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18-10-20顾钰民闫宇豪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顾钰民 闫宇豪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用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新时代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教条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一开始就与教条主义格格不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们党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伟大创举。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中国道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但不会动摇、而且会更加稳固。

关键词:教条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3.005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3-002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1] 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的公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四个是什么”?我们必须以此为基本遵循,更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一、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习近平总书记说,对待科学的理论必须用科学的态度,2016年5·17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什么都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录来说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说过的就不能说,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同时,根据需要找一大堆语录,什么事都说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说过了,生硬“裁剪”活生生的实践发展和创新,这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2]总书记这里讲的两种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用什么态度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学风问题,也是研究方法和态度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离开了时代特征和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就只是抽象的理论,只有和不同时代和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才具有不竭的发展动力。

從研究态度和方法上说,教条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教条主义直接对立。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在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重要的是党的思想、理论、方法建设,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二、教条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方法

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方法。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上,既有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作为母版,也有把西方的主流经济学作为模板的深刻教训。

以经典作家语录构建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和体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体制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一百多年前批判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基础上创立的,虽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其内容也不断得到丰富、发展,但基本框架、分析体系、基本观点并没有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实践证明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经典语录,并不是在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分析基础上得出的,而是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进行深刻分析为未来社会的运行特征提出的理论预见。是关于社会主义未来社会的一种理论设想,但现实的社会主义和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二是时代和世界的发展也已经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特别是以斯大林体制模式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更是受到不少社会主义国家的质疑和挑战,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也经历了从照搬斯大林模式到抛弃这一理论,探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实践证明,我们不能把经典作家语录作为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母板。必须着力理论创新,才能有说服力地解释中国现实生活中各种新的复杂现象,解决理论滞后于实践。局限于经典作家的语录和框架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要求。

我们在一段时间也曾以西方主流理论为摸板,认为西方经济发达,因而经济理论也是最先进的,在经济学领域把西方经济学作为必修课占居经济学的主流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当作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但是,在实践中人们很快发现,这一理论也没有把时代发展和实践进步的新元素融入其中,理论自身存在的诸多缺陷日益暴露出来。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录和西方主流理论尽管在不同时期都有人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但实践很快验证了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我们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既不能以“邪路”来替代“老路”,也不能以“老路”来反对“邪路”,“老路”和“邪路”必须同时反对,才能坚定不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中国化、时代化的元素融入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平台。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和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走“老路”在思想和意识形态上的体现是封闭僵化的理论,认为我们应该不折不扣地遵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论述,认为这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这是不能成功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发展,我们已经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彻底认清这种僵化理论的实质和对中国发展带来的后果,但这样的“老路”和僵化理论今天仍有一定的市场,我们必须遵循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对待。走“邪路”在思想和意识形态上的体现是西化的理论,认为西方的理论才是我们的出路,才能解决中国经济社会落后的问题,走上发达国家的行列。

教条主义、实用主义还表现为对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和对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由于历史的原因,苏联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开创了社会主义实践的先河,对以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苏联在事实上起着示范作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把苏联模式作为自己发展的再版,苏联斯大林模式和体制几乎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体制的代名词。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把苏联模式和体制的实践作为再版的做法,事实证明,由于国情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照搬苏联的做法从一开始就会处处遇到障碍而寸步难行,以别人的实践为再版,只能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可能走出自己的道路,也不可能有所创新,当然也不可能取得成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3]

与把对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作为再版相联系的是把国外现代化的发展作为自己实践翻版的做法,其实质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方法。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必须走自己的道路,把别人的做法作为翻版。就是盲目照搬别人的做法,认为别人成功的也意味着自己也能成功,这实际上否定了走自己的路,丢掉了自己的特色。世界上没有抽象的成功道路,凡是成功的一定体现自己的特色。这是总结我们长期的经验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中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但从来不要求别国照搬我们的做法,而是要求别国按照本国的实际和国情走自己的路,选择符合自己实际的道路和体制,恩格斯深刻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我们的理论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4]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同时,科学社会主义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

在新时代我们抛弃教条主义,用科学态度对待科学的理论,用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这是我们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最好的方式。

三、新时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之路

教条主义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近的理论本质,我们不能走“老路”、“邪路”、不能跟在别人后面模仿人家走过的路,必须按照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科学发展规律走自己的创新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5] 就是因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这一与时俱进的理论本质,推进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布局的指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实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成熟、完善,形成了对社会主义的全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最重要的两大创新和突破: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二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两大核心内容,引领中国实现了持续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經济共同发展,是我们党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伟大创举。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但不会动摇、而且会更加稳固。” [6]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重要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制度。中国的发展必须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离开了基本经济制度就偏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所有制关系上,除公有制经济之外,其他多种所有制,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关系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内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基本原则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必须要更新观念,从实际出发深化改革,为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出新贡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又一重要创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赋予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全新体制,我们要遵循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基本原则,创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

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理论的结合在理论上是分不开的,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的实质是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要进一步解决的深层问题是国有经济是否和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统一性,这一问题不能从理论上得到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就是不彻底的。现阶段的公有制经济内含着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即国有经济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市场经济的运行并不排斥国有经济和公有制经济的特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重大创新就在于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论证和证实了社会主义走市场经济道路是必由之路,这为我们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提供了充分理论和现实依据。市场经济可以和国有制经济内在统一,市场经济和基本经济制度可以实现内在统一是得出的逻辑结论。无论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内在统一上发生动摇,还是在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上发生犹豫。实际上都是否定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内在统一,新时代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动摇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保持长盛不衰,对现实具有充分解释力的根本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为了更好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既要坚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要同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新的理论成果。”[7] 理论发展不能解释现实,就不会有说服力,也不会被人们接受,更谈不上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住:与时代发展相同步;随实践进步而创新这一基本规律。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具体国情下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有其客观性,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才是真正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破除单一公有制的经济体制,逐步承认、接受、有限制的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过程,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的过程,并实现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过程。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从宏观上看,是有多种所有制经济构成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微观领域看经济主体的基本特征也将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当今世界又是一个学习、联系、开放的世界,我们需要学习世界上一切文明的优秀成果和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一切先进的硬实力、软实力。我们不走西化的邪路,并不排斥学习西方先进的成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资本论》中的规律性分析是我们重要的思想源泉之一,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市场经济成为一般规律的条件下,其中一定有不少共通的、可以吸收、借鉴的内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应该有这样的视野、胸怀、包容世界一切有利于生产力社会化和经济发展的具体制度,这样我们才能能够做得更好,更好促进经济的发展。因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这一时俱进的理论本质,既反对教条主义又反对实用主义的态度,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

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既按照马克思揭示的客观规律性,又遵循社会主义实践总结的有益经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賦予新时代的新内涵,更好指导现实发展,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M].人民日报,2018-05-03.

[2]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4.

[3]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4]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16-12-09.

[5][6][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张俊华]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