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前急救护理用于急性创伤性休克的临床分析

2018-10-22张旭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0期
关键词:性休克成功率护理人员

张旭阳,张 扬

(1.乌鲁木齐市急救中心急救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2.新疆军区总医院儿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在本次研究中,为了能够有效探究对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回顾性的分析了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资料,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了研究,现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我急救中心救治)的年龄分布在17-71岁之间的76例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运用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以及观察组38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6例,其中19例为交通事故、10例为锐器损伤、9例为砸伤;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21例,其中22例为交通事故、9例为锐器损伤、7例为砸伤。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因素等一般资料,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院前常规化护理:当接到急诊求救后,医院应该在5(4)分钟内派救护车出发,并在途中与现场保持联系。到达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评估,同时对患者实施心电监护、静脉通道建立等常规化急救护理[1]。而给予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首先,医院应该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专业技能以及知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其次,在接到急救电话后,护理人员应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同时迅速排出救护车。在救护车赶往现场的同时,护理人员应该现场人员积极沟通,以保障现场人员能够配合完成一些紧急措施,以此使患者的安全得到保障,

再次,护理人员应该在急救时保持冷静,根据患者的伤情取适合患者的体位;让患者保持呼吸通畅,必要时给予患者吸氧,降低患者因缺氧而造成的的器官组织损伤;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为其输液,及时找到患者的出血点,并采取适当的止血措施;对骨折患者应立即采取骨折处的固定;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针对患者随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好相关防范工作。

最后,在转移患者入院前,要对存在的风险进行预判,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辅助治疗等情况,做好紧急处理。让患者保持平卧,确保其静脉的通常,通知医院及时准备抢救[2]。

1.3 评价标准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急救的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其中,使用本院(急救中心)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实施调查,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急救的成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急救的成功率为94.74%,且对照组患者急救的成功率为81.5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救的成功率对比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2.11%,其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9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3 讨 论

对于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而言,其病情较重、发展速度较快且合并症较多,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该病症以突发性为主,患者因创伤部位出血而引起血液循环量的降低,进而导致患者的身体器官受到损伤。倘若患者不能得到紧急救治,就会导致患者发生死亡[3]。因此,对患者实施有效、及时的院前急救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使患者的死亡率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急救的成功率为94.74%,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8%,(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2.11%,其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

综上所述,对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使患者的急救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均得到有效的提升,值得被广泛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猜你喜欢

性休克成功率护理人员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综合护理应用效果
院前急救对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风险分析及护理安全对策研究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