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及对策探析

2018-10-21苏娟聂欢

健康周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产科护理对策分析风险

苏娟 聂欢

【摘  要】目的:为了提升产科护理的整体质量,对于产科护理中的相关风险问题做出有效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关措施。方法:以之前就诊患者的资料,即未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前为对照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后作为参照组。结果:从两组产科护理工作的相关满意度调查情况来看,研究组中总体产科护理情况明显要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中,并发症的发病比例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全面且细致的护理服务及风险管理方式,对于产科护理工作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且能大大减少病房内护理风险率的发生。

【关键词】产科护理;风险;对策分析

与社会中其他行业相比较而言,护理行业是我国服务行业中的基础,也是医疗服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护理工作中需要直接面对面打交道,加之,患者的人流量加大,病情较复杂等情况,这就导致了产科内的风险率大大提升。同时,产科作为护理工作中的基础内容,其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广,其工作的质量直接会影响到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甚至生命,因此产科的护理工作,也成为了广大家庭及社会关注的主体。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产科护理工作也有了进一步要求,而作为产科护理人员也需要认识到这一变化,努力提升服务质量。产科护理工作中,会存在大量风险率较高的事件,而针对于这一问题,采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之后,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具体相关资料及方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内产科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前后的患者各80例,孕妇年龄在23-40岁之间,其中包含初产妇96例,经产妇64例对于孕妇的相关资料进行全面分析,两组产妇,家庭背景,年龄均无明显差异,符合临床实验标准(p<0.05)。

1.2方法

1.2.1为孕妇提供一个舒适的分娩环境

对于大部分孕妇来说,基本都是初产,缺乏相关分娩经验。在产前较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惧及孤独等情况。因此,作为产科护士人员要认识到产妇这一特征,并且需要与产前孕妇进行有效的沟通,积极向其讲述生产过程中一些常规生产知识及相关注意事项,并向其家属讲述一些陪产过程中需要做的相关服务内容,及产后护理工作,让患者及家属对于初生产有个大致认识。这样,患者及家属在产前阶段都能进行有效调节,也能促进护患人员的关系,从而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减少医疗纠纷。

1.2.2做好相关的工作风险评估机制,提高预见性护理控制

预产妇在住院后,需要对于其相关的资料信息及时进行搜集,并通过其相关信息,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前做出预估、分析,然后制定出合理的应对机制。同时,对于产妇护理工作中,要做到人性化服务模式,对于一些公共场所要及时设立相关警示标志,以减少孕妇意外情况的发生,对于孕妇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解答,增加患者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从而提升配合意识。

1.2.3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知识

作为护理人员在实际护理工作中,要善于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及能力,同时要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以此提升自身在实际工作的风险应变能力。对于新入职的护理人员,要加强培训工作,让其熟练掌握产妇护理中的一些基本技巧及相关注意内容,并将这些学习到的知识能够合理在工作中加以运用。同时,为了保证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能够进一步得到落实,可以设立定期考核制度,其考核内容可包含产科理论知识、护理技能及急救技能等。

1.2.4做好产科风险管理工作

在风险管理制度制定过程中,一方面要求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行事,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于潜在风险认真分析,找到问题源。一旦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告知护理长或者医生。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在交班时,需要主动交代相关护理内容及注意要点,并核查清楚孕妇的相关信息,以防出现问题。在对孕妇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时,需要对相关情况先做出相关的评测、分析,以提升整体护理效果,降低风险发生率。

1.3統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可以采用%来表示,采用卡方进行组间数据的检验,P<0.05.

2 结果

产科护理工作中,通过对于产科前后的风险护理分析可知,采用风险护理措施后整体护理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产妇并发症情况的发生,对于产妇护理工作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3 讨论

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风险因素,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孕产妇对于相关分娩知识缺乏一定的认识,加上家属的一些态度及现实因素作用下,产妇往往在思想上会出现恐惧、紧张及焦虑情绪。同时,当产妇遇到异常分娩即胎儿巨大、多胎及胎位异常时,这时胎儿往往会由于生产时间过长导致窒息死亡,严重者可能危及到母体生命。此外,产妇在生产中还可能出现,胎动、胎心率异常及羊水污染等情况,都会给母体及胎儿带来一定的危险。加之,一些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责任心相对缺乏、专业知识技能不足以及在实际护理过程中不能按规范流程来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潜在的风险因素。因此,就上述情况来看,实际护理工作中采取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是有必要的,且通过相关研究资料也可以看到,采用风险管理措施后,产科护理整体质量有了明显提升,相关风险事件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对于产妇及生命健康问题,带来了更可靠的保障,大大减少了护患的纠纷。

参考文献

[1]乔凤玲,王玉珍.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87).

[2]李旭芳.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及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5, (12).

猜你喜欢

产科护理对策分析风险
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产科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