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018-10-23蒋月秀

文教资料 2018年25期
关键词:语言教育培养能力语言表达

蒋月秀

摘 要: 幼儿教育在社会发展中一直备受关注,怎样提高幼儿的语言教育质量是幼儿园及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幼儿教育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意义入手,提出若干培养策略,以便提高幼儿语言教育质量,有效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 幼儿教育 语言教育 语言表达 培养能力

语言是人类日常沟通与交流的主要工具,语言表达能力对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影响,幼儿正处于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必须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视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幼儿教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下面对此进行探索与研究。

一、幼儿教育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意义

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及教师的重要教育任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语言能力在运用中发展,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在于让幼儿们想说、有机会说、敢说和喜欢说[1]。3岁—6岁儿童处于关键的语言学习时期,语言能力快速发展,但幼儿识字较少或不识字,教师的语言成为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师的语言教育教学行为直接关系到幼儿语言的学习与发展,关系到幼儿能否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所以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主动积极地营造优良的语言学习氛围,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语言,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对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促进幼儿成长与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二、幼儿教育中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策略建议

(一)积极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

识字是幼儿掌握知识、学习文化的开始,为幼儿今后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奠定坚实的基础,关系到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识字教学要强调刺激幼儿心智的发展,激发幼儿的求知欲。由于幼儿天性爱玩游戏,教师可积极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消除幼儿识字教学小学化倾向的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

例如: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应教幼儿们认识珠、子、衣、服、鞋、带和串、挂、系等字,为幼儿创设游戏情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先告诉幼儿们今天要将教室改造成超市,将自己变成售货员、顾客。针对该游戏,幼儿们表现得兴高采烈,很期待参与游戏活动。接着我将教室布置成礼品店、服装店、鞋店,让幼儿们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等角色,先开始礼品店的游戏,扮演顾客的幼儿走进去,有礼貌地和售货员交流:你好,我想买一些珠子;售货员说:好的,欢迎光临,今天超市做活动,只要你能把问题答对,就可以打7折。之后售货员将字卡拿出来,让顾客找出串珠子这个词组的搭配,找对了就可以用7折的价格买到店里的一条手工项链。整个游戏中幼儿们表现得跃跃欲试,服装店和鞋店的游戏也顺利进行,幼儿自然而然相互交流,还认识一些汉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运用有趣学习材料,提供幼儿语言表达机会。

有趣的、丰富的学习材料能吸引幼儿集中注意力,对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有重要积极作用[2]。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就可运用有趣的学习材料,让幼儿获得更多语言表达机会,满足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教师可在教育活动中运用一些图片、视频等学习材料,为幼儿提供更多说话的机会。我在某次教育活动中就运用多媒体为幼儿播放动画片《熊出没》的片断,问幼儿小动物是如何预防光头强到森林里砍树的,为什么小动物们要抵抗砍树的光头强等,通过多样化的问题让幼儿以自身的理解和感受为基础进行语言表达,形成珍惜自然资源、热爱大自然美景的思意识。在幼儿进行语言表达的环节,我还适时鼓励幼儿,表扬幼儿奇妙的想法。当幼儿的语言表达不清晰、思维混乱时,我适当引导,用“如果光头强把树木砍光了,小动物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一旦刮大风,小动物们的家会不会被破坏呢”等语言鼓励幼儿激活思维、纠正语言表达,趁机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在选择学习材料时,教师要注意从幼儿的认知特征出发,运用有暗示性的趣味材料,把学习材料和幼儿日常活动情况联系起来,发挥幼儿教育的育人价值,促使幼儿们主动参与教育活动,有更多机会进行语言表达,形成正确思想与价值观,感受到学习的美好。

(三)联系故事和生活,发展幼儿语言表达想象力。

传统的幼儿语言教育以注入式为主,因为幼儿主要依赖听及听后模仿说的途径学习语言。但即便幼儿通过这样的方式背诵大量诗歌、儿歌、故事等,仅限于幼儿的死记硬背,缺少自主思考的机会和空间。因此,幼儿教师要注意改革创新,采取联系故事和生活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及思维能力,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上不能只让幼儿模仿语言,帮助幼儿学会举一反三,依据原有语言范例自主填换内容,表达出新的意思,发展语言表达想象力。

例如:在关于小水滴旅行记的教育活动中,我将故事和幼儿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让他们认真观察干衣服和湿衣服、干毛巾和湿毛巾有什么区别,通过思考以后说出自己的看法。通过观察,幼儿们不仅得出结论,还丰富知识。为让幼儿们了解小雨滴去了哪里,我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一做实验,并将实验的结果告诉其他小朋友和老师。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幼儿们积极动脑、动手,观察力与注意力、分析能力与判断能力都得到培养,让幼儿经常对四周的事物保持主动积极的情绪,从而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变得爱动脑筋思考、可以自主发现问题、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做出初步的判断与概括等,发展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除此以外,教师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中还要注意通过综合手段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如在讲故事时要结合主题活动让幼儿们听故事、分析问题、回答问题,或用画故事、表演故事等方式加深幼儿的理解和记忆,调动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越来越主动活泼,不断发展语言能力。

(四)丰富幼儿园的环境,训练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人学习语言的过程离不开具體的语言环境,随着和他人的沟通交流逐渐增多,实践经验越来越丰富,就会慢慢学会更多语言,理解语言表达的内涵。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不难发现幼儿园里有一部分幼儿不善言辞,他们极少说话,其实这不是因为他们的语言能力弱,而是他们没有得到合适的、具体的语言学习环境。为训练幼儿口语表达,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注意丰富幼儿园的语言环境。

例如:教师可为幼儿设定与众不同的教育环节,达到丰富幼儿园环境的目的。我要求幼儿们每一天回家之后听爸爸或者妈妈讲一个小故事,第二天到了幼儿园要向我们老师汇报故事,讲得好的小朋友会得到一朵小红花,每一周都看一看、比一比,累积得到十朵小红花的幼儿就可以换得一个笑脸。在这样的激励氛围下,幼儿们热情高涨,回家后主动让爸爸妈妈讲小故事,用心地记,就害怕第二天到了幼儿园给老师和其他小朋友讲不明白。尽管幼儿们有时候不能将听来的故事讲得十分明白,甚至还有语法错误,但这都不要紧,教师开展幼儿语言教育,就应允许幼儿慢慢进步,说错了没有关系,教师可及时指导、补充,最关键之处在于调动幼儿说话和学习语言的主观能动性,在语言表达方面有更快更多的进步。在幼儿园的故事汇报环境中,口语交流氛围浓厚,教师还及时鼓励幼儿、表扬幼儿,肯定幼儿们的口语表现,让他们有更高的积极性学习语言[3]。如果教师有意无意地嘲讽甚至训斥幼儿,他们幼小的心灵上就会蒙上阴影,这种消极的情感极有可能影响幼儿的一生。所以及时适度鼓励幼儿、表扬幼儿的口语表达,这是让幼儿努力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结语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持久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幼儿园及教师要在日常幼儿教育活动中帮助幼儿一点一滴地积累,不仅要积极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语言表达兴趣,还要善于运用有趣学习资料,为幼儿提供更多语言表达机会,通过联系故事和生活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想象力,同时丰富幼儿园的语言环境,训练幼儿的口语表达,更快更好地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养成能说会道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蒋海荣.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2):108.

[2]朱媛媛.优化教学策略,发展幼儿语言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9):224.

[3]史海芸.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7(03):203-204.

猜你喜欢

语言教育培养能力语言表达
“双减”背景下主题语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