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SD负压封闭引流在骨科的应用与护理

2018-10-21时悦明

健康周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护理

时悦明

【摘  要】目的:探討VSD负压封闭引流在骨科四肢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损伤及感染创面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对30例应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患者进行心理、生活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等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所以患者通过精心的护理,创面均愈合,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结论:VSD负压封闭引流在骨科创面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VSD技术;骨科创伤;护理

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是由德国UJM大学Fleischman博士1992年首创,该技术不仅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还可以将创面内的坏死组织排出,保持引流创面的清洁,改善创面的血液循环,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该方法减少了患者换药次数和患者的痛苦、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为患者减少了医疗费用和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4年10月-2016年1月,本科收治30例住院患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5-57岁,平均38岁。受伤原因:高空坠落伤3例、创伤性慢性骨髓炎7例,车祸致骨筋膜室综合症2例,机器绞伤6例,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12例。创面均为1%-5%体表面积。

1.2方法

首先进行彻底清创,尽可能切除坏死筋膜、肌肉组织并清除异物,根据创面大小修建VSD敷料,必要时进行裁剪或拼接,一般敷料边缘要比创面边缘大2厘米左右,这样能保证敷料全部覆盖创面。将包裹多侧孔的引流管、医用泡沫置于创面,外用生物半透明膜使其密闭,外接负压装置。当VSD敷料有明显的塌陷,说明封闭性较好,负压吸引效果较为满意,要保证24小时持续吸引,感染创面可同时用敏感抗生素或庆大霉素液冲洗。对引流过程中存在的漏气、阻塞等情况要加强重视,及时处理。一般5-7天后取出VSD,根据创面情况决定Ⅱ期治疗[1]

2 观察与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患者多因患病时间长,反复发作,经济压力较大,加上从未接触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同时担心术后肢体能否恢复正常,心理负担沉重,可能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2]。医护人员和家属应一起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向其介绍相关知识,注意事项,试举成功案例,利用图片、视频向患者介绍,消除患者的顾虑,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1.2饮食护理:因患者的创面较大,渗出液较多,大量蛋白物质的丢失,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胶原、微量元素(铜、锌、铁、钙)及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糖尿病患者应控制好血糖。

2.2术后护理

2.2.1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保持负压引流管的通畅,观察VSD持续负压吸引的压力是否维持在0.02-0.06Mpa之间。密切观察VSD材料,如有敷料鼓起,不见管型的现象,可能是引流管阻塞、负压源异常、接头漏气、引流管出现压迫或打折等原因,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处理。定时(每隔2小时)向下挤压引流管,有利于引流管口及管壁上的血块随压力排除,如发现引流管中有一段变干的引流物堵塞管腔,甚至敷料,不见管型。可以逆行在引流管中注入生理盐水浸泡,待堵管物变软后,重新接通负压源。每日更换引流瓶,在更换引流瓶时,为防止引流瓶内的液体回流到VSD敷料内,先用止血钳夹住引流管,关闭负压源,更换完毕再重新调整负压,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如有大量新鲜血液引出,并伴有血压下降、脉搏微弱等失血情况,应终止吸引,立即通知医生,看是否有内出血,及时予以处理。患者更换体位时,引流管经常会出现扭曲、受压等情况,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2.2.2患肢护理:抬高患肢,有利于静脉回流,减少肿胀。保持患肢功能位,合并骨折肢体,做好固定并保持体位的舒适。观察患肢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活动、肢端末梢血运情况,保护夹板或石膏固定的骨突部位,防止压疮形成。观察有无脂肪栓塞、挤压综合征等。

2.2.3用药的护理:术后根据医嘱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根据手术前后多次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用药期间观察效果及反应。

3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1 VSD术后大出血

由于负压源过大,创面止血不彻底,造成大量的新鲜血液被吸出,患者因大量失血而引起休克。故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引流瓶中有无新鲜血液被引出,及时予以对症处理。

3.2伤口感染

感染是骨科经常发生的情况,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和局部伤口有无红肿热痛。如果敷料出现灰褐色或黄绿色、绿脓色的污点,有时会透过半透膜散发出臭味,在负压吸引过程中,创面的感染情况不会进一步扩散,不会影响VSD的治疗效果,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3.3皮肤护理

严密观察引流管周围的皮肤情况,虽然负压吸引过程中半透膜导致皮肤病发生的概率较低,但也偶有发生张力性水疱、毛囊炎、皮炎等,粘贴前要对创面周围皮肤进行全面清洁,粘贴时避免皮肤过度牵拉,如在负压吸引中皮肤出现红肿,要及时更换贴膜。

4 结果

本组30例患者中,22例通过一次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后,创面全部愈合。8例因创面较大,再行游离植皮加VSD术,7天后皮片成活,创面愈合。

5 讨论

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及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创面不易愈合,以往的治疗方法通常是以换药或放置引流条或引流管对创面进行引流,以排出创面内的坏死组织、分泌物、脓液等,但这些办法临床效果常不尽人意,迫使患者长期换药、卧床,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VSD负压封闭引流能对骨科创面进行科学的处理,采用负压吸引装置,能使创面内渗液等达到“零聚积”[3],帮助创面新组织的生长,对促进创面的愈合,刺激肉芽组织快速和良好生长有积极的作用,减少致残率。降低了创伤的致死率,避免了开放换药时院内交叉感染的出现,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吴茂青,杨杰山.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面中的应用概述[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2(6):123.

[2]高大.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损伤感染创面的护理观察[J].现代护理,2008,5(15):140-141.

[3]刘三风,刘志豪,戴志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各种复杂创面修复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09,15(6):66-67.

猜你喜欢

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方法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优质护理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