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恶性肿瘤患者应用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效果比较

2018-10-22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0期
关键词:输液组间导管

顾 迪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0)

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静脉化疗是主要治疗方式。由于化疗药物对于外周血管刺激性较高,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药物外渗,进而导致局部组织坏死的发生[1]。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穿刺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势,可为长期维持静脉通路患者提供有效且完整的静脉途径。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AP)则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静脉输液装置[2]。本次研究选取56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PICC与VAP两种静脉输液途径化疗的临床疗效,现作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急性白血病患者12例,肠癌29例,乳房癌15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区间35~67岁,平均年龄(41.28±3.29)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区间34~66岁,平均年龄(41.76±3.95)岁。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术前完善血常规、心电图、凝血功能、x线胸片等多项检查,排除存在手术禁忌症患者,置管后给予两组患者静脉滴注化疗药物、高浓度营养物质以及血制品等。对照组采用三向瓣模式经外周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人员在病房内操作,取仰卧位,上肢外展90°,穿刺筋脉选择贵要筋脉、肘中静脉。操作方法严格按照PICC操作规范实施操作。观察组采用三向瓣膜式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由医师在手术室内进行操作,患者取仰卧位,穿刺静脉选择锁骨下静脉,并严格按照VAP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与留置时间,同时统计两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组间数据比较,计数资料以(n,%)进行描述且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s)描述且行t检验,若组间数据P<0.05则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置管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89.28%低于对照组92.8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3.57%低于对照组21.43%,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见表1。

表1 两组置管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置管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时间为(12.58±0.28)月;对照组患者的置管时间为(9.54±3.14)月,在置管时间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更长且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2.4627,P<0.05)。

3 讨 论

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治疗周期较长,且化疗药物的输入剂量较大,同时也会输送高浓度营养物质与血制品,多数病例合并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低下,传统给药途径易导致患者出现静脉炎、局部水肿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3]。因此,给予血液恶性肿瘤患者植入PICC或者VAP均可创造良好静脉通路。PICC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置管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便捷的优势,护士在病房内即可操作,但是由于PICC导管与外界相联,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患者日常生活的开展,也会增加相关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VAP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的静脉输液装置,便于患者携带,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留置时间长[4]。

综上,VAP与PICC均可减少化疗药物对患者血管造成的损害,减轻患者痛苦,但相比之下,VAP的留置时间更长,且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猜你喜欢

输液组间导管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