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18-10-21张学刘鹏婷

健康周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骨科手术预见性护理老年

张学 刘鹏婷

【摘  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骨科手术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400例并按便利取样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0例,A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中低体温的护理、对于压疮的防护、患者皮肤的保护以及对于低血压的预防等),B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不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A组与B组相比,A组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并发症总发生例数明显低于B组,其中A组有9例并发症,B组有27例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老年;骨科手术

预见性护理首先由西方学者提出,在国内外医院的应用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它是指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的发展规律,预料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从而制定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 [1]。骨科手术是老年患者常见的外科手术。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到来,骨关节病,特别是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髋膝骨性关节炎、腰椎管狭窄及腰椎间盘突出症及颈椎病等在老年患者中多发。[2]由于老年患者全身机能衰退,术中、术后并发症的的可能性更大[2],因此,预见性护理对于预防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并发症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我院手术室对骨科收治的400例老年患者手术进行了探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骨科收治的老年骨科患者400例(年龄均大于60周岁),分为A、B兩组,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年龄最大者92周岁,最小者64周岁。其中,椎管麻醉或全麻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6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5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58例、膝关节置换术52例、腰椎管狭窄椎板减压间盘摘除术56例、腰椎间盘突出椎板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器植入术58例以及颈前路间盘摘除颈前钛板内固定术59例。其中175例患者伴有高血压,102例患者伴有糖尿病。

1.2方法

对A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措施,针对老年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极易出现的并发症提前进行判断及预防。对B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对患者展开常规护理,包括术中用物准备、体位摆放、手术配合、病情观察等,不增加预见性护理措施。

1.2.1针对术中患者心理障碍的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患者,我们强调术前的心理护理,我们增加对老年患者的术前访视,由护士助理手术前一天对患者进行全方位360度的术前宣教,提高与患者交流的音量,放慢与患者交流的语速,给予温暖的安慰和告知。

1.2.2针对患者术中低体温的预防:对于术中发生低体温实施预见性护理保温措施,患者进入室内后将空调温度调高至24度;多增加患者棉被的厚度以及充分利用U型肩被使患者肩部保暖;术中非手术部位应该用敷料遮盖;术中全程使用暖风机保持输出温度在40度左右;术中使用温盐水冲洗伤口;尽量提醒医生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且保证手术质量等。

1.2.3针对患者术中体位的防护:术中充分利用各种体位垫、硅胶垫以及透明敷料等;手术时间大于3小时时,要定期对患者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术中如患者移位,操作时动作轻柔,特别是受压部位,避免拖拉等动作造成皮肤表皮的损伤,要避免受压部位皮肤的意外损伤。

1.2.4针对患者皮肤的保护:侧卧位手术使用腰托时,加厚腰托面与皮肤接触时棉垫的厚度;全麻患者对眼睛保护使用输液贴膜,撕取时零角度缓慢撕取,避免损伤患者眼部皮肤;粘贴负极板时,若皮屑很多的情况下,用湿润的盐水纱布将皮屑擦去,晾干后进行粘贴,撕取时同样采取零角度撕取等。

1.2.5针对患者低血压的护理干预:老年患者在使用骨水泥时,保证室内温度在19-23度之间,可以使用骨水泥搅拌装置,确保骨水泥凝固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警惕发生骨水泥植入综合征 。

1.3观察指标

包括A、B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包括寒颤、难免性压疮、焦虑抑郁、皮肤损伤以及低血压五个方面;对比A、B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c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男98例,女102例,平均年龄(74.5±1.4)周岁;B组男101例,女99例,平均年龄(73.6±1.2)周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科疾病类型、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表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9.89,P=0.002);通过术后回访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得知,A组患者对于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B组(表2)。

3 讨论

预见性护理就是护理工作人员在实践中,不断启发自身的护理思维,然后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护理人员能够在护理工作中形成从不同层面(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精神层次方面)上去了解和照顾患者的思维模式,这样有利于患者与医疗工作者形成相互信任的病患关系,以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的目的,同时也能培养护理工作者的预见意识和防范意识,提高护理水平[3]

对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提高警觉性,完善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针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逐一预防和排查,从而提高患者术后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可以看出,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骨科手术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杰平,李仲玲.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效果对比[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7):2621-2622.

[2]王辉.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状况初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4,16(2):168-169.

[3]梁宪玲,周洁.预见性护理在膀胱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护理研究,2013,10(5):137-138.

猜你喜欢

骨科手术预见性护理老年
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麻醉效果对比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医院感染的干预效果探讨
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在四肢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