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明心学初探

2018-10-20季晨阳

理论观察 2018年5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王阳明

季晨阳

摘 要:王阳明是与朱熹并列的思想家,其开创的心学被后人称为阳明心学。阳明心学是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大命题为标志,在明后期迅速向社會下层发展,推动了民间儒学的发展,加速了其世俗化的过程,为人们打破权威,敢于怀疑提供了精神资源。

关键词:王阳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中图分类号:B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5 — 0016 — 03

宋明理学史上王守仁是与朱熹并列的思想家,他所开创的心学被后人称为阳明心学。从晚明开始形成了一股与朱子学相抗衡的风气,为明代的思想解放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促进了在新形势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下思想界打破权威力,求自由的风气。但随着王守仁的去世,其弟子对阳明心学未能全部继承,后来清朝对思想文化的控制,使其中断在历史的河流中。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阳明心学依然对我们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开创背景

每一种思潮的出现都有着其特定的历史背景,阳明心学亦不例外。王守仁生活于正德、嘉靖年间正是明朝内忧外患之时。政治上党争不断,朱子学成为了士人们进入仕途的工具;社会上明中后期商品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功利主义的发展削弱了理学对人思想的维系作用,出现了道德沦丧的现象。王阳明对当时社会背景说过:“圣学既远,霸学之积渍已深,虽在贤知,皆不免习染。……于是又训诂之学,而传之以为名有寄送之学,有言之以为博,有词章之学,而移之以为丽。圣人之学,日远日晦,而功力之习愈趋于下。”〔1〕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出身于官宦世家,年轻时深受传统儒学的影响,曾格竹七日。“后遍读考亭遗书,思想诸谓众物有表里粗,一草一木,皆具致理。因见竹而格之,沈思不得,遂被疾。”〔2〕正德初年因得罪宦官被贬龙场。“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不觉呼跃而起,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3〕史称“龙场悟道”,标志其心学思想的初步形成,随后又提出“心即理”和“知行合一”的命题,在其59岁提出了致良知的命题,标志着其思想的最终形成。阳明学通常又称作王学、心学,我们现在所得其思想来源主要是其弟子整理的《传习录》。

二、心即理

“心即理”是王阳明心学的标志性命题,与程朱理学所信奉的“性即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儒家认为有一种先天的存在,这种先天的存在就是人应该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世界和谐的秩序,不同的是朱熹认为这种先天的是”理”,“性即理”,王阳明认为这种先天“理”同时也是“心”,即“心即理”。对于心和理的关系的解决是理学以:“本体-工夫”为基础结构的全部体系的决定基础,也是儒家知识分子精神生活的基本进路,就心学而言,心与理的关系更是其全部思想体系的核心。

阳明年轻时格竹七日而不得,使其对朱学一时失去信心,开始了对程朱理学的格物穷理产生怀疑。在阳明赴京时作“八咏甘泉诸友”,提出:“此心还此理,宁论已与人。”〔4〕强调了此心同此理的思想,又作:“自程朱大儒后,师友之道遂亡,六经分裂与训诂支离,蔓于词章业举之习,圣几于息矣。”〔5〕这都表明了阳明在赴龙场前已经有了和朱子学分离的趋向,但是对于格物穷理的问题还没有找到一种理论上的解决。宋代理学认为人生及修养的终极目的和理想的境界是“心理一”。朱子认为“心体包含众理,但是理在心中是作为性而存的,心则指的是一个含有意识的范畴。人的意识因为受到内在气质以及外部的影响并不能和道德法则合二为一,所以意识让道德法则全部进入意识。”〔6〕这便是是格物穷理。虽然陆九渊与之相对应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但是陆的思想指的是先验的本心以及所表现的良心,并不认为人的一切意识活动都全部合乎天理,并且其思想未能全部摆脱朱子的影响。从这里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六经皆我注脚”的学说,以及承认人人皆可为尧舜,演绎出暗示在“自我”人人平等,至此于朱子全面的分离。阳明在龙场提出“?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矣。”〔7〕“吾性自足”正是对心既理的解释,它的意义表明:理并不是来自于外部事物而不是在于人们内心之中,关于“心即理”的最早对话来自于徐爱与阳明的对话,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天下事理有不能尽。”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爱曰:“如事父之孝,交友之信,期间有许多理在,恐不可察。”〔8〕徐爱的提问暗含着朱子学的基本思路:事事都有定理,人们只有格物穷理之后才能把握这个理。对此阳明认为:心即理,道德原理都存在行为主体之中,而不是存在于行为的客体对象里面才去追求它的。只要我们的心无一丝一毫的私欲遮蔽,那么此心就是纯乎天理的。比如孝顺父母的孝并不是存在父亲身上的,而是在儿子这个主体身上的。孝顺的根源是遵从主体的心。

阳明学的意思是我们只要保持此心的无欲的本然状态,那么我们的行事就是合乎天理的。做事是否对错,不问别人,只要问你自己的内心就可以了。朱熹认为的心主要是作为人的意识活动来解释的,而阳明的心主要指的是“心之本体”。这是善的根源性存在。阳明说:“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天理,便是性。有这个性,才能生这性之生理,便谓之仁。”〔9〕所以王阳明所说的心是一种道德判断力,人这种判断力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心里含有理,但其与朱子的观点不同在于朱子认为心和理没有同一性,而阳明认为心与理本质上都为一,是具有同一性的。所以便有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等命题。在此处阳明设立了一个先验的本性“心”,或者也能说成良知。我们每个人都有良知或者心,但这被私欲遮住了,那么就要致良知了。

三、知行合一

“心即理”是阳明学的第一哲学命题,是区别于朱子学“性即理的一大标志,告诉了人们德性应该诉诸求于个人内心良心。“知行合一”是阳明学的另一个基本命题,虽然“致良知”提出来后因为包含“知行合一”的思想阳明不再提。知行观一直都存在,朱熹认为‘知先后行”。为纠正当时明朝社会道德衰败的风气或者为纠正知而不行,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关于“知行合一”最早的记录于《传习录》“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10〕在阳明学里知行是同一活动的两面,二者在同一个体系里面,但是二者又不断地相互转换,相互促进。任何行为都是理性和行为的合一,阳明直接把二者放入同一体的两面。从辩证的关系来说明知和行在实践中是一并存都在的同时显现的,而不是一先一后的关系。受制于时代因素,阳明学更多的是伦理哲学,他指的知行更多的是道德行为,如忠君。从道德情况来说知行合一更多的是强调道德的参与性。一种行为之所以是善的就是因为它出自于道德的自觉性,那道德又何从而来?阳明先天的设定了一个本体,这个本体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行为是否是对的不看结果,只看其内在的动机是否跟从道德法则。阳明强调的是知行本体:“能知必能行即知行本体,能知不能行,便是知行本体被私欲隔断了,懵懵懂懂的行而不知者。茫茫荡荡的知而不行者,都是丧失了知行的本体,都必须克欲,回归知行合一的本体,重点针对当时知而不行的弊病。”此外知行合一的本意还在于纠正当时社会道学家虚伪的现象。“士皆巧文博以饰,相规以伪,相轧以利。外冠裳而内禽兽,而犹或自以为从事于圣贤之学。”就是为了纠正这种世风,让知性重归道德本体之中。正是在知行合一中有了良知的参与,使得知行问题进入到了伦理当中,今天我们把这个范围扩大到了各方面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实践,相互促进。

四、致良知

“致良知”的提出标志着阳明心学的最终形成,阳明用禅宗“心即佛”的命题,以及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加以修饰成致良知。可以大致从两大方面进行初讨,一是何为良知,而是如何“致”以达到宇宙良知。

儒家认为成德的最高目标就是圣仁者。在有限的生命里取得无限的价值,道德行为是有限的,但我们所依据的道德先天实体是无限的。如果我们的行为无不体现这个先天的道德实体,那我们就是”纯乎几心“。对于先天实体的不同理解就成了朱熹与阳明的不同之处。“阳明从心学的本体的高度来论证了良知的绝对性,普遍性,强调了良知作为天理构成宇宙和人心的本质,同时也是人类道德行为的形而上学的依据。”良知就是内在的道德意识和理性原则,具有先天的性质,这种先天与后天关但先天的要发生,必须与后天发生关系,并且这种先天是人人都有的,所以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但良知是先天的并不起作用的,要有作用只能与后天发生关系,这就是致良知的”致”。良知往往被赋予致知过程。以此有了统一性,这被成为“主一”,就是说以良知原则为追求的目标。有了内在的目标,才会有行动的方向。

良知与普通的知识不同,良知告诉你应该造一个凳子,但造凳子的知识你却必须有。这便是良知与普通知识的区别。良知是德性之知,是本心自己发生作用不依靠外闻。只有造了这个凳子才能说完成了,这个过程就是致良知。所以致良知只有落在实物上才能发生作用。良知决定这个行为应当去做,致良知是由意志律而实现的,但在致良知的过程中必须有知识的事物律才能真正实现了。良知是道德心而人的知识则是认识心,当道德心让你造凳子的时候,认识心告诉你怎么造,所以只有经过认识心,行动起来才能达到致良知。牟宗三认为这是“良知的自我坎陷。”

在致良知过程中,“知”与”致”是相互促进的,由“致到“知”,再由”知”到“致”,不断地向更高的等级发展。良知作为本体而个体对良知的理解是在一定阶段所达到的认识能力和知识为背景的,所以致良知的过程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此处致良知的过程也不是单纯的量的积累,阳明认为积累到一定的阶段便“豁然有見”,就会达到一种质的飞跃。但是”致”的过程是无穷尽的。致良知的内涵已经包含了知行合一的影子,所以阳明后期便不再提知行合一了,“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表明“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最终归宿。牟宗三认为致良知的过程分为五步,一是良知告诉我们应当做什么。二是在致良知的过程中良知转化为认识心,就是良知告诉你该造房子那如何造,认识心就是如何造房子。三是认识心发动行为以成就知识系统,你开始行动造了。四是使知识系统同属于良知,房子造好了。五是吾良知至天理于事事物物。本来是良知让我造房子的,那我们这个房子是否符合良知呢?符合,那么致良知就完成了。

四、结语

王学的良知论引发了对权威的思考,在王学之前程朱理学就是最高权威,“言不合朱子,率鸣鼓而攻之。”(朱彝尊,《传世藏书·曝书亭集.》)其次王学藐视礼教创造了一种自由风气,王阳明强调以内在的“心”作判断是非善恶的准则。泰州学派直截了当地指出圣贤并无神秘性:“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17〕强调以自家良知为准则就是摒弃外在任何权威的束缚:“解缆放船,顺风张棹;则巨浸汪洋,纵横任我,岂不一大快事也哉!”〔18〕阳明去世后,心学的发展出现了另一条路,其弟子大肆宣传没有什么权威伦理道德,割破了知与行的关系,出现了“狂禅”,被当时一些学者批判。阳明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吸收和批判中形成的,自明后期王学迅速向社会下层发展,推动了民间儒学的发展,加速了其世俗化的过程,为人们打破权威,敢于怀疑提供了精神资源,并且促成了明代中后期思想界的自由风气。今天我们更应该去反思对其继承和发展,促进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参 考 文 献〕

〔1〕王阳明.传习录·答顾东桥书〔M〕.贵州:贵阳人民出版社,2008:158.

〔2〕〔3〕〔7〕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220.

〔4〕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静心录之七外集一(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5〕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七)别三子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126.

〔6〕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2009.

〔8〕〔10〕〔11〕〔15〕王守仁.传习录(上卷)徐爱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6.

〔9〕王守仁.传习录(上卷)薛侃录〔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99.

〔12〕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八)书林司训卷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81.

〔13〕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教室.中国哲学史心学思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4〕牟宗三认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现代化的问题,提出通过“良知”的自我“坎陷”,以坎陷出“知性主体”和“政治主体”,也就是从“道德主体”转出“民主”与“科学”.

〔16〕牟宗三.心体与性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7〕王艮.王心斋全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18〕黄宗羲.明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2003.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王阳明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龙场悟道
王阳明脱衣巧审案
王阳明脱衣巧审案
“知行合一”的精诚德育探索
独立院校艺术类毕业实习与校企合作改革的研究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良知