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核病医院的感染预防及其控制效果探究

2018-10-21闫巧丽

健康周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预防控制感染率结核病

闫巧丽

【摘  要】目的:研究在结核病院区强化感染预防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60位结核病确诊病患,对其中30例强化感染预防,比较两组感染防控效果。结果:对照组感染总发生率为23.33%,观察组仅为3.33%。结论:结核病院内感染类型呈多样化,对感染的预防控制需从源头全方位着手,降低感染率。

【关键词】结核病;感染率;预防控制

结核病内科相对于其它科室而言感染发生率明显偏高,大多为医源性因素造成。由于护理人员与患者处于密切长期接触状态,感染可能发生于各个环节并表现在各个层面,因此对感染的全方位预防尤为重要[1]。本文以对比形式观察了强化病区感染防控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结核病医院内科在2018年4月至8月期间收治的结核病确诊住院病患共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9:11;年龄区间处于36-71岁,平均年龄(56.71±5.29)岁;结核病病程平均(5.14±0.97)年。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18:12;年龄区间处于38-71岁,平均年龄(57.13±5.06)岁;结核病病程平均(5.22±0.83)年。组间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经我院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确诊为结核病,对研究知情

剔除标准:精神障碍、意识障碍者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仅实施基础护理操作,包含全面指导病情进展、观察基本病情状况、叮嘱病患遵医嘱服药等[2]。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院内感染实施强化防控处理,具体操作如下。

1.2.1强化人员培训

对医务人员强化感染控制能力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相关培训。例如如何正确穿脱隔离衣、如何正确佩戴防护口罩、七步洗手法的正确步骤、高风险操作的标准预防方法等等。由质量控制护士以及科室护士长进行感染防控培训的检查与监督工作,层层把关下对错误行为及时纠正,让每位医护人员自觉执行无菌操作以及消毒隔离相关规程。

1.2.2严格消毒隔离灭菌

灭菌、消毒、隔离等操作的最终目的均在于防控交叉感染。由于结核病区不少病患对药物已经存在耐药性且病患之间容易相互传染,因此必须强调对感染的前期防控。病房清洁方面,每日应至少消毒兩次,使用挂壁式臭氧空气消毒机,每次开机60分钟,使用氯消毒液每日擦洗物体表面,包含听诊器、血压计等相关仪器。若发现存在感染迹象的病患应及时观察疑似感染位置进展状况,必要时隔离处理。强化“一人一用一灭菌”相关理念的实际落实。

1.2.3健全防控体系

由质量控制护士、护士长、科室主任建立三层防控体系,明确各层级管理人员在感染防控方面的责任与义务,重新规划病区分区以及布局。强调操作规程以及规章制度的切实落实。检查方面,以随机抽查与定期检查两种相结合模式加以完善,重视日常感染质量控制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切实整改。

1.2.4落实消毒操作

对于疑似感染病患以及确定感染病患,应对其枕套、被套、床单等彻底消毒。使用有效氯消毒液消毒后,用塑料袋将物品包扎并送往清洗中心再次清洗。对于已出院患者所使用过的物品,应使用消毒器至少消毒半小时并在臭氧消毒机下照射两小时左右。病房必须臭氧消毒、密封24小时之后通风半小时才可安排新入院病患,彻底消除感染隐患。

1.2.5重视患者管理

在结核病患者中,对于耐多药结核病患应尽量安排单间病房。若无法达到相应医疗条件则安排相同或相似病种的患者住在同一病房。通过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等方式强调患者自身对感染的预防。在病房外悬挂明显防感染标志,提示非必要情况下不得随意出入。加强对患者以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告知耐多药结核病在传染、感染等方面的特殊性,疾病传播的途径、严重性,以及做好日常隔离、消毒的必要性。向患者发放医用痰袋与痰杯,指导其正确使用,切忌随意在病区内吐痰。告知患者在咳嗽、打喷嚏等容易感染他人的情况下应使用纸巾或手帕将口鼻遮掩,尽可能降低耐药结核菌的广泛传播。鼓励患者在室外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强调其遵医行为以及自我行为的监控。

1.3观察指标

统计病患住院期间出现的感染症状,计算组内总感染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感染率以[n(%)]表示,以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组内发生的院内感染病例,显示对照组总发生率为23.33%,观察组仅为3.33%(p<0.05)。

3 讨论

医院感染属于并不罕见的一种现象,患者在住院期间或出院后出现的感染现象均可归纳为医院感染[3]。由于感染病菌存在潜伏期,因此对于结核病区而言更应强调对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避免耐多药结核菌广泛传播。

相关调查发现,约有40%左右的院内感染与预防控制工作存在关联性。传统管理中由于在细则上未进行完善、制度上未切实落实,造成实际工作中容易由于纰漏、疏忽而增加不必要感染发生率[4]。无论是患者还是医护人员,均存在感染风险。本次研究中实施的感染防控策略包含对医护人员意识、专业性操作的纠正与强化,以及对患者主动防范的教育指导。结果显示,在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上得到了显著成效。总之,强化对院内感染的防控措施应从细节着手,重视各项操作的无菌化以及有效消毒隔离,在意识层面加以重视,保障患者就医质量及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春梅,王克芳. 感染预防控制对肺结核病房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影响效果的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07):1305-1306.

[2]尹立红. 强化护理管理在结核病医院内科预防感染中应用效果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4):171-172.

[3]黄巧巧. 强化护理管理在结核病医院内科预防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5):245-247.

[4]白秀莲. 结核病感染控制在降低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2):23-25.

猜你喜欢

预防控制感染率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生命至上 全力投入 终结结核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悬臂斗轮堆取料机的常见故障以及预防控制分析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与对策
和静县牧区土尔扈特牧羊犬犬瘟热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为什么全球结核病人数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