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尔滨西站动车所站场路基冲击碾压施工技术

2018-10-21王克冬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压实度振动监测

王克冬

摘要: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及沉降量进行现场试验,确定采用机械的规格及性能,冲击压实及振动碾压的遍数,冲击能及振动功率等参数,确定质量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

关键词:冲击碾压;压实度;沉降量;振动;监测

一、冲击碾压施工技术的工作原理

冲击式压路机又名冲击式压实机、冲击碾压机,是隶属于压路机的一种新型的拖式压路机。主要应用于公路、铁路、水坝、飞机场、楼房、工厂、住宅的地基压实。冲击式压路机通过装载机牵引,带动一个冲击輪,利用冲击轮自身的重量和前进时的冲击力,对水泥路面、路基进行破碎和压实。

冲击式压实机于20世纪50年代由南非Aubrey Berrange公司提出,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成为一种成熟的可供实用的非圆滚动压实机械,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向全球推广。

二、冲击碾压施工技术的特点

振动压路机的工程实践表明,碾压速度是决定压路机面积生产率(m3/h)的重要因素之一,压实深度和铺层厚度也是影响压实效果和压实生产率的重要参数。通常,振动压路机的最佳碾压速度为3—6km/h,最佳压实层厚度0.3—0.5m。要提高压实效果和压实生产率,增强土石体密实度,减少土石体自重的压密沉降变形,必须改进压实工艺,更新碾压技术,改变碾压方式,提高碾压速度的压实铺层厚度。冲击压实技术是将当前振动压实的高频率、低振幅改为高振幅、低频率,在压实作用中较大地增加了对土石方的压实功能。如25KJ三边形冲击压实机的冲击功能较振动压实机增加10倍,压实影响深度达5m,有效压实厚度由振动压实的0.20-0.30m,增加为1.00-1.50m,且SD冲击压实机的碾压速度较振动压实机提高两倍。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新建哈尔滨西客站动车运用所工程,工点范围内分布的黏质黄土层,具有非自重湿陷性,湿陷等级为Ⅰ级轻微,上部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黏质黄土、粉质黏土、粉土层,结合静力触探成果和试验资料分析,Ps值较低,多存在软塑状夹层,属松软土。软基处理采用冲击碾压施工,面积为196062平米。

四、冲击碾压施工技术要点

(一)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场地清理、平整→修筑临时排水设施→冲击或振动碾压→检测→补压→冲击碾压区刮平→振动压路机碾压→下道工序。

(二)施工要求

1.施工前准备

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在原地面将冲击压实边界进行测量放样,并用石灰洒出压实边界线。

施工前,按设计要求清理冲击碾压处理范围表层30cm厚种植土,并查看现场地质情况,做相关地质勘探,与设计图纸上的地质情况进行对比,若发现与设计不符及时上报监理单位。

场地平整完成后,进行冲击压实前的地面标高测量,检验土体的含水量。

施工现场若有土坎、沟槽等须采用推土机予以整平,使表面凹凸相差不超过100mm,坡度小于4%,并清除较大石块等硬质突出物。对于坑穴等应填平夯实,防止基底积水。

冲击碾压前将试验区采用光轮压路机碾压密实,便于冲击碾压设备碾压行走。当土壤中含水量不够时,洒水进行调整,使其达到最佳含水量±3%。

2.测放冲击压实机行走轨迹

根据路基面宽度,确定循环冲击碾压的轮迹走向,用灰线洒出,之后用冲击式压实机进行冲击碾压,从路基的一侧向另一侧冲碾,冲碾顺序应符合“先两边、后中间”的次序,以轮迹搭接但不重叠铺盖整个路基表面为冲碾一遍。碾压轨迹及碾压带设置见下图。

3.设备就位碾压

由牵引车拖动冲击碾,在缓冲区加速行驶,通过测验区时确保行驶速度不小于12Km/h。碾压采用排压法。在横向移位时,冲击压路机双轮各宽0.9m,两轮内边距1.17m,行驶两次为一遍,形成4m宽碾压带。其中每遍第二次的单轮由第一次两轮内边距中央通过,形成理论冲碾间隙双边各0.13m,当第二遍的第一次向内移动0.2m冲碾后,将第一遍的间隙全部碾压;第三遍再回复到第一遍的位置冲碾。每遍纵向相错1/6的轮周距进行碾压,在碾压6遍完成后,回复到第一遍位置开始第二轮6遍碾压。依次从一侧向另一侧推移完成全部碾压遍数。横向排压及纵向错距祥见下图。

4.冲击碾压过程中,如果因轮迹过深而影响压实机的行进速度,可用推土机平整后在继续冲碾。若冲击碾压过程中路基表面扬尘,可用洒水车适量洒水后继续冲碾;在碾压过程中当土壤中含水量不够时,洒水进行调整,使其达到最佳含水量±3%。

5.按第3条及第4条连续冲击碾压,至最后5遍的沉降量不大于1cm时,进行设计要求的项目检测。

6.若未能达到设计规定的施工质量要求,则重复3~5条项目,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结语

综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冲击碾压前,先用光轮压路机将原地表压实,冲击碾压前六遍采用低速冲碾,以避免冲击坑太深,机械行驶困难,冲碾不均匀,影响碾压效果,每碾压六遍,用推土机平整,光轮压路机静碾,并根据含水量情况洒水,以消除地表松散土层,碾压六遍后,每遍碾压均以大于12km/h的速度碾压,进而使软基处理具有可供参考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2]《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及验收规程》(DBJ2015-201-91)

[3]公路冲击碾压应用技术指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年

猜你喜欢

压实度振动监测
气囊测压表在腹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基于 WSN 的隧道健康监测研究
振动与频率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简述灌砂法实测公路路基压实度的重要性
学习监测手环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实度影响因素及施工控制措施
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技术浅探
振动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