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膳食护理结合营养管理对老年食管癌患者转归的临床改善作用

2018-10-22莉,张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0期
关键词:白蛋白食管癌膳食

王 莉,张 爽

(1.安徽省蚌埠市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安徽 蚌埠 233000;2.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安徽 蚌埠 233000)

近几年,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饮食习惯不健康,导致食管癌发病率逐年增多。据有关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有近30万人由于食管癌而去世,食管癌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关注的主要疾病之一[1]。临床上对食管癌的治疗通常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式。但是食管癌患者预后较差,很多患者手术后往往因为营养不良而死亡,所以早期对患者实施营养状况评估具有重要的作用[2]。围术期对患者实施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并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营养管理,保证患者术后营养全面、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为患者的恢复提供充足的帮助,有效提高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3-4]。本次研究选取40例患者实施膳食护理结合营养管理以研究对老年食管癌患者转归的临床改善作用,并做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实施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4.25±5.24)岁;体质量:(70.24±6.45)kg;肿瘤分期:5例Ⅰ期,22例Ⅱ期,13例Ⅲ期;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62-84岁,平均年龄(63.41±4.27)岁;体质量:(69.36±5.57)kg;肿瘤分期:8例Ⅰ期,20例Ⅱ期,12例Ⅲ期;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可以实施统计学比较。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过诊断确诊为食管鳞状细胞癌;②所有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③所有患者均获得知情权,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明显智能、认知障碍,严重精神疾病;②合并其他严重影响预后的躯体疾病;③恶性心律失常;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实施干预,患者入院后对患者实施营养状况评估和检测,并依据检测结果指导患者饮食;同时要给予患者全肠外营养治疗,术后禁食3-4d,而后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常规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述专科营养知识,另外还要嘱咐患者做好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预防发生空腔感染和压疮的发生。

1.2.2 观察组方法

给予观察组常规护理+营养管理,首先确定责任医师的工作职责,患者入院后必须给予患者常规检查和治疗,并且术前1周左右要口服EN制剂,以便保证患者营养;术后嘱咐患者进食流质饮食,并在此基础上服用800ml/d的瑞能;术前1d实施营养状况测评处理,了解患者基本营养状况。

术后第1d将250ml适温的葡萄糖液通过营养管滴入患者肠道内;术后第2 d分3次经营养管滴注瑞能,每次滴入200ml。观察患者是否伴有腹痛、腹胀、腹泻的症状;术后第3d利用营养管滴注1000ml/d的瑞能,分5次滴注,每次滴注200ml。

对患者实施能量转换计算分析,如果发现患者出现能量不足的情况,必须要对患者实施经深静脉导管补充能量;术后1周后患者肛门恢复排气,这时对患者进行一次营养检测,并做好记录;患者恢复经口进食后,饮食主要以温软容易消化食物为主;术后第7d逐渐降低瑞能服用量;术后第12d,患者的饮食结构以清淡半流质食物为主,同时要停止肠内营养支持。术后每日所需要的量就是每日每公斤的体重量105-126KJ,糖脂比:(1-2):1,氮量为0.2g/(kg*d)体质量,禁食时间为7d。

术后3周左右患者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可以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同时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调整卧姿,促进肠胃蠕动,预防呕吐、反酸的情况出现;患者睡眠时要抬高床头30-45度,使患者保持舒适的姿势。

1.3 评价指标

1.3.1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风险筛查采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此表包含初筛和最终筛查状况,能够做到前瞻性动态预测患者出现的营养不良风险状况。量表中包含4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分析原发疾病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第二个是近3个月体质量变化;第3个是近1周饮食摄入量变化;第四个是患者体质量变化情况。

1.3.2 临床指标观察

患者体质量的分析指标:体质量过轻:<18.5;体质量正常:18.5-25;体质量过重:25-28;体质量肥胖28-32。另外患者入院时、术前第1d、术后第8d,术后6个月分别检测患者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并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分析采用软件SPSS.20软件进行处理,研究中有关计量资料均采用卡方值表示,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体质量和NRS2002评分比较

入院时,2组患者BMI和NRS2002评分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和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BMI和NRS.2002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分析见表1。

表1 2组患者BMI和NRS.2002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手术前1d血清白蛋白与转铁蛋白之间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8d和术后6个月,2组患者转铁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均发生较大的变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2组患者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变化分析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经过治疗和护理,发现观察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1例吻合口瘘、2例切口感染、1例压疮,并发症发生率10.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分析见表3。

3 讨 论

食管癌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此病与真菌感染、微量元素缺乏、亚硝酸盐摄入过多以及维生素缺乏等有密切的关联性[5]。临床上对食管癌一般采用手术治疗,因为术前营养摄入量不足、恶性肿瘤的消耗,容易使得患者术后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再加上手术创伤较大且术后有一段禁食时间,都会加重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的状况,进而引发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提高[6-7]。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加强患者术后营养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n/%)

近几年,膳食护理联合营养管理在食管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比较广泛。膳食护理就是饮食护理,指的是根据特殊病情,需在统一食谱之外安排的饮食,可与营养室共同协商解决。对来自中医典籍和民间的食疗处方,确有疗效且患者必需的,由主治医师与营养室研究后采用。对患者家属送来的饮食,医护人员应了解情况予以指导。营养管理就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营养需求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营养支持和饮食计划,为患者疾病康复提供良好的条件。膳食护理和营养管理符合人体代谢生理需求,促进人体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调节,同时促进患者术后肠胃蠕动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8]。对老年食管癌患者应用膳食护理联合营养管理,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9-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营养不良风险明显降低,营养指标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第8d、术后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的变化均比较大,P<0.05;提示膳食护理联合营养管理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有很好的效果,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和营养状况,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膳食护理联合营养管理应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中,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使患者营养均衡,同时能够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所以说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白蛋白食管癌膳食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从营养膳食学角度分析体育生日常膳食的管理
秋天膳食九字诀
速滑运动员的膳食营养补充措施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
白蛋白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