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脉络的当代启示

2018-10-23殷明

学理论·下 2018年1期
关键词:私有制阶级

殷明

摘 要:《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以两种生产为线索,展现了“伴随家庭的发展,氏族的兴起与消亡”“伴随私有制的发展,人的奴役与解放”“伴随阶级的发展,国家的兴起与消亡”三条理论脉络,体现了恩格斯对私有制等问题的理论态度,是对以往国家学说的实证回应。其思想对于当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指導意义,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

关键词:私有制;阶级;国家学说;两种生产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1-0057-02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是恩格斯在马克思的《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和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基础上,补充大量经济学论证和自身积累的历史学例证,最终创作的。既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内涵,解答了他关于起源问题的困惑,又从实证角度深化其国家学说,对于指导当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作为线索的“两种生产”

为了从实证上发现原始社会结构并验证过去著作中的理论架构,恩格斯在直接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中把握了两条线索,即在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1]15的基础上的“生活资料及必需工具的生产”与“人自身的生产”。

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日益发展,家庭发展阶段对社会制度的制约越来越让位于劳动的发展阶段。表面上,两种生产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交替”发挥作用,实际上起决定作用的一直是物质生产活动。这是因为在劳动越不发展时,生产关系仍是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尚未成为桎梏。此时,促进社会制度变化在于人的生产,但这种变化是微小的,从未超越其所处的社会形态,即无法突破制约其发展的既定历史条件。而物质生产一旦发展起来,氏族制度便因为不适应新的劳动发展阶段而被炸毁,家庭也被私有制重塑并越来越被劳动所决定。可以肯定,“两种生产”从实证角度明晰了过去马恩著作中对原始社会的模糊认识与猜测,使《起源》的三条脉络进一步明晰。

二、贯穿《起源》的三条脉络

“两种生产”作为线索,指引如下脉络:通过肯定与改造摩尔根研究亲属制度的方法,形成关于“氏族解体”的脉络;通过对原始公有制直至私有制的生活资料的生产的分析,探讨“人的解放”的脉络;通过对阶级成熟的历程以及国家代替氏族的进程的讨论,研究“国家消亡”的脉络。

(一)伴随家庭的发展,氏族的兴起与消亡

“亲属关系在一切蒙昧民族和野蛮民族的社会制度中起着决定作用” [1]40。当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发展形式时,人自身的生产在表面上促进家庭发展。基于种的生产的需要与实践,非近亲繁殖的后代可以更好地生存这一自然选择现象被逐步发现,从而对近亲繁殖的限制愈发严格。“不容置疑,凡近亲繁殖因这一进步而受到限制的部落,其发展一定要比那些依然把兄弟姊妹婚姻当作惯例和规定的部落更加迅速,更加完全” [1]49。由此产生了血缘家庭,并向普那路亚家庭过渡,形成原始形式的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的母权制氏族,并逐步兴起。

而当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的桎梏,原本隐藏着的物质生产的决定性作用开始显现。随着生产资料的改进与偶然的剩余的常态化,男子借由对畜群、奴隶的占有,在家庭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开发出前所未有的财富的来源”[1]65的男性占有逐步形成,群婚向个体婚发展,形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专偶制。因而在阶级社会中,即使是在生产关系仍是生产力的发展形式的阶段,家庭的演变也直接受劳动的制约。自氏族、共产制家庭公社的土地共耕,到土地定期重新分配的家户经济(仍属共产制,“家户经济是共产制的”[1]178),再到土地私有下“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 [1]183,原始公有制在家庭层面存在的基础被打碎,氏族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一般经济条件,逐步走向消亡。

(二)伴随私有制的发展,人的奴役与解放

由于个体婚制的出现,特别是资产阶级针对女性的专偶制,在家庭中“女性被男性奴役”[1]78与压迫。恩格斯指出“现代的个体家庭建立在公开的或隐蔽的妇女的家务奴隶制之上”[1]87,从而引发了妇女解放的问题。只有将生产资料转为公有,将私人的家务变为社会的事业,从而消除私有制这一资本主义专偶制度的经济基础,真正实现完全的专偶制,实现妇女的解放。在私有财产塑造的家庭关系中,“丈夫是资产者,妻子则相当于无产阶级”[1]87,便由妇女解放的问题上升到阶级解放、人的解放的问题。

实际上,从雅典、罗马国家开始,人民就被按照占有财富的多少划分为不同等级,享有不同的权利义务。19世纪的国家中也是如此,“只要法律在字面上规定双方平等”[1]86,那么双方实际的经济地位带来的一方对另一方的压迫也就被默认了。只有使生产者在“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基础上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1]193,才能使古代氏族在更高形式上复活,从而彻底摆脱“文明时代的三大时期所特有的三大奴役形式”[1]195,彻底摆脱统治与奴役[1]178,实现人的解放与复归。

(三)伴随阶级的发展,国家的兴起与消亡

随着技术的进步与生产的多样化,人们开始各司其职,手工业与农业相分工,职业身份成为阶级划分的依据,而不是血缘。此外,商人这一新阶级的产生在经济上支配与压迫生产者,“它根本不参与生产,但完全夺取了生产的领导权”[1]185,进一步激化阶级间的矛盾,使得除了舆论以外没有任何强制手段的氏族[1]188崩坏成废墟,国家以雅典式、罗马式、德意志式三种方式建成。其中,德意志式表面上是由于所征服的广袤土地对血缘氏族进行了地区形式的改造,实际上是因为与罗马帝国的生产水平相比“没有根本性的下降和上升,因此……产生了同样的财产分配和同样的居民阶级”[1]174,从而在阶级压迫中发展为封建制[1]175。

三种方式均体现出国家是社会矛盾的产物,无论是在氏族外部还是内部长成,国家都是在社会中产生的。国家不是超阶级的,它建立在阶级统治的基础上。拉萨尔派的超阶级国家观站不住脚,恩格斯为《哥达纲领批判》提供了有力的实证论据。国家不是永恒的,曾有过不需要国家的社会,未来随着阶级消亡也必然走向国家消失的社会。而生产的迅速发展,正逐步使社会走向阶级不仅不再必要而且阶级阻碍了生产的阶段,从而在实证上检验了过去马恩国家学说的理论构建。

三、《起源》思想的当代启示

虽然距离《起源》第一版发表已有一百三十余年,在此期间,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关于原始社会也有诸多新的发展,部分史料需要更新。如恩格斯指出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转变,“只要有一个简单的决定”[1]67“这一革命是怎样容易地完成的”[1]68,然而从现代人类学资料来看,这一过程是相当复杂和漫长的[2]12。但上述三条脉络探讨的主题却一直贯穿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其当代启示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要重视相关研究的经济学论证

虽然摩尔根重新发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并在对比的主要点中得到与马克思相同的结果,但因为摩尔根没有从本质上也就是生产上进行充足的经济论证,因而其结论无法彻底批驳资产阶级学者关于国家问题的非历史主义观点[3]14,不能直接服务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这也给我们指明了,分析历史要从生产和再生产出发的根本方法,注重进行经济学论证。同时要注重在事物的内在矛盾中研究事物的辩证发展。私有制的发展既解放了人也奴役了人;家庭中同样的分工,在过去保证女子占统治地位,而今则使男子占统治地位;阶级与隶属关系既是压迫与剥削的手段,也“给被奴役者提供了一个使自己作为阶级而逐渐获得解放的手段” [1]176。

(二)要重视对马恩著作的整体性研究

从原始社会一直演进到文明时代,《起源》实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4]5,既为《哥达纲领批判》中批判拉萨尔“超阶级的国家观”给予了支撑[5]24,也对新社会“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6]434进行了充分論证。这种“旧社会的痕迹”的体现,正如由易落魁人、夏威夷人的实际家庭关系与亲属制度间的矛盾入手,摩尔根和恩格斯均得出的“亲属制度总是落后于家庭制度”这一规律,“只是在家庭已经根本变化了的时候,它才发生根本的变化”[1]41,在对偶婚初步确立的社会中,“群婚的遗迹还没有完全消失”[1]61。在德意志人国家中,按地区进行改造后的氏族以马尔克公社的形式继续存在几个世纪。

必须指出,过渡时期旧的社会特征仍旧存在,特别是在旧社会得以形成国家的动因仍然存在,因而在过渡时期国家继续存在。但国家由过去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少数人对大多数人的统治与奴役,变为无产阶级这一占大多数的人的革命专政,属性发生本质变化。

(三)要重视对基本原理体系的发展

在唯物史观建立的年代,因为史料与遗迹发掘的欠缺,整个社会对于成文史以前的历史的研究都显得十分不充分。但马恩一直注重对原始社会的研究;马克思晚年,对人类学、历史学摘录了大量笔记并初步形成部分结论;恩格斯借由《起源》一书的创作,提出了“两种生产”理论,实际上是唯物史观运用于原始社会的必然结果。明晰两种生产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既有助于我们明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概括出来的最初历史的四个因素;也有助于我们认清在阶级消亡后社会发展动力的新的可能形态。这一理论是恩格斯研究有阶级以前的社会的重要结论,值得我们进一步发掘与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姜大仁.《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三主题解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5).

[3]梅荣政,陈留根.唯物史观的丰碑——读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J].高校理论战线,2008 (4).

[4]陈长畅.恩格斯对国家起源的研究及其方法论的意义——纪念《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发表一百周年[J].法学评论,1984(3).

[5]谭昆.对恩格斯国家起源学说的一点认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笔记[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私有制阶级
家庭形式与私有制关系对于国家形成的影响
还原真实
接爱与流变:《大堰河—我的保姆》
论周立波《暴风骤雨》中阶级伦理的建构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
认识和把握战争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马克思的个人、阶级和人类关系探析
感性个体与社会存在的分离及融合
现代性的身体话语
所有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