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无偿性与有偿性的农业科技服务

2018-10-23刘倩男王震

价值工程 2018年32期
关键词:现状

刘倩男 王震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进行了改革、完善和调整,但仍很难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传统的无偿性农业科技服务已不再满足人们多种多样的切实需求,因而,改变原有农业科技服的体制,利用市场化的手段来提供有偿性农业科技服务就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简单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无偿性农业科技服务的不足,阐述了有偿性农业科技服务的必然性。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China's economic system has been gradually reformed, improved and adjusted from the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but it is still difficult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modern agriculture. Traditional unpai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s no longer meet the diverse needs of peopl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hange the origin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system and use market-based means to provide pai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s.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analyzes the shortage of unpai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s, and expounds the inevitability of pai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s.

关键词:现状;无偿性农业科技服务;有偿性农业科技服务

Key words: status quo;unpai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s;pai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s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32-0064-02

1 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已颇具规模。主要形成了几种模式:

一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服务体系由政府直接领导,以政府为主导,形成了一种从中央到地方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经费由国家承担,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具有财力充裕、较稳定的服务队伍、传播较快等优点,例如荷兰、马来西亚等。

二是以教育部门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通过相关教育部门构建农业科技服务点,政府公共部门进行管理监督协调,来提供相关农业科技服务的信息、技术等模式,此种模式最典型的是美国。在美国形成了结合产学研的“三位一体”模式。这种模式拥有两大特点:一是州立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是负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负责单位,州立农学院的教师则是农业科技服务研发和推广的中坚力量;二是在整个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中的经费有完备的立法保障,使经费的来源和使用均得到法律保障,做到及时落实和合理分配使用。

三是以相关技术协会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这类服务体系是以民间组织等为基础,通过建立农业协会等组织来进行结合生产资料、技术指导、产品销售、权益保障为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多见于法国、英国、日本。在日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以农业协会为基础的冠名结合模式,其最大特点就是重视科研和教育,力求实现中等农业教育的产学合作,同时,加强政府的政策机制保障,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企业的广泛参加来提高农业科技服务的发展水平。

通过表1中国外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我们不难看出,若要提高农业科技服务的发展水平,就应注重将政府、科技服务者、企业以及农民等要素充分结合,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合理利用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加入有效的市场化手段,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农业科技服务的普及和推广,使广大农户的有效需求得到满足。

2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的认知、需求以及其供给机理仍存在许多的现实问题。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对现阶段农业科技服务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等做一个初步了解。包括农户获取科技知识的途径、农业科技服务部门的建立情况及其服务满意度以及现阶段农户急需的农业科技服务内容等。农村现有的农业科技服务部门存在缺位现象,部分地区的农业科技服务部门已经不复存在,其应有的科技服务职能也不能很好的履行,因而较大部分农户对现阶段农业科技服务持不太满意的态度。

因而,针对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和供给机制中的问题提出了有偿性使用机制,力求增强农户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提高农业研究人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服务效率,以及完善农业科技服务的供给机理,针对其供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对策。

3 无偿性农业科技服务与有偿性农业科技服务

3.1 无偿性农业科技服务

当前无偿性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体制僵化、服务模式落后、服务手段单一、经费不足、人员素质不高、人员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而将市场化竞争机制引入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中,实行有偿性的農业科技服务势在必行。

就目前国内对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的研究来看,农业科技服务的发展仍不能不满足农户的具体需求。国内的一些学者就农业科技服务的供需问题总结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张永升提出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比较强烈,但对供给的满意度不高。黄武通过一系列的统计调查分析得出农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农技员的能力、种植业所占比例、生产中的技术问题等对农户关于有偿技术服务的需求意愿会产生影响。冯林芳在针对余姚市的农业科技服务供给方面的研究指出农业科技服务的供给数量、供给内容、供给方式等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国内研究现状可用图1所示。

3.2 有偿性农业科技服务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供给机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供给模式,这种模式影响了农户表达需求的途径。为改善这种情况,提高农户需求意愿,增进农户表达需求意愿的平台,建立一种多元化的有偿性农业科技服务供给模式势在必行。有偿性的农业科技服务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无偿性农业科技服务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其供给主体由政府转变为企业,以盈利为目的专门为付费者提供所需服务,广大农户的切实需求可以直接诉求与相关供给企业,真正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农业科技服务的发展。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通过利用市场化的手段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中,建立有偿性的农业科技服务制度,不仅可以科学合理的满足农户对科技服务的有效需求,还能充分调动农业科技服务相关供给方的积极性,促进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供给机制的建立,实现农业科技服务的科学化、合理化、有效化,建立一种科学完善的有偿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4 总结

无论是无偿性的农业科技服务还是有偿性的农业科技服务,其主要目的还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因而,在农业科技服务发展的过程中,要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在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首先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农业科技服务的投入,加强科技服务队伍的建设,完善基层科技服务人员的培养和考核。其次,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实力,通过一定的补偿性手段,提高高校对农业科技服务的重视,鼓励高校增进科技服务的研究力度,加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再次,引导企业等社会资金对农业科技服务的投入,政府对其予以一些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减免政策等,实现企业、高校、农户三者对接的产业链条。最后,政府鼓励农户建立农村合作社或农业技术协会等民间组织,增进农户获取科技服务的平台,加强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中的相关政策、法规等的了解。

参考文献:

[1]许竹青,刘冬梅,王伟楠.公益性还是市场化: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16(2):133-139.

[2]冯林芳,高君.基于农民需求的农业科技服务供给研究——以余姚市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7):451-454.

[3]黄玉银,王凯.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绩效、问题及优化路径——基于江苏三个水稻示范县的调查分析[J].江海学刊,2015(3):92-98.

[4]丁彦,周清明.国外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探析[J].世界农业,2013(1):28-31.

[5]陈文静,林树文,吕珊,周江梅.国内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比较分析与启示[J].台湾农业探索,2012(5):28-31.

[6]李建华.借鉴国外农技推广模式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推广[J].农业科技管理,2012(3):60-63.

[7]张永升,楊建肖,陶佩君.农户对农业科技服务满意度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13(2):133-137.

[8]黄武.农户对有偿技术服务的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种植业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10(2):54-62.

猜你喜欢

现状
黔东农村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状况与调查研究
卫生类高职校“专接本”的现状和管理对策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高职数学中微积分的教法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