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宫腔内病变的临床应用

2018-10-21马海燕刘迎霞

健康周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宫腔镜手术

马海燕 刘迎霞

【摘  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宫腔内病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对本院收治的84例宫腔内病变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均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通过宫腔镜探查患者术中情况,手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宫腔镜探查发现,12例盆腔粘连,3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25例输卵管受阻,15例子宫肿块和穿孔。手术中有5例无痛,37例中度疼痛,33例轻微疼痛,迷走神经刺激症状者9例。手术操作时长平均为(25.3±3.7)min,出血量平均为(32.7±5.1)ml。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通过宫腔镜对宫腔内病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疗效,患者术后康复快,值得在临床中借鉴、应用。

【关键词】宫腔镜;手术;宫腔内病变

宫腔内病变包括粘膜下子宫肌瘤、内膜息肉、子宫畸形、宫腔粘连、宫内节育器断裂或嵌顿或移位等等,既往临床治疗所采用的开放性手术,将子宫全层切开后,再清除病灶,更甚至还要切除子宫,导致患者无法生育[1]。宫腔镜可在直视下探查宫内病变情况,然后根据探查结果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集诊断、治疗于一体,术后无瘢痕,创伤小,术后康复进程快。宫腔镜是现代临床中一种全新的微创内镜技术,因为准确、直观等优势,而成为了临床诊断、治疗宫内病变的首选[2]。基于内镜技术的宫腔镜电切术,可直接处理子宫腔内病变,相较于传统术式而言,不仅微创,而且还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其安全性、有效性备受临床认可。本文以84例宫腔内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特此对宫腔镜下手术治疗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探讨。现做如下报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观察的对象为84例宫腔内病变患者,收治的时间为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年龄范围为20-66岁,平均(35.7±5.8)岁;病程1-12个月,平均(6.2±1.3)个月。均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其中12例盆腔粘连切除术,

3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25例输卵管疏通术,15例子宫肿块和穿孔切除术。

1.2方法

宫腔镜下手术治疗:(1)手术开展时间。通常在患者月经完全干净之后的4-6d,阴道出血异常的患者,出血良好控制后,方可考虑手术治疗。(2)术前准备。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白带检查、妇科检查、TCT宫颈检查、心电图、肝肾功能、胸片以及凝血情况,以排除手术治疗禁忌症的患者。手术治疗前需禁止饮食8-12h,选择5%葡萄糖予以膨宫,压力保持在80-120mmHg。探查患者子宫宫底、侧壁、输卵管,围绕探查结果实施相应的手术治疗。(3)手术治疗。①子宫肌瘤切除。切断自瘤蒂附着位置,或是将肌瘤包膜切开,用钳夹将肌瘤核夹出,若肌瘤存在于宫壁内,将凸出的官腔位置切除干净,确保子宫结构完整。②盆腔粘连切除术在宫腔镜下,分离纤维肌性粘连以及膜性粘连,或者是将粘连剪除。③输卵管疏通术。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患者保持膀胱截石位,构建二氧化碳气腹,置入宫腔镜、腹腔镜,探查患者腹腔以及子宫,通过亚甲蓝溶液,进一步明确输卵管受阻的严重程度,然后在腹腔镜、宫腔镜的指导下,输卵管用导丝疏通,完成之后,再一次利用亚甲蓝溶液明确患者输卵管疏通情况,若亚甲蓝溶液顺利进入腹腔内,表明输卵管畅通,缝合切口,术毕。④子宫肿块和穿孔,通过宫腔镜探查并确定肿块位置后,予以切除,穿孔部位缝合。密切留意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对其进行观察随访。

2 结果

2.1术中情况

手术中,有5例无痛,有37例中度疼痛,33例轻微疼痛,迷走神经刺激症状者9例。手术操作时长平均为(25.3±3.7)min,出血量平均为(32.7±5.1)ml。

2.2术后随访

手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32例手术后月经恢复正常27例(84.38%),其余5例患者也到了显著改善;盆腔粘连患者12患者通过分离或剪除术后,内膜良好生长,子宫形态良好恢复;输卵管受阻16例患者通过手术疏通后,成功妊娠13例(81.25%),再疏通2例。

3 讨论

宫腔镜属于一种微创设备,能够有效诊断、治疗子宫腔内镜,通过宫腔镜探查,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患者宫内病变情况[3]。经宫腔镜指导下,可及时、直观、全面的采集病变组织;输卵管置管、输卵管畅通检查、输卵管疏通有效、准确;宫腔镜下手术治疗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纵膈、宫内异物取出以及宫腔粘连分离等,都具有微创、效果确切、出血量少以及术后恢复速度快等优势。

宫腔镜下进行手术治疗,相较于传统术式而言,具有多种优势。比如子宫内膜息肉,在临床妇科中比较常见且多发,同时也是导致子宫异常出血的主要原因,既往临床所采用的刮宫术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有可能会遗漏宫腔疾病,错误诊断为功能失调子宫出血,而宫腔镜下进行手术切除,可在直视下确定内膜息肉所处位置,自蒂部切除息肉,此种方法能够将息肉根蒂完整切除,出血少,复发率低。子宫黏膜下肌瘤容易使得患者子宫异常出血、流产或者是不育不孕,既往临床治疗以切除子宫为主,而通过宫腔镜探查并确定病灶位置、大小之后,精准切除肌瘤,相较于传统手术而言,具有创伤少、康复快等优势,还可以满足女性生育要求[4]。刮宫分离宫腔、扩宫棒是既往临床治疗宫腔粘连的常用方法,存在盲视缺点,疗效欠佳,而宫腔镜下手术可在直视下对粘连进行剪切或分离,促使子宫形态恢复正常。

总而言之,针对宫腔内病变者而言,行宫腔镜下手术治疗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萌莹,谢瑞,胡琳莉.宫腔镜在不孕患者宫腔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作用[J].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18,38(05):365-369.

[2]趙俭,樊岩岩,王浩,等.宫腔镜在子宫腔良性病变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6):57-58.

[3]万岳红.使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腔内良性占位性病变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2):152-153.

[4]廖芸,夏秀英,万晓丽,等.宫腔镜检查和治疗宫腔内病变的临床应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26(04):880-883.

猜你喜欢

宫腔镜手术
早期肠内营养在胃手术后的应用探讨
辨证论治五行理念下中医情志疗法对宫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下电切术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舒适护理在甲状腺手术后早期应用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分析
有关宫腔镜的这些真相,一起了解一下!
宫腔镜绝育术后意外妊娠率较腹腔镜稍高
手术衣为什么是绿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