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部彩超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分析

2018-10-21古强华王朝清褚俊山

健康周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

古强华 王朝清 褚俊山

【摘  要】目的:分析腹部彩超在胆管结石诊断中的作用价值,为后续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9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观察组加入腹部彩超,检查结果与金标准相比较,分析其临床作用价值。结果:观察组准确率为88.9%、特异性为84.2%、敏感性92.3%、阳性预测率为88.9%、阴性预测率为84.2%;对照组以上数值分别为66.7%(30/45);60.0%(12/12);69.2(18/26);72.0%(18/25);60.0%(12/20),两组以上结果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部彩超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具有显著价值,为一种安全检查方式,临床可根据具体选择。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腹部彩超;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胆总管结石是肝胆外科常见疾病,发病率约占胆系结石的20%,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变化使得该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胆总管结石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胀痛、背部疼痛,而合并感染时会引发与急腹症相似的剧烈腹部疼痛。目前胆总管结石临床治疗方法为胰胆管逆行造影取石术,而诊断方法具有多样性,何种检查方法更具有作用价值为本次研究重点,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

1 资料来源及方法

1.1基础资料

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9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纳入标准:患者经手术证实为胆总管结石;对于本次检查方法自愿;排除标准:内镜治疗禁忌症;心肝肾等严重器官障碍;有上腹部手术史;急性肠梗患者;对于本次检查方法不同意患者。随机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男女比为22/23,年龄26-65岁,平均(42.3±2.5)歲,病程10d-15个月,平均(3.0±0.0)个月,胆总管直径0.2-2.0cm,平均(1.1±0.5)cm,疾病类型:原发性胆总管结石33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炎12例;对照组男女比为25/20,年龄26-67岁,平均(42.7±2.9)岁,病程10d-18个月,平均(3.4±0.3)个月,胆总管直径0.2-2.0cm,平均(1.1±0.5)cm,疾病类型:原发性胆总管结石30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炎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纳入统计学软件分析后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进行组间数据比较。

1.2诊断方法

对照组采取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核磁共振仪器为GE1.5T,患者取仰卧位,认真观察胆管走向以及胆汁充盈情况,分享是否具有异常和充盈缺损。观察组加入腹部彩超:采用飞利浦IE33多功能彩色超声诊断仪,设置腹部探头频率为3.5MHz。叮嘱患者检查前一天晚饭后禁食,早晨空腹检查。患者取仰卧位,然后取左侧位,在进行仰卧及左侧检查时仔细观察胆总管是否具有扩张以及具体扩张程度,并沿着扩张的胆总管寻找结石,记录结石大小、位置以及数量等信息。

1.3观察项目

以外科手术结果为标准,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的具体情况。特异性=[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100%;敏感性=[真阳性/(假阴性+真阳性)]*100%;准确性=(真阴性+真阳性)/例数*100%;阳性预测率=[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100%;阴性预测率=[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100%。

1.4数据分析

相关数据均纳入统计分析学软件SPSS22.0中进行分析比较,t分析计算计量资料,X2分析计算计数资料,组间数据比较后P<0.05为差异显著,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诊断结果比较

观察组准确率为88.9%(40/45);特异性为84.2%(16/19);敏感性92.3%(24/26);阳性预测率为88.9%(24/27);阴性预测率为84.2%(16/19);对照组以上值分别为66.7%(30/45);60.0%(12/12);69.2(18/26);72.0%(18/25);60.0%(12/20),两组以上结果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胆总管的长度约为40-80cm,直径约为3-6mm,富有弹性,可以分为4段,超声中比较容易显示胆总管十二指肠上段以及胰腺段[2]。生理上胆囊oddis括约肌受神经以及内分泌影响,通过收缩和松弛来协调,控制胆总管内压力以及胆汁的充盈情况,胆总管出现结石后,这一平衡被打破,胆道内出现压力上升,胆总管出现不同程度代偿性扩张维持平衡。

本次笔者对比分析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腹部彩超对于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诊断结果,结果显示采取腹部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均显著高于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说明腹部彩超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效果明显优于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研究结果与任丽娟报道基本一致[4]

胆总管结石在我国属于常见性疾病,临床结石大小以及性状不同,会对胆总管造成不同程度的堵塞。胆总管合并感染时胆管壁增厚,回声增强,扩张的胆总管内会出现回声光点。可以根据不同显影及回声判断结石具体情况。胆总管结石可以为原发性即在胆管内形成,也可以为继发性,该种结石来源于胆内胆管或者囊内结石,胆管结石会出现不同程度扩张,其内可以充满胆色素性泥沙样的结石,也可以为一枚或者多枚球形混合结石,超声时由于结石与周围的声阻抗不同,从而成强回声,胆总管的结石有79%会出现声影,需注意许多胆色素性结石会因声影比较淡,甚至无声影,容易造成误诊[5,6]

此外超声诊断具有无创性,价格相对便宜,检查方便。但在使用时需要叮嘱患者空腹,取仰卧位,从多角度、多体位观察具体情况预防漏诊及误诊等不良事件发生。总之,经过本次分析比较笔者认为:腹部彩超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具有显著价值,为一种安全检查方式,临床可根据具体选择。

参考文献

[1]张皞,黄平,张筱凤,等. 超声内镜、腹部超声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胆总管结石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研究[ J ] . 中国内镜杂志,2015,21(1):26-29.

[2]刘燕兰. 腹部彩超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J].医学信息,2012,23(5):255-256.

[3]张彦斐,杨华英,孙杰. 超声检查技巧在诊断胆总管下段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J ] . 医药卫生: 引文版,2016(1) :211-211.

[4]任丽娟,孔延亮. 腹部彩超与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胆总管结石诊断价值的比较[J].吉林医学,2013,34(31):6457-6458.

[5]李俊英,李敏. 超声内镜、腹部超声联合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探讨[ J ] .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3):373-375.

[6]张秀琼. 腹部彩超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s1):119-120.

作者简介:

古强华,男,学历:大专,现任职称:主治医师

猜你喜欢

胆总管结石
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内镜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单纯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改进法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作用研究
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胆总管结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观察
胆囊与胆总管结石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
超声在临床诊断胆总管结石中的价值
对比分析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