进行融合,从而完善控制机制的基本水平,也为后续应用管理工作的系统化优化奠定基础。正是因为这种操作的便捷化程度较高,因此成为了多数农田灌溉工作中的首选。第三,全移动式管道喷灌模式,其整体应用和管控模式相似于笃定灌溉模式,但是,其运行过程中最大的优势就是构成部分可进行随时性拆卸和处理,并且保证重装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这种灌溉模式能有效实现高利用率,且能减少基础性投资成本。但是,因为灌溉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因此,生产效率并不高,并且需要技术部门进行定期的设备维护和保养处理。

除此之外,点灌溉也是近几年应用较为广泛的灌溉技术,主要是顺应环保管理要求,合理性约束水资源利用率,确保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处理工作的实际水平,也为农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奠定基础,实现资源的全面利用和完善。

3 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措施

为了从根本上优化甘肃玉门市农业水利灌溉节水管理水平,甘肃玉门市当地政府结合实际需求制定更加有效的节水处理机制,完善管理措施和处理流程的基础上,维护灌溉控制体系的完整性。最重要的是,甘肃玉门市实施了具有针对性的节水灌溉技术,以保证农业水利灌溉工作的合理性。

3.1 完善节水技术体系 节水工程项目本身就是较为复杂且系统化的工程项目,要想合理性提高其运行水平和管控效果,就要按照标准化流程约束具体工作,维护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保证节水措施能真正实现农业节水[2]。

第一,要秉持长远的发展态度,从根本上完善节水技术管理体系,有效提出相应的管控机制,维护管理模式的同时,也要整合具体技术结构,从而整合管理流程。并且,水利部门和相关农业部门要进行系统化支持和监督,有效整合财政管理结构,保证各个部门之间能形成良好的互动,秉持合作关系的态度,有效践行节水技术体系的相关要求。第二,要结合市场发展动态落实标准化管理模式。在节水灌溉理念形成的基础上,技术部门要积极整合技术流程,顺应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节水灌溉技术和运行模式贴合地区的实际发展需求以及特点,完善配置流程的完整性和有效性[3]。

3.2 优化水资源配置 结合我国水资源发展现状可知,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就要积极建立健全完整的水资源配置机制,合理性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并且完善优化管控体系的合理性,维护管理模式和管理效果。最重要的是,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人员要对节水设备予以统筹设计和改良,结合地区实际发展进行深度的信息收集和处理,以保证能制定更加贴合实际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管理模式,保证水资源分配的过程中能按照标准化原则提高利用效率,从源头完成水资源总量的控制,然后结合需求进行配额管理,保证水资源能发挥其实际价值和最大化利用效率,一定程度上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另外,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处理机制和管理流程。最关键的是,节水灌溉体系以及水资源配置路径都要讲环境保护作为根本,从而完善水资源优化处理和发展效果,促进管控机制的全面可持续发展[4]。

3.3 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有效引进高科技技术能为管理水平和管控效率的全面升级奠定基础,也为后续不同领域内的管控效果优化提供保障。在农业发展进程中,传统灌溉技术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目前的灌溉需求,这就需要相关技术部门结合实际需求进行新技术的引进和处理。目前,较为关键的新型节水技术包括以下两种:

第一种,基于3S技术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是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以及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建立更加系统化的节水处理方案,有效整合基础信息,确保能为灌溉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第二种,基于生物技术的节水灌溉技术,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生物技术中一些抗旱节水性能较好的灌溉机制和处理体系被广泛应用,能有效提升生物链循环中节水植物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提升水资源应用水平和效果。并且,利用生物技术能有效完善植物品种的管理,整合水利工程灌溉节水控制机制的完整性,优化发展实际价值,也为后续监督管控流程的全面升级和优化奠定基础。最重要的是,将生物技术和节水灌溉结合在一起,充分顺应了环保理念,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3.4 减少面源污染问题 在农业水利灌溉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除了要整合技术体系和运行类型外,也要对可能出现的污染问题予以重视,积极整合管理流程的基础上,确保控制机制的完整性。最重要的是,要合理性应用节水技术,以保证真正实现减量化处理、无害化处理以及资源化管控,為水利灌溉模式的全面升级和项目优化奠定基础。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呈现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状态,甘肃玉门市当地政府重视农业水利灌溉节水管理机制,有效制定更加贴合地区实际发展现状的管理流程,并且保证灌溉工程能按照计划运行,维护节水技术研究力度的同时,也要积极提升节水技术体系的时效性价值,确保水资源配置工作和管理模式的全面优化能得到有效落实,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设良好的发展情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保效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青格勒巴图.浅析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6,36(10):52-52.

[2]赛衣旦·艾力.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和节水技术措施的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15):55-56.

[3]周宇.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的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4(14):192.

[4]计春野.浅析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民营科技,2016(3):204.

猜你喜欢

节水措施问题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中的节水优化措施分析
浅析建筑给排水工程节水技术措施
简析园林工程施工中的节水措施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节水型城市园林建设中节水有效措施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